陳琦 孫永華 馬莉
檔案是歷史的真實記錄,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檔案工作承擔著“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的重任。近年來,常州市新北區檔案館積極服務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傾力打造“檔案+”服務品牌,充分發揮了檔案館存史、資政、育人、惠民的職能。
新北區檔案館圍繞全區中心工作,致力于全區年度重點項目建設,“抓重點、破難點、出亮點”,通過業務培訓、信息化建設、業務工作評價等方式助推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是面向建設單位開展業務培訓,夯實檔案工作社會基礎。2020年,新北區檔案館舉辦新開工建設項目檔案人員業務培訓班,培訓人員覆蓋各鎮(街道)項目報建員,區重點(重大)建設、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監理及第三方服務公司(項目管理公司)專兼職檔案員近300人,圍繞工程竣工檔案整理、驗收、移交、編制要求及在編制過程中常見的問題等展開培訓,幫助業務人員系統了解并掌握工程竣工檔案編制要求及驗收移交工作流程。同時,組織全區360人次收看國家檔案局舉辦的“新修訂《檔案法》公益大講堂”,組建培訓QQ群,采用“線上+線下”培訓相結合的方式提升企業檔案從業人員專業素養,提高全區建設工程項目紙質、電子、聲像檔案“三位一體”管理水平。
二是推進信息化建設,追求檔案工作實效。新北區檔案館持續推進館藏檔案數字化,至2020年底基本實現館藏檔案全文數字化。同時,強化機關、企事業單位檔案數字化工作,探索電子文件歸檔模式,確保進館電子檔案符合國家標準。在此基礎上依托政務外網搭建全區檔案信息網絡架構,通過網絡平臺實現檔案館與各單位之間的檔案資源共建共享。繼續推進婚姻登記、出生醫學證明、土地確權等專門檔案數據庫建設和維護。例如,已將新北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及各鄉鎮衛生院2003-2014年的48926件出生醫學證明檔案接收進館,極大地豐富了館藏出生醫學證明檔案資源,提高了在線查檔效率和為民服務質量。
三是加強目標管理,激發檔案部門自我發展活力。積極推動全區檔案工作星級測評和數字檔案室建設、復查工作,協助相關單位確立目標,落實計劃,并全程指導和督查整改。首先,將星級目標作為檔案工作常態化管理的抓手,督促各基層檔案室強化檔案工作隊伍,完善檔案管理制度,推進檔案信息化建設,提升檔案管理水平,開展檔案編研,以檔案工作星級測評為抓手,激發基層檔案室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能力,形成示范帶動、均衡發展、全區推進的良好局面。其次,根據省、市關于加強村鎮建設檔案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要求,對全區村鎮建設檔案工作進行調研,分別找出各鎮(街道)村鎮建設檔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明確各鎮建管機構、綜合檔案室等相關部門在村鎮建設檔案工作中的職責,督促相關工作有序開展。通過區、鎮兩級共同努力,截至2020年底,新北區薛家鎮、春江鎮建管所建成省特級村鎮建設檔案室,羅溪鎮建管所建成省一級村鎮建設檔案室。

在“人手少、任務重、壓力大”的情況下,合理抽調人手、均衡分配任務,積極履行新時代賦予檔案人的光榮職責,激發全館人員干事創業熱情。
一是主動靠前服務。積極主動提供重點項目開工、竣工前檔案收集與整理等工作指導。2020年以來,組織業務骨干參加了新北區行政審批局窗口暨標準化、規范化、專業化建設推進會,并派員赴常榮電器等20余個重點建設項目現場,為相關企業提供開工、竣工前工程檔案業務指導,參訓人數近百人。有效保障了工程檔案歸檔工作質量和效率,為企業節約了時間,加快了相關工程竣工備案辦理進度。
二是強調過程服務。強化檔案年檢工作力度,采取“開工前宣傳,施工中指導,竣工后督導”的服務模式,多次組織人員到常州市濱開區管委會、長江大保護指揮部、供電公司等單位現場檢查立檔單位年度各類檔案的收集、整理情況,實地察看檔案庫房設備設施配備運行狀態,對存在問題及時指正并督促其整改到位。
三是優化窗口服務。新冠疫情發生后,采取“不見面”遠程查檔方式,利用者提供機關證明材料后,按要求拍照、復制或拷貝電子檔案,文件傳遞過程中采取必要消毒手段,營造安全、便捷的檔案查閱環境。主動與區行政審批局對接,在窗口同步發放“工程竣工檔案歸檔便民告知書”,將工程檔案歸檔要求提前融入工程項目管理過程;將婚姻檔案納入江蘇省民生檔案異地查檔便民服務平臺,化解群眾跨省市查檔難題,初步實現 “讓檔案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的階段性目標。近兩年來,新北區檔案館年均接待查檔人員1776人次。通過提升窗口管理水平,優化服務品質,窗口服務得到全區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廣大群眾廣泛好評,綜合檔案科獲評常州市檔案系統“優質服務窗口”稱號。
在做好職能工作的同時,全館上下自覺參加各種學習交流和檔案宣傳活動,積極參與各種志愿服務。
一是加強學習交流,提升專業影響。派出業務骨干參加省、市級檔案業務培訓、檔案學術交流會,先后提交多篇論文參加全國及省檔案學會組織的學術交流活動,并多次獲獎。同時,組織開展保密培訓和消防講座,增強全館工作人員安全意識,堅守檔案安全底線。完成《常州新北區“百村萬戶”口述工程》《常州高新區〈新北區〉重點項目圖集(2017-2019)》編撰上報工作,獲得全省檔案開發利用成果三等獎。
二是發揮機構整合優勢,做好檔案編研。充分發揮與區方志辦合署辦公的優勢,強力推進區志和年鑒編纂工作,現已完成《常州年鑒(2020)》《江蘇年鑒(2020)》新北區部分組稿,編寫26篇約200萬字的文字稿。同時,繼續對全區10個鎮(街道)編纂或續修鎮志、街道志進行業務指導,力求相關編纂成果及時發布,留住城鎮歷史文化記憶,助力城鎮建設發展。
三是參與志愿服務,貢獻檔案力量。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根據聯防聯控工作要求,新北區檔案館積極制定疫情防控措施,組織力量投身防疫第一線,在防疫抗疫斗爭中貢獻檔案力量。
四是辦好宣傳活動,提升檔案影響力。利用“國際檔案日”和“全國法制宣傳日”等特定節日,做好系列宣傳活動,讓檔案走近公眾。利用展板、電子屏幕等向市民普及檔案知識,宣傳檔案工作;向市民免費發放檔案文宣產品;組織全區各單位踴躍參加國家檔案局組織的“檔案見證小康路、聚焦扶貧決勝期”主題征文活動。通過一系列活動搭建起檔案館與公眾交流的平臺,拓展檔案社會服務功能,使檔案工作更加貼近群眾,營造檔案事業發展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