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行
墨翟,是我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宋國人,后居魯。曾做過宋國的大夫。他的生平事跡,史無記載,自稱“賤人”,屬于社會下層的士。他有較豐富的手工業生產經驗,是制作守御工具的能手。因為墨翟善于守城,人稱善守為“墨守”。后用成語“墨守成規”來形容固守現成的規矩不肯改進。《人民日報》曾發一文《學術創新是艱辛的》這樣寫道:“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對于學術而言,創新也是學術發展的本質要求。學術的發展,從根本上說,無非是對未知的探求。如果一味因襲前人、墨守成規,亦步亦趨、人云亦云,因循守舊、故步自封,那學術就沒有了生命力,沒有了活力。”
可能是對“墨守”這一典故不了解,也可能“墨”與“默”音同,人們往往將“墨守成規”誤寫為“默守成規”。《中華工商時報》一篇《福禍相依》的文章就將“墨守成規”誤寫為“默守成規”:“原來我們跟世界衛生組織的接軌不大當回事,但現在我們必須每天公告疫情;曾經政府部門習慣了發生什么事情先‘內部消化,再默守成規地照‘長官意志循例辦理。而這些天來,政府已經透明很多,公開很多,辦事效率也提高很多了。”
“默守成規”,默默地固守現成的規矩不肯改進,當然也說得通,但和“墨守成規”相比,缺少了成語含有的文化信息與經典含義。
“天安門城樓上,工人們正在試掛大紅燈籠,廣場上,有幾支工人和學生隊伍在練習走隊,準備在國慶那天,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飄揚,見到這些景象,王莘腦中浮想連篇,他決定再寫一首歌唱偉大祖國的歌曲,不久,腦海中就形成了《歌唱祖國》第一段的前一部分。”“人民網·文化頻道”有一篇寫音樂家王莘創作歌曲《歌唱祖國》的文章,這里引用的一段話就是這篇文章里面的。文章寫得生動感人,美中不足的是,上面那段文字里成語“浮想聯翩”誤寫為“浮想連篇”了。
成語“浮想聯翩”意思是,漂浮變幻的想象或感想像小鳥一樣聯翩飛翔,形容眾多的想象或感想接連不斷地涌現出來。“聯翩”,鳥飛的樣子。“浮想”不是文章,豈能“連篇”;“連篇”也能構成成語,“連篇累牘”,但不能在這里移花接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