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羲
風呼呼地刮著,雨嘩嘩地下著,車窗外白花花的水傾瀉而下,簡直成了流淌的小河,地面上爭先恐后地開放出無數朵水花來,遠看,樓房和樹木都是朦朦朧朧的樣子。此時已是下午,空中浮動著大塊大塊的烏云,灰蒙蒙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終于到了,我跳下車,放眼望去,不遠處是一座被群山環繞的村莊,裊裊升起的炊煙在天空中若隱若現,真有種“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感覺,這便是我爸爸的老家——南山村。(開篇以景物渲染氛圍和場景,勾勒出奶奶的生活場景,以及“我”急切想回家的心情。)
我們向前走去,穿過小巷來到兩座老房前。奶奶笑瞇瞇地迎了出來。“哎喲,小囡回來了,讓娘娘看看!”她牽著我的手領我們進了屋,房間里暖烘烘的,火盆里放著炭火,我在旁邊坐下,整個人都放松下來。堂姐把一個烤好的橘子塞到我手里,“這橘子在火盆里烤過,味道像熱的橘子罐頭,好吃極了!不信你嘗嘗。”我謝過她,仔細端詳起來,橙色的外皮上裹了層灰,隔著紙都能聞到那股水果的甜香,剝開咬上一口酸酸甜甜,果然美味。“哇!”我不禁贊嘆道,橘子雖然常吃,但這樣的吃法還是第一次遇到。“好吃吧?這可是奶奶種的,她特意挑了幾個大的放這里,就怕你看不見呢。”我有些欣喜,又有些驚訝,不住地點頭。
“如果烤上幾個紅薯,指不定會更好吃。”我說。“想吃紅薯呀,等著奶奶。”我這才發現奶奶站在我身后,她說完便往門外走去。我看著,趕忙追上去。雨已經停了,月亮探出頭來,我往樓梯口走去,奶奶從拐角處走了過來,手上變戲法似的多出十幾個紅薯。“走,進去烤著吃!”她還是那樣和藹地笑著,銀色的短發隨風飄動。我也笑了,接過幾個往屋里走去。“咔嚓咔嚓!”奶奶揮動著鐵鏟把紅薯埋進火盆里。(一系列語言和動作描寫,從細節中展現出奶奶對“我”無微不至的愛。)我盯著火盆,發起呆來,一塊塊煤炭忽閃忽閃散發著紅光,讓我想起了許多與奶奶在一起的日子……(從現實的景物盆中的火自然過渡到下文回憶起與奶奶相處的點點滴滴,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每次我們回到老家,總是能見到奶奶忙碌的身影,到廚房為家人準備一日三餐,到田間勞作。只要有奶奶在身邊,就能感受到無盡的溫暖與呵護!只是不知不覺間,奶奶的背有些駝了,動作也變得遲緩了。雖然她已是八十歲的老人了,但依然忙得停不下來!
“滴答滴答”,雨打在窗戶上緩緩滑了下來。(與開篇的雨相互呼應,又從側面反映出奶奶的忙碌和干練,一箭雙雕。)“呀,得去收衣服了,不然可就打濕了。”奶奶向屋外走去,走得很慢很慢……我望著她矮小的背影,一滴滴雨水落在她的發梢上,轉眼一個拐彎,沒了影。
指導教師:吳保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