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祥
摘要:目的:總結近年來龍膽監督檢驗工作中發現的影響質量的主要問題,為龍膽藥材真偽鑒別、含量高低、質量標準完善進行思考并提供建議。方法:基于藥材基源、含量測定問題,采用性狀鑒別、顯微鑒別、水分、總灰分檢查及含量測定方法,分析檢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探討現行標準在質量控制中的可行性。結果與結論:按照現行質量標準規定,龍膽和堅龍膽在性狀、顯微鑒別方面的差異較大,規定的藥材飲片含量指標也分別為堅龍膽1.5%、1.0%和龍膽3.0%、2.0%,但在標準執行中常因項目承接不明確,造成結論判定困難的問題。建議細化完善龍膽藥材質量標準,分列堅龍膽的質量標準,以便更有效地控制龍膽和堅龍膽的藥材質量。
關鍵詞:中藥材;龍膽;質量監控;真偽鑒別;含量測定
龍膽,為中醫臨床常用中藥,功能清熱燥濕,瀉肝膽火。藥典規定,條葉龍膽、龍膽、三花龍膽的干燥根和根莖習稱“龍膽”,堅龍膽的干燥根和根莖習稱“堅龍膽”。二者在性狀鑒別和顯微特征方面區別明顯;尤其在含量測定方面,標準規定,龍膽飲片含龍膽苦苷不得少于2.0%;堅龍膽飲片不得少于1.0%。也就是說,規定的龍膽含量比堅龍膽含量要高出一倍。在實際檢驗中,如果飲片含量在1.0-2.0%之間就對龍膽的質量優劣判斷及結論裁決帶來困難,更為以龍膽作為原料的中成藥帶來質量隱患。
筆者系統總結了龍膽質量標準的問題,并對標準中的不足之處進行思考和探索性研究,以期客觀地對龍膽檢驗結果的判斷提供依據,主要涉及性狀鑒別、顯微鑒別、水分、總灰分檢查及含量測定。
1. 性狀
1.1 檢驗結果
合格的龍膽飲片為不規則形的段。根莖呈不規則塊片,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根圓柱形,表面淡黃色至黃棕色,有的有橫皺紋,具縱皺紋。切面皮部黃白色至棕黃色,木部色較淺。氣微,味甚苦。
合格的堅龍膽為不規則形的段。根表面無橫皺紋,膜質外皮已脫落,表面黃棕色至深棕色。切面皮部黃棕色,木部色較淺。不合格樣品根莖上端殘留的莖基較長,造成非藥用部位超標。


1.2 問題及解決辦法
龍膽和堅龍膽在性狀方面區別明顯,龍膽淡黃色至黃棕色,縱皺紋明顯,質地較松泡,而堅龍膽表面顏色較深,黃棕色至深棕色,質地較硬。不符合規定的原因主要是莖等非藥用部位超標,這主要靠在藥材加工和飲片生產過程中嚴格執行加工炮制規范來提高飲片質量。
2. 顯微鑒別
2.1 檢驗結果
合格的龍膽根橫切面表皮細胞有時殘存,皮層窄;外皮層細胞類方形,木栓化;皮層狹窄;內皮層細胞切向延長,每一細胞由縱向壁分隔成2-10余個小細胞。韌皮部寬廣,有裂隙。形成層不甚明顯。木質部導管3-10個群束。髓部明顯, 約占根部的1/3。薄壁細胞含細小草酸鈣結晶。
合格的堅龍膽根橫切面最外為內皮層,內皮層細胞切向延長,每一細胞由縱向壁分隔成數個類方形小細胞。 韌皮部寬廣,篩管群稀疏散在。形成層環不甚明顯。木質部導管發達,均勻密布于根的中央。無髓部。薄壁細胞中無草酸鈣結晶。


2.2 問題及解決辦法
與性狀一樣,龍膽和堅龍膽在顯微特征方面有明顯區別。龍膽根橫切面薄壁組織中有多數縱橫的裂隙,木質部導管3-10個群束。髓部明顯, 約占根部的1/3。薄壁細胞含細小草酸鈣結晶。而堅龍膽內皮層以外組織多已脫落。木質部導管發達,均勻密布于根的中央。無髓部。薄壁細胞中無草酸鈣結晶。
3. 水分
3.1檢驗結果
按藥典通則0832水分測定法第二法測定標準規定結果不得過9.0%。在統計的53批次龍膽樣品中,其中11批次龍膽水分全部合格,而42批次堅龍膽有6批次水分不合格,含水量分別為10.7%-15.4%,在水分不合格的樣品中,66.7%的樣品總灰分不合格,且含龍膽苦苷均在0.6%-1.2%之間。
3.2 問題及解決方法
“水分偏高”通常是受藥品包裝或儲存環境影響,多為飲片加工過程或貯藏環境與實際要求不符,在儲存和流通過程中引濕所導致。在水分不合格的龍膽樣品中,龍膽苦苷含量均在0.6%-1.2%之間??梢钥闯?,水分檢查和含量測定項目呈正比例關系。
4. 總灰分
4.1 檢驗結果
按藥典通則2302總灰分測定方法,標準規定結果不得過7.0%。在統計的53批次龍膽樣品中,其中11批次龍膽總灰分全部合格,而42批次堅龍膽有6批次總灰分不合格,總灰分分別為9.5%-13.1%,在總灰分不合格的樣品中,含龍膽苦苷均在0.4%-1.2%之間。
4.2? 問題及解決方法
當藥材中摻入泥沙等無機物時,燃燒后會導致總灰分偏高。在龍膽檢測中,龍膽樣品總灰分合格,而堅龍膽總灰分不合格批次占14.3%,說明堅龍膽藥材中無機雜質的量較龍膽高。
5. 含量
5.1 檢驗結果
按藥典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512)測定,標準規定,按干燥品計算,龍膽飲片含龍膽苦苷不得少于2.0%;堅龍膽飲片不得少于1.0%。
在統計的53批次樣品中,11批龍膽飲片含量全部合格,含龍膽苦苷在2.1%-5.7%之間;而42批次堅龍膽有12批次含龍膽苦苷在2.0%以下,其中3批次含龍膽苦苷在1.0%以下,可以直接判定不合格,另外9批次在1.0%~2.0%之間,這9批次如果按龍膽含量判定不合格,但按堅龍膽判定就成為合格品了,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藥材質量優劣判斷的困難,影響臨床用藥的療效,甚至還會影響到以龍膽為原料入藥的中成藥的質量。
5.2 問題及解決方法
從標準規定和檢驗數據兩個方面來看,龍膽和堅龍膽含龍膽苦苷的量差別很大,標準規定的最低限量龍膽是堅龍膽的一倍,再聯系兩者在性狀鑒別和顯微鑒別上明顯的差異,建議在藥品標準上分列龍膽和堅龍膽標準,并以標準規定更好的指導臨床用藥。
6. 總結與討論
在性狀鑒別和顯微鑒別項下主要描述龍膽的特征,對堅龍膽只描述與龍膽的區別點;在含量測定項下分別規定龍膽和堅龍膽的指標要求。依據現行的藥典標準,在檢驗結論的最終裁定時,任何一項檢驗結果不合格,均判定樣品不合格。實際檢驗中,針對龍膽在性狀、顯微和含量上的不同指標要求,使得檢驗結論往往不易裁決,一些問題樣品的判決難度加大。要得到更合理準確的結論判斷,從藥品質量標準制定的角度出發,亟需盡快深入細化龍膽藥材的質量標準,例如,建立堅龍膽質量標準,完善龍膽的質量標準,研究探索各檢驗項目之間指標的關聯性,如顯微鑒定與總灰分檢查,雜質檢查相關聯,水分、浸出物與含量相關聯等,從而使龍膽堅龍膽質量標準更科學客觀,藥材質量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