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弘毅

畫像中的毛澤東主席著65式軍服

身著65式軍服的軍人形象

被65軍服替換的55式軍服。可以看出,該軍服很大程度上借鑒了同時期蘇聯軍服的設計
2021年,我們迎來了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華誕。在波瀾壯闊的奮斗過程中,共產黨創立了一支自己的革命軍隊,他們在黑暗中探索前進,經歷了三灣改編、古田會議等重大決策,逐漸形成了今天人民軍隊的雛形。現在,就讓我們走進人民軍隊歷史中不可磨滅的的經典——65式軍服。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我軍曾多次對軍服進行修改和更換,但要論在役時間最長、裝備量最大的一定非65式軍服莫屬了。在1965~1985年的20年時間里,它曾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的制式軍服。曾有超過上千萬人穿過它。期間雖然有小改,但總體來說,20年來它都是我軍的標準著裝。

當年《解放軍報》報道取消軍銜制度的新聞

初期裝備65式軍服的女軍人也佩戴和男性士兵一樣的解放帽

俗稱“三點紅”的65式帽徽和領章正面

俗稱“三點紅”的65式帽徽和領章背面

穿著65式軍服參與訓練的我軍官兵

65式解放帽,上面設有紅五星帽徽

1969年中蘇珍寶島沖突時期的65式軍服
在介紹65式軍服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它的前輩——55式軍服。在55式軍服裝備之前,我軍官兵是難以通過服飾分辨職務高低的,55式軍服的出現打破了這一慣例,不過,這和人民軍隊堅持的官兵平等思想存在沖突。除此之外,55式軍服的船形帽也在士兵中很不討喜,雖號稱與世界接軌的“國際帽”,但其與美帝、國民黨士兵軍帽形似以及大眾對歪戴帽子審美的不接受,更是引起了基層要求更換軍帽的風波。

身穿65式軍服的我軍三軍指戰員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時期的65式軍服
1965年三屆人大九次會議決議,取消軍銜制,隨之65式軍服登上了歷史舞臺。其簡潔、樸素、明快、實用的特色成為顯示中國軍隊特點的標志,在此期間全軍不論官兵一律佩戴解放帽,全軍不論官階,男女服裝式樣基本相同,材質為純棉質地(前期女性軍人也佩戴標準解放帽),只能從衣服口袋來區分身份是干部還是戰士(干部4個口袋,戰士2個口袋);配飾采用紅五星帽徽和紅領章,當時有說法是“一顆紅星頭上戴,革命紅旗掛兩邊”,寓意是指我黨的革命精神,而這也是那個時代我國軍人的真實寫照。
說到65式軍服的配飾“ 三點紅”,絕對是一代人難以割舍的情懷。但鮮艷的顏色也增加了作戰暴露的風險,所以在戰場也會有人遮蓋或暫時去除,以兼顧日常美觀和實戰的需要。

1977年《解放軍畫報》的封面。可以看到出現了穿著74式水兵服的海軍士兵

除了對海軍軍服的改進,74式軍服還增加了女性軟帽和裙裝。這是自1965年取消裙裝后的首次恢復,引來了一片贊許
“三點紅”雖看似樸實無華,但其實內有乾坤。帽徽的背面,頂部標記一個“上”字,以確定安裝方向;領章背面則是包含姓名、部隊、血型等軍人信息的列表,這在戰地醫療環境中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反映了我國當時的軍服制造理念。后來替代的軍服仍然保留類似的領章,但在上面增加了軍種標識圖案。
65式軍服雖然看起來簡約但卻絕不簡單,其是一個完整的系列,裝備了我國人民解放軍的陸海空三軍部隊。而且在65式軍服的基礎上,還出現了幾種65式的亞種改良軍服,包括71式軍服、74式軍服和78式軍服。
71式軍服對材料進行了改良,采用棉、滌、錦混紡而成的“的確良”面料,從而擁有筆挺、不易縮水、色固好等優點,解決了老款65式軍服布料易褶皺、掉色等問題。
74式軍服進行了部分改革,全軍的女帽改為無檐帽,還配發了裙服。海軍恢復了國際通行的藍、白色系,干部配大檐帽。夏服顏色為上白下藍,干部服制式不變,戰士著水兵服;冬服顏色為全藍,干部和陸勤戰士制式不變,海勤戰士著水兵服。解決了之前軍服顏色過于單調的問題。
78式軍服是在之前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材質和減輕質量,且采用新工藝生產,堪稱我軍軍服使用材料上的一次革命。而這些改進也使這款軍服更為長壽。

1980年訪美時期, 觀看飛機空中表演的中方首長穿著7 8式改良軍服

穿著65式軍服的陸軍軍人形象。自左至右:干部、戰士、女軍人
65式軍服包括陸海空三軍服裝,軍種顏色稍有差異。65式陸軍軍服整體呈草綠色,俗稱“國防綠”,也是大眾對65式軍服的第一印象,非常具有辨識度。65式空軍軍服上衣為草綠色,褲子采用深藍色,上衣和陸軍的通用,褲子和后來的海軍改版顏色一致。早期65式海軍軍服整體為灰色,被人戲稱為“灰耗子”,這種顏色不僅與國際上相距甚遠,更是讓官兵們很不滿意。后期65式海軍軍服整體為深藍色,和空軍的褲子顏色一致。1974年,海軍單獨換裝,夏季著白上衣藍褲子,冬裝全藍,干部配新式大檐帽,而戰士增加了國際范十足的水兵服。海軍配發74式水兵服后,由于個別部隊領導受左傾思想影響,要求割掉“資本主義”尾巴,一段時期內將水兵帽上的飄帶取消了。此外,1972年為迎接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為三軍儀仗隊特制了65式風格的三軍儀仗隊大衣,以其簡潔大方又不失威嚴氣勢的形象聞名世界。

陸軍的6 5 式軍服整體呈草綠色,俗稱“國防綠”,也是大眾對65式軍服的第一印象,非常具有辨識度

空軍的65式軍服上衣為草綠色,褲子采用深藍色。上衣和陸軍實現了通用,褲子和后來的海軍改版顏色一致

穿著65式軍服的空軍軍人形象。自左至右:干部、戰士、女軍人

早期65式海軍軍服,顏色為灰色。自左至右:干部、戰士、女軍人

后期的65式海軍軍服,整體為深藍色。自左至右:干部、戰士、女軍人

早期海軍的65式軍服整體為灰色,被人戲稱為“灰耗子”。這種顏色不僅與國際上相距甚遠,更是讓官兵們很不滿意

后期海軍的65式軍服整體為深藍色, 和空軍的褲子顏色一致

74式海軍干部軍服繼續沿用后期的65式藍色海軍制服,配發了新的大檐帽,而戰士增加了國際范十足的水兵服

海軍配發74式水兵服后, 由于個別部隊領導受左傾思想影響,要求割掉“資本主義”尾巴,一段時間內將水兵帽上的飄帶取消了

周恩來總理和美國總統尼克松來華訪問團檢閱三軍儀仗隊

74式海軍干部服裝

74式海軍士兵軍服

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時期的三軍儀仗隊65式定制大衣。自左至右:陸軍、海軍、空軍
65式軍服簡潔大方,洗滌方便,除了在部隊受到喜愛,在民間也有著不俗的人氣。當時民間出于對解放軍的崇拜,以及在當時文革的背景下,刮起了“崇軍風”,無數“下鄉知青”和“紅衛兵”也都穿起了父輩或者仿制的65式軍服,從城市到農村都活躍著他們的身影。
當時,每個人都以擁有一身軍裝為榮。盡管一身綠未必符合現代審美,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一身綠,三點紅”絕對是當時的少年最想擁有的禮物。而且它不僅是1960~1970年代的流行時裝,哪怕到現在65式仍然受到熱捧,還會經常出現在懷舊風格的活動以及結婚藝術照的拍攝中。

文革時期穿著65式軍服的“紅衛兵”

那個時代很多童裝也采用65式軍服式樣

1960~1970年代穿著65式軍服式樣服裝的“下鄉知青”

鄧超、孫儷夫婦主演的電視劇《甜蜜蜜》中出現的65式軍服

電視劇《父母愛情》中父親和兩個兒子集齊了海陸空三軍。從時間上看應該是1974年以后了

電影《芳華》中身著65式軍服的軍人形象

電影《高山下的花環》是不少人對65式軍服的第一印象,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相關電影也都大量出現65式軍服

藝人陳小春和應采兒的結婚藝術照也穿著65式軍服

電視劇《父母愛情》初期出現了較少見的早期海軍灰色65式軍服
65式軍服普遍出現在反映1960~1980年代百姓生活以及對越自衛反擊戰有關的影視劇中。1984年由謝晉執導、反映對越自衛反擊戰的電影《高山下的花環》中,士兵普遍穿著65式軍服,相信不少人對65式軍服的第一印象應該是來自這部電影。由鄧超、孫儷主演、反映1970~1980年代一段至純至真浪漫愛情故事的電視劇《甜蜜蜜》(2008年開播)中,曾有65式軍服出現的鏡頭。由孔笙執導、郭濤與梅婷主演的家庭情感劇《父母愛情中》(2014年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中,在全家福照片中,江德福(郭濤飾)穿著比較少見的早期65式海軍灰色軍服,后來則穿著藍、白色系海軍軍服。2017年,馮小剛執導的電影《芳華》(故事的背景為1970~1980年代)中,軍隊文工團隊員均穿著65式軍服。65式軍服形象也曾在動漫、游戲中出現,如國產動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兒》中,兔子頭上戴的正是65式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