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辰
6月5日晚,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三層B廳熱鬧非凡,一件市場罕見的常玉《群馬》甫一出場,便引起了場內外藏家的積極響應。隨著拍賣師報出8000萬元的起拍價,現場展開此起彼伏的競價,兩分鐘后便達到1億元。隨后,不斷加入的新買家使得競價飆升至1.5億元。最終,經過16分鐘的爭奪,這件《群馬》以2.07億元的成交價被買家收入囊中。而這一價格也成功打破常玉動物題材作品拍賣紀錄,躋身藝術家作品全球拍賣紀錄前三。
這一幕發生在華藝國際(北京)2021春拍中上演的“大美——現當代藝術夜場”。創造這一奇跡的《群馬》為常玉大約于上世紀30年代繪制,描繪了7匹歡騰的馬兒在明媚的金色原野上悠然嬉戲,橘紅色和淺橘黃兩種色調相互交織。常玉繪制該作時正處于藝術生涯中的“粉色時期”,但此作卻呈現出一片溫暖明媚的氣息。而從已知的常玉作品中發現,以這種橘紅色為主背景色的作品僅兩幅,另一幅是于2020年在佳士得香港上拍的《八尾金魚》,當時即斬獲1.7017億港元。
除《群馬》之外,此專場不少拍品亦有亮眼表現,成交總額更是高達3.64億元。達明安·赫斯特《圣徒巴多羅買一劇痛》以4437.5萬元成交,創藝術家作品中國內地市場拍賣最高價,躋身藝術家作品全球拍賣紀錄前十。喻紅《天井》(四聯作)以701.5萬元創藝術家作品拍賣最高價;馬庫斯·呂佩爾茨的彼德拉桑塔銅像(一組六件)以414萬元刷新藝術家全球最高拍賣紀錄。
隨后啟槌的“大美——占代宮廷器物夜場”中,27件拍品共收獲2.31億元,4件拍品過千萬元成交。其中,清乾隆青花“春耕圖”福壽如意大抱月瓶從2000萬元起拍,以每口100萬元的幅度加價,最終以6900萬元成交。而在當晚舉槌的最后一個夜場——“大美——古代書畫珍品之夜”中,33件拍品最終取得2.35億元的總成交額,7件拍品過千萬元成交。備受矚目的清初名士吳之振等珍罕墨跡《種菜詩唱和詩冊》以3450萬元易主。而經過《石渠寶笈》著錄、“清宮十大畫家”之一余省的《魚藻圖》則以2932.5萬元創下余省個人作品拍賣紀錄。
同一天,三大夜場佳績頻出,這只是此次華藝國際(北京)2021春拍中的精彩縮影。事實上,歷經6天6夜的酣戰,本季春拍收獲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16.29億元總成交額、1件億元級拍品、28件超千萬元拍品、12項重要拍賣紀錄和3個“白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