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發祥
(臨湘市長江大堤養護中心,湖南 岳陽 414000)
我國堤防工程經歷了數百上千年的歷史,國內江、河、湖、海各類堤防累計長達數十萬公里,發揮著重要的屏障作用。堤防工程的運行環境十分復雜、惡劣,因長期遭受洪水作用,由此相應的施工要求也較高,如:要求堤基穩固、堤身防滲性好、環保性佳等,加強堤防工程施工關鍵技術研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洪澇災害一直是我國危害最大、造成損失最為嚴重的自然災害,尤其是在長江、黃河等七大江河的中下游與海平原地區,這里既是我國人口最密集、經濟最發達區域,也是洪澇災害最為嚴重的地方。為維護地區社會、經濟穩定發展,提高防洪能力是一項重要任務,河道堤防是我國防洪體系的主要組成之一,也是公認的最普遍、最有效的工程措施[1]。據統計顯示,2019 年防洪工程中堤防長度達到了32.7 萬km,提防保護人口達到了6.4 億人(表1)。

表1 2014—2019 年我國堤防長度及保護人口數量
根據堤防所在位置,可將其分為河(江)堤、湖堤、海堤、渠堤和圍堤等,根據堤防材料可分為土堤、土石混合堤、石堤(砌石擋土墻)、鋼筋混凝土堤等。結合我國堤防實際運行情況來看,主要問題集中在堤基條件差、堤身質量不達防洪要求,基于此本文著重圍繞堤防防滲、填筑以及護岸護坡等角度詳細分析相關施工關鍵技術,切實保證堤防安全可靠運行,發揮應有的保護作用。
從堤防工程質量控制與運行安全角度出發,下面分別從堤防防滲技術、堤防填筑技術、護岸與護坡技術角度出發,詳細論述堤防工程施工關鍵技術。
堤防防滲是保證整體結構安全穩定的關鍵,選擇合適的防滲技術十分關鍵。堤防防滲可選技術較多,包括:帷幕灌漿防滲技術、劈裂灌漿防滲技術、混凝土防滲墻技術以及高壓噴射防滲墻施工技術[2],具體分析如下:
1)帷幕灌漿:帷幕灌漿是典型防滲技術,可分為孔口封閉灌漿、純壓式灌漿等,結合堤防工程施工需求與現場條件選用,并與鉆孔流程相協調,科學配置漿液,保證漿液具有足夠的流動性,各項指標滿足要求。
2)劈裂灌漿:劈裂灌漿防滲施工關鍵在于營造穩定的壓力環境,在裂隙內注入漿液構成防滲帷幕。此防滲技術優勢主要為取材方便,可有效減少材料用量,劈裂灌漿施工過程需合理布設鉆孔,保證防滲效果。
3)混凝土防滲墻:混凝土防滲墻技術核心在于墻體尺寸控制,其主要分為深厚型墻體(深度20~30 m、厚度60~80 cm),淺薄型防滲墻(深度10~20 m,厚度10~25 cm),后者多被應用于堤防防滲工程中。
4)高壓噴射防滲墻:高壓噴射防滲墻施工技術的關鍵在于合理選擇鉆孔機械設備、科學配置漿液,保證漿液與土層有效混合。目前旋噴技術的應用最為廣泛,可有效改良地基受力狀況,防止堤防滲漏;定向噴射與擺動噴射結合運用,有利于縮短防滲施工周期,保證堤防運行穩定性。
土方填筑是堤防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需根據工程所處地理環境、土層分布以及施工要求等,合理選擇施工材料、設備,各工序銜接配套。
堤防填筑主要工序如下:測量放樣—→人工配合挖掘機清表—→原堤強夯、處理段強夯—→土方開挖、倒運—→筑堤土料碾壓試驗,確定碾壓指標—→堤身填筑—→人工配合挖掘機修坡—→檢查驗收。堤防填筑施工過程中,作業面分層統一鋪土、統一碾壓,完成碾壓后由質檢人員進行壓實度、寬度、高程檢測工作,檢測結果合格后方可開展后續作業。堤防工程填筑施工中,彈簧土是一種常見問題,包括層間光面、層間中空等。一旦發現上述現象,必須根據工程情況合理選擇處理方法,如:彈簧土不嚴重處,可在上方鋪設一層含水量較小的土料,防止彈簧現象不會進一步擴充;彈簧土嚴重處,可采取換填土的處理方法。
堤防護岸與護坡技術方法眾多,包括格賓石籠護岸(護坡)、生態袋護岸、生態混凝土砌塊護坡以及草皮護坡等[3]。對于具備施工條件的堤防工程標段,需提前介入護岸施工,冬季儲備部分石料,低水位時期、石料使用淡季,對水下護岸部分進行施工。
堤防護岸與護坡中格賓石籠基礎、雷諾石籠護坡是常用技術,主要施工流程為先放線定位,然后利用挖掘機開挖格賓石籠基礎,并對堤防邊坡進行削坡。完成上述作業后,人工清槽、清坡,監理驗槽、驗坡,鋪設雷諾石籠底面土工布,安裝綁扎好的石籠,裝填石料,石籠封蓋,圖1、圖2 分別為雷諾石籠護岸、護坡布置圖。目前,隨著生態環保理念的逐漸深入,堤防護岸與護坡施工中應加強周圍生態環境保護,做好草皮、水生植物的種植工作[4]。

圖1 雷諾石籠護岸布置圖

圖2 雷諾石籠護坡布置圖
黃蓋湖防洪治理工程(湖南部分)總長度107.119 km,其中堤防加高加固堤防97.749 km;新建護岸工程長度11.01 km;迎水側硬護坡32.946 km;新建草皮護坡162.552 km;堤身隱患錐探灌漿處理49.601 km;白蟻堤段巡查防治82.415km;堤基防滲墻處理長度1.1 km;填塘固基長度為49.605 km;重(改)建穿堤建筑物103座;種植防浪林10.80 km;堤頂防汛道路97.749 km。
3.2.1 堤基與岸坡處理
1)白蟻防治:清基前聯系專業白蟻防治單位,巡堤查治白蟻。工程清基、削坡處理時如有漏查蟻穴,及時報告處理。施工需征求專業單位意見。
2)堤基與岸坡處理:堤基、堤坡清基深度一般為0.3 m,將堤基范圍內的樹根、草皮、表層松土、細砂及水塘淤泥等清理干凈,清理干凈后應刨毛處理,以便與新填土結合緊密,其邊界應在設計基面邊線外0.3~0.5 m。老堤加高培厚,必須清除結合部位的各種雜物,再分層填筑。清除堤基表層不合格土、雜物,坑、槽、溝等進行固填處理。
3)堤基防滲處理:初設階段根據地勘成果、滲流計算及險情調查分析確定堤身堤基滲控處理措施如下:新建護岸工程長度11.01 km;堤身隱患錐探灌漿處理49.601 km;白蟻堤段巡查防治82.415 km;堤基防滲墻處理長度1.1 km;填塘固基長度49.605 km。
2020 年長江流域發生大洪水,黃蓋湖流域也普降暴雨,湖區水位逼近設計洪水位,洪水歷時長;且新老堤結合部位不密實及堤基局部蓋層變薄,導致2020 年汛期產生散浸及管涌等險情。對此采取以下處理措施:
①中山湖垸3+450~3+900 段,上馬蹄湖垸0+350~0+700、0+950~1+300、1+950~2+200、2+550~2+750段,下馬蹄湖垸0+470~0+670、1+100~1+600、1+850~2+000、2+600~2+850 段以及葉家橋垸0+155~0+620 段共3 170 m 的堤身散浸處理措施為充填灌漿。
②中山湖垸3+000~3+500 段以及下馬蹄湖垸1+150~1+550、1+850~2+020 段共1 070 m 的管涌處理措施為堤基防滲墻方案。
③新長源垸0+080~0+180 段、0+480~0+620 段塌坡處理措施為拋石護岸措施。
④下馬蹄湖垸2+250~2+650 段滑坡險情處理措施為襯砌排水溝。
3.2.2 堤身填筑
填土、壓實后在軸線每15 m 取樣一組進行試驗,取樣深度在碾壓面下0.3 m。采用進占法鋪土,回填時隨涂刷濃泥漿,隨鋪土、隨壓實,刷漿厚度控制在3~5 mm;軟土地基上填筑時,根據地基和堤身的沉降、水平位移及孔隙水壓力等參數來控制施工加荷速率,根據現場實測資料經論證后確定;碾壓時,行車方向與堤軸線平行,相鄰兩段交接帶碾跡重疊,施工過程中發現水平層脫開、垂直裂縫、龜裂、“彈簧土”等問題,挖除重新填土。
3.2.3 填塘固基
堤防背水側距堤內腳16~18 m 淵塘等洼地填平至地面高程。填塘前先抽干塘內積水,對于施工時不宜抽水的塘,應采用連續立式進占方法,以減少入塘土料受水浸潤帶來的不利影響。背水側填塘選用透水性較好土料。填塘固基可利用不能上堤填筑的棄土料,填塘時不需要專門碾壓設備進行碾壓。填塘固基后,對地表進行土地平整、夯實,使地表堅實。
3.2.4 錐探灌漿
錐探灌漿施工工序:清面、設孔口標志—→布孔定位—→造孔—→施灌—→二次或多次復灌—→封口固結。先堤身兩邊、后中間的三序孔法分序加密,每孔每次平均灌漿量為0.3~0.8 m3/m,每孔灌漿4~7 次;灌漿壓力初擬0.06~0.15 MPa,具體根據現場試驗確定;灌漿過程中隨時檢查進漿情況,保證灌漿質量達標,有效增強堤身土質整體性。
3.2.5 護 坡
1)混凝土預制塊護坡與聯鎖塊護坡。混凝土標號C20,護坡混凝土砌筑前,坡面先按設計圖修整好,按設計要求鋪設好砂墊層或土工布,預制塊必須按從下往上的順序砌筑,勾縫寬5 cm。聯鎖塊之間按塊型咬合。預制塊護坡工程每15 m 設置設一施工縫,縫內填2 cm 厚瀝青杉板。聯鎖塊坡面無需分縫。護坡的變坡段(含齒槽段)之間應平順銜接。
2)漿砌塊石。砌筑前須完成清基整平工作,采用鋪漿法砌筑。鋪漿后填放腹石時,根據石塊自然形狀交錯放置,做到上下錯縫、內外搭砌,盡量做到石塊與石塊間空隙最小,隨鋪漿隨砌石。砌縫內砂漿應用鋼筋搗捅密實,確保砌縫砂漿充填飽滿。漿砌石砌筑體表面應基本平整,砌筑完成后應及時養護。漿砌石腳槽(封頂)每15 m 設一施工縫,縫內填2 cm 厚瀝青杉板。
3)混凝土封頂。按施工圖紙安裝鋼模板、澆筑混凝土,混凝土振搗遵守SL 677-2014 第7.4 條規定。采用灑水養護,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12~18 h 內開始進行,養護時間≥14 d。封頂及順水流向格埂每15 m 設一施工縫,縫內填2 cm 瀝青杉板。
4)拋石護岸、干砌石護腳。堤防護坡腳槽部位采用人工抬拋碼放塊石,水上部分(臨基座3~4 m 范圍)要求塊石互相搭接嵌鎖。水下及岸坡部位拋石采用船只定點拋投。
5)草皮護坡。堤身按設計斷面加高加固后,在粘性堤坡表面先鋪10~15 cm 厚一層腐植土,施肥后再撒種草籽或滿鋪草皮。
堤防是防御洪水的最后屏障,長期面臨著洪水的沖刷與侵蝕,由此對堤防建設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堤防工程施工中,必須緊密結合工程要求與現場作業環境,合理制定堤基處理、防滲施工、堤身填筑以及護岸護坡施工方案,規范落實各道施工工序,做好質量檢查與驗收工作,切實提高堤防穩固性與防滲水平,保證堤防工程安全、可靠運行,保護一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