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棟
(廣州堅磊建設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900)
水利工程運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包括自然環境因素、水文因素、人為因素以及磨損等,出現病害在所難免,要確保水利工程安全穩定運行需要定期進行檢查,確定病害類型、損壞程度以及病害部位,進而有針對性地采取除險加固措施,有效控制險情[1]。在水利工程中,水閘是最容易出現病害的部分,常見病害包括鋼筋腐蝕、結構老化、滲漏破壞、穩定性降低等,如不進行除險加固,會導致水閘難以發揮相應的作用,進而影響水利工程運行效益。
某引水樞紐工程始建于1982 年,原閘全長56 m,共5 孔,單孔凈寬3.0 m,為直升式鋼混平板閘門。工程設計排澇流量為79.6 m3/s,防洪流量為113.5 m3/s,蓄水位為11.5 m,蓄水量為50 萬m3,為中型水閘。工程主要以農業灌溉為主,同時兼顧水環境治理,涉及流域面積共計428.4 km2,工程設計等級為III 級,校核洪水標準為50 年一遇。工程自建成以來運行28 年,創造了巨大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但由于數次洪水侵襲以及多種因素影響,病害纏身,經鑒定為三類閘,必須采取除險加固措施。需要拆除原閘在原址進行重建,工程其他建筑保留。
綜合考量多方面因素,給出三種方案:一是直升式平板閘,即與原閘保持一致,這種方案的優點在于整體結構簡單,水閘控制靈活,操作簡單,可靠性較高,且投資相對適中,后續的維護費用較低;缺點在于機架橋排架比較高,且阻水相對而言較大,工程整體投資為586.04 萬元。二是底軸自動翻板閘,這種方式的優點在于水閘啟動閉合可以實現自動化,整體穩定性良好,可以精準控制水位,且阻水相對而言較小,不會影響河道泄洪[2];其缺點在于工程投資規模較大,后期運行維護費用比較高且難度較大,工程整體投資為708.39 萬元。三是橡膠壩,該方案的優點在于整體結構簡單,投資費用較低,阻水相對而言較小,施工周期短,可以盡快恢復運行;其缺點在于使用壽命較短,壩袋容易損壞,正常情況下運行15 年就需要更換,且后期管理維護難度較大,費用較高[3],工程整體投資為465.00 萬元。
三種設計方案各有優劣,考慮到工程所處區域的水文、地質條件等自然因素與投資規模、后期維護管理、操作運行等因素,擬采用第一種方案,即直升式平板閘。
水閘布置于主河槽位置,水閘設計為4 孔,單孔凈距為4 m,其中閘墩采用C25 鋼混結構,閘墩高度為6.4 m,中墩厚度為1.0 m,邊墩溝瀆為1.0 m。底板設計為C25 鋼混底板,總寬度為21.0 m,厚度為1.0 m,高程為6.7 m。檢修閘門與工作閘門設計為4 m×5 m,配備電動葫蘆與卷揚式啟閉機,在閘墩頂部上游位置設置寬度為70 cm 的檢修橋,采用C30 鋼混結結構;高度為5.5 m 的土排架與寬度為4.0 m 的機架橋,均采用C30 鋼混結構。閘室設置橋頭堡,共計3 層,分為配電室、啟閉控制室、發電室以及觀測室[4]。水閘控制段設計如圖1所示,上游連接護坡與鋪蓋,下游連接海漫、消力池、防沖槽以及護坡。

圖1 水閘控制段設計簡圖
1)過流能力設計。原閘防洪標準設計為20 年一遇,重建后設計為50 年一遇,設計防洪流量為168.5 m3/s,防洪水位為15.32 m,水閘底板高程設計為6.7 m,水閘閘孔總凈寬為16.0 m,當上下游的水位差超過13 cm 時,水閘閘孔可泄流量為166.85 m3/s,超過設計流量,水閘的過流能力滿足工程設計標準。

3)消能防沖復核。工程改造重建后,水閘渠底的寬度為11.0 m,邊坡比為1∶3,比降為1/14 000,糙率為0.025,考慮在最壞情況下,水閘前水深最大為4.5 m,按照閘門運行工況,確定下游消能水利條件,開閘時,根據閘門提起高度計算下泄流量,當開啟1 孔閘門時為最不利工況,按照閘門提起高度為0.25 m、0.5 m、1.0 m、1.5 m進行計算,消能效果如表2 所示。根據《水閘設計規范》SL 265-2016 的相關規定,防沖槽的計算值通常較大,考慮到本項目的實際情況,若按照規定設計防沖槽的深度,不僅施工難度較大,且需要增加較大成本投入,結合以往的經驗,防沖槽深度設計為2.0m[5]。根據表2 的數據,同時綜合工程所處區域水文條件、地質條件等多種因素,并參考類似工程設計經驗,最終確定本工程消能防沖設施的尺寸為:消力池深度1.0 m、底板厚度50 cm、長度19.0 m、閘門開度為4.5m、防沖槽深度為2.0m、海漫長度為30.0m。

表1 水閘改造前后壅水對比表

表2 改造后不同運行工況下消力池水力特性計算表
本工程除險加固方案綜合考量了技術、經濟等多方面條件,方案選擇科學合理,投資規模適中,改造后水閘單孔凈寬與總凈寬增加,從表1 可以看出壅水高度明顯下降,河道行洪過流暢通,可以承擔周邊地區農業灌溉以及防洪排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