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草
在失去味覺和嗅覺大約一周之后,杰基·迪納被確診得了新冠肺炎。
盡管她知道,嗅覺喪失是新冠肺炎的一種癥狀,但她從來沒有想到,六個月后,除了特別濃的咖啡的味道,大多數氣味她仍然無法聞到。她偶爾也會產生幻覺,似乎聞到了什么氣味。
研究顯示,40%-85%的新冠肺炎患者經歷過嗅覺喪失,這使其成為診斷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重要癥狀之一。
那么,為什么新冠病毒會讓我們喪失嗅覺呢?
我們感知氣味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每次當我們吸入空氣時,環境中的氣味分子就會到達鼻黏膜上的嗅覺上皮。這一小塊組織含有數百萬個專門處理氣味的神經元。這些神經元中的每一個都長有纖毛,當氣味分子飄過時,纖毛通過表面的粘液來捕捉氣味分子。這些分子可以被嗅覺神經元上的感受器接受。當一個特定的氣味分子與神經元上的其中一個感受器結合時,就會觸發一個神經信號,然后傳遞到大腦。
每個嗅覺感受器只能與特定的氣味分子結合。人類有數千種嗅覺感受器,所以我們能夠區分數千種不同的氣味。
鼻子為任何呼吸道病原體提供了入口。一些病毒,像流感和普通感冒病毒,也會削弱我們的嗅覺。這往往是呼吸道被粘液阻塞,空氣無法抵達鼻子上的嗅覺感受器的緣故。不過,這些癥狀隨后會跟其他癥狀一起消失。
另一些病毒,如脊髓灰質炎病毒,通過鼻腔侵入,直接感染嗅覺神經元,破壞這些神經元,導致暫時甚至長時間的味覺和嗅覺喪失。
不同于流感病毒,在感染新冠病毒期間,你看不到任何鼻塞的癥狀;新冠病毒導致嗅覺喪失的機制,也不同于脊髓灰質炎病毒。
我們現在知道,新冠病毒是通過一種稱為“ACE2受體”的蛋白侵入肺部和身體其他部位的細胞的。ACE2受體是細胞上的一個個小突起,可以為新冠病毒提供入侵細胞的登陸點。
ACE2受體廣泛存在于人體各個部位的細胞中,其中包括鼻腔內的支柱細胞。支柱細胞為嗅覺上皮提供營養。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以利用ACE2受體,入侵支柱細胞。一旦病毒侵入,免疫系統就會啟動,從而引發嗅覺上皮的炎癥。
炎癥將導致嗅覺神經元失去纖毛。沒有了這些在空中揮舞的纖毛,嗅覺神經元就很難捕捉到氣味分子。不過,一旦炎癥消退,通常新的纖毛就會長出來,嗅覺恢復。
好消息是,對大多數人來說,一旦炎癥消除,在10天左右的時間內,嗅覺就會恢復。但即使恢復,嗅覺的敏感性可能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也有些人,比如上文提到杰基·迪納,連續數月失去嗅覺。在某些情況下,炎癥嚴重到足以損傷嗅覺神經元,也可能導致嗅覺長期喪失。一般來說,如果感染病毒一年之后,仍不能聞到氣味,嗅覺很可能就無法恢復了。
這個機制有助于解釋,為什么新冠肺炎導致的嗅覺喪失與感冒不同。新冠肺炎的嗅覺喪失通常是突然的,程度也更為嚴重。這個突出的癥狀可以使它成為有用的診斷工具。
目前,許多機構都依賴測體溫來發現潛在的感染者。但研究發現,在感染人群中,嗅覺喪失比體溫升高更普遍,尤其是感染后的頭幾天。如果我們設計一套標準化的嗅覺測試,取代測體溫,也許能更有效地識別出潛在的感染者。
退一步說,即使不進行嗅覺測試,僅僅讓每個人自我報告嗅覺有沒喪失,也有助于顯示病毒在人群中的傳播。這是比核酸檢測更便宜、更容易追蹤病毒傳播的辦法。
回到開頭。產生聞到氣味的幻覺,正如杰基·迪納所經歷的,是個好兆頭。這表明她的嗅覺正在恢復,受損的嗅覺神經元正在再生或重設神經網絡。然而,從長期來看,她的嗅覺能否恢復正常,恢復到什么程度,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病毒感染不是唯一能改變我們嗅覺的疾病,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喪失嗅覺的風險也在增加。
最近的研究表明,嗅覺喪失或者嗅覺退化是帕金森病和老年癡呆癥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癥狀。這是因為在所有的神經回路中,嗅覺回路尤為敏感和脆弱,神經退行性疾病一旦開始,會第一時間在嗅覺上顯示出來,比其他癥狀的出現通常早十年以上。這就給了我們一個提前干預,以免病情惡化的窗口期。
要想讓每個人自己報告嗅覺退化是不可靠的。許多人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正在失去嗅覺。因此,定期進行嗅覺測試就很有必要。再說,我們對視覺和聽覺經常進行常規測試,為什么不可以把嗅覺納入測試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