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林
若干年以前,去京郊古北水鎮游覽。夜宿距小鎮不遠的山區農家旅店。早就聽說,這座山區獨具特色的“江南小鎮”,不但入夜后的燈光秀很誘人,夜宵小吃更是聞名遐邇。旅店的主人很熱情,一邊力薦一邊答應免費用他自家的車接送我們。于是,盡管白天走得很累,我跟老伴兒商量著還是決定去看一看。
初秋之夜,我們走在人頭攢動的一條小吃街上。突然看到前面的人們排起了長隊,一打聽原來是賣螺螄粉的。聞著那熏香四溢的味道還真的有點讓人眼饞。“咱們也買兩碗嘗嘗唄!”我跟老伴兒提議說。“好啊,愿意吃咱就買。”老伴兒答應得很痛快。店鋪小老板手腳麻利,不大一會兒便輪到了我。正當我準備掏錢時,老板邊上的一位服務員,卻用下巴指了指桌子上的二維碼,“這里需用支付寶付費,我們不收現金。”我心想,此時她一定在譏笑我,“哼,這土老帽兒,還掏錢呢,都啥年代啦?”譏笑就譏笑吧,誰讓咱真的土呢。不過,我心里多少有點不服氣,“買碗熱面給現金不要,還得掃碼。真沒見過!”
說實話,那一瞬間我很尷尬。手機倒是智能的,但當時既沒有下載支付寶軟件,也不會使用掃碼付費!手機里一分錢也沒有!當我不情愿地離開排隊那個位置的一瞬間,真真切切地感覺到此時的我是真的落伍了。應了那句老話,高興而來掃興而歸。于是,我已無心繼續遛街。拉著老伴兒悻悻地離開熱鬧非凡的現場,匆匆回到賓館。那一夜,我輾轉反側實難入睡。
那年,我還不到70歲。在事實面前,不得不以新的姿態面對變化了的世界,不得不重新思考怎樣過好余下的人生!
這是發生在我身邊的一個真實故事。若干年過去了。如今,連賣菜的小販,街頭拾荒者們,都已學會用二維碼收付款了。自然,在經歷了那番“刺激”后,我也有所長進,不但學會使用微信、支付寶付費,網購也不比別人落后,時不時的還可以炫耀一下自己秒殺的成果呢。
當今的世界,我們有近70億人口共同生活在一個地球村里。一邊是面臨戰爭、瘟疫及環境變化等各種天災人禍的嚴峻挑戰;一邊是在高度發達的科技基礎上,上天入地,探星攬月,幾乎無所不能!
面對這樣紛繁復雜的世界,有人說,像我們這些上世紀4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如今以古稀之年還活在世上,就已經很知足了。當我們快告別這個歷史舞臺時,當下要緊的是如何保養好身體,爭取多活幾年,盡情享受天倫之樂,其他的事就想不了那么多了。這話聽起來的確也沒錯。我們不給社會添亂,不讓兒女增加負擔,可不就是一種貢獻嘛。
但仔細想來,人活一世,不光匆匆趕路,我們還要看風景、品生活、作貢獻!在我們親身參與的每一項社會實踐中,不是常常會產生一種特有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嗎?因為,誰都不愿被動式地活著,落伍了,總會心有不甘!
如今,我們不得不承認,在許多新事物面前,我們這些老年人的確是落后了,至少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這樣,這是不爭的事實。正因為如此,我們的政府很人性化地采取了一系列照顧老人們的政策措施。比如,打車服務不得強行讓老年人網約,看病掛號不得千篇一律地讓老年人使用網絡軟件,一些需要掃碼驗證的場合,有的增加了幫助老年人操作的服務人員,有的則采取了變通措施。盡量給老年人提供一些方便,減少一些煩惱。
縱然如此,生活中畢竟還會不斷地有一些新的矛盾出現。碰到不順時,老人們自己也會感到有點別扭。社會前進的腳步,如果不是遇到特殊的歷史逆流,總不會停下來。因此,我覺得對一時還不太適應社會要求的老年人采取“遷就”,照顧,作為權宜之計可以,但從長遠看,總不是個辦法。
如今,且不說年輕人使用的網絡語言好些我們弄不懂。就是時下正規的流行語,也常常覺得孤陋寡聞。什么大數據、云計算、4G5G、數字經濟、平面經濟、區塊鏈、碳達峰、碳中合、供給側等等。一些新概念層出不窮。看來,一天不學習,就會恍如隔世!在不斷更新的知識面前,真的只能是“霧里看花”了!
因此,迫切感到,老年人要想使自己的晚年生活過得有滋有味,也需要有所進取,努力學習。當然,我們倡導鼓勵老人們在不斷更新的知識面前,力爭不做消極被動的“弱者”,前提是“因人而異,量力而行,順其自然”。更不應也沒必要硬給自己定下那些不切實際的指標。
夕陽落霞也風流。這是人的本能,也是我們的共同追求。當我們戰勝風燭殘年,以學到的知識改變自己,回眸一望時,一定會感到無比驕傲與自豪。其實不為別的,只為此生少留些遺憾,多增些自信,收獲更多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