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紅

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Christian blind mission),簡稱CBM,成立于1908年,是一個致力于為發展中國家的眼病病人、盲人及其他殘疾人提供服務,改善生活質量的國際機構,擁有一百多年的專業工作經驗的非營利性國際組織。現已發展壯大成為全球防盲領域中規模大、聲望高的防盲機構之一,其成員國遍及歐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亞。CBM已在全世界110個國家開展了1000多個項目,其中包括醫療,教育和社區康復項目。
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將貧困視為殘疾的根源和后果,通過建立合作伙伴關系為工作途徑,為所有人建立一個包容的社會。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整個工作的重點是在世界貧困地區的當地能力發展。這增加了醫療保健、教育、康復和生計發展以及合作伙伴組織的組織發展領域的服務交付。
一、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的定位
愿景:在一個包容的世界中,所有殘疾人都享有人權并充分發揮其潛力。
使命:致力于改善世界上發展中國家的殘疾人的生活質量。
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是其行為舉止和實現目標的基礎。通過我們的思維,行為和決策,他們可以清晰地表達出來——他們共同建立了他們的工作文化。
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的愿景是看到一個包容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所有殘疾人都享有其人權并發揮其全部潛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制定了2023年全聯邦范圍內的戰略。
盡管世界在消除貧困方面取得了進展,但殘疾人卻被拋在了后面。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的戰略是由嚴峻的事實決定的:全球有超過10億人患有殘疾。80%的殘疾人生活在發展中國家。生活在發展中國家的最貧困人口中有20%有殘疾。殘疾與貧困之間存在著惡性循環。目前估計有兩千萬殘疾人受到人道主義危機的影響。
殘疾人權利和包容性日益被視為一項優先事項,并已納入全球框架和協議中。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致力于支持殘疾人打破貧困、殘疾和排斥的惡性循環,并實現《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CRPD)所載的權利。
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的四個戰略目標:
(1)增強殘疾人的聲音和自主權;
(2)建立包容性強的社區;
(3)建立具有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的地方和國家系統與服務;
(4)確保受災害影響的人們能夠獲得包容的人道主義援助和保護。
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的戰略在四個互補的層面上運作——在個人、社區和系統層面以及在緊急情況中追求影響——以履行其使命。
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的工作為殘疾人提倡以人為本終身服務的方法。它采取的方法不僅解決個人層面的變化,而且通過加強包容性系統和服務以及支持殘疾人作為發展和人道主義行動變革的推動者的聲音和力量來挑戰系統性歧視。
二、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的行動
憑借在貧困社區中與殘疾人共同工作的一百多年的經驗,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努力消除世界上最弱勢社會中使殘疾人邊緣化的障礙。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通過與伙伴組織合作,在各個層面上影響政策并應對緊急情況和自然災害來做到這一點。
為了實現目標,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將重點放在他們稱之為倡議的五個關鍵領域。
1. 殘疾人包容性發展(DID)
在過去的幾年中,《殘疾人權利公約》(CRPD)和《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為使殘疾人融入社會成為當務之急。通過殘疾人包容性發展(DID)倡議,尋求與國際發展和人道主義界進行接觸和協助,以確保沒有人落伍。
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在殘疾人包容性發展(DID)倡議的推動下,這方面的工作不斷發展。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力求通過高質量規劃擴大全球對可持續包容性的需求,影響國際發展政策,并為發展和人道主義行動者提供高質量的技術支持,以確保不讓殘疾人落后。
2. 基于社區的包容性發展(CBID)
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的方法旨在本地化可持續發展目標并實現殘疾人包容性社區發展。
基于社區的包容性發展(CBID)是一種工作方式,可確保殘疾人在生活的所有領域中受到平等尊重并納入其社區。它以人為本,以社區為動力,以人權為基礎。基于社區的包容性發展(CBID)是對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愿景的重要貢獻,也是實現《殘疾人權利公約》(CRPD)的關鍵方法,并且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SDG)方面沒有任何落后。
什么是基于社區的包容性發展?
基于社區的包容性發展(CBID)是一種與當地團體和機構合作并通過當地團體和機構進行合作的方法,可在社區層面改變殘疾人的生活。基于社區的包容性發展(CBID)以實際方式應對殘疾人其家人和社區所面臨的挑戰。例如,它提供了加入基于社區的自助小組和生計活動的機會。該方法包含了多重和交叉類別身份的多樣性。在當前形勢下,在推動《 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本地化的背景下,基于社區的包容性發展(CBID)的意義日益重大。
基于社區的包容性發展(CBID)可以包括健康、教育、生計、社會和賦權活動,與地方合作伙伴、地方政府和殘疾人運動密切合作,以實現變革。基于社區的包容性發展(CBID)特別促進殘疾人在地方一級的決策過程中的參與和發言。在高風險地區,基于社區的包容性發展(CBID)計劃包括針對自然災害和人為災難襲擊時社區準備和抵御能力的活動。基于社區的包容性發展(CBID)增強并加強了早期的工作,稱為基于社區的康復(CBR),并鼓勵更具包容性、反應迅速和負責任的社區。
在基于社區的包容性發展(CBID)方面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良好的聲譽,數十年來在全球范圍內影響了包容性社區發展的演變。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基于社區的包容性發展(CBID)工作以殘疾人權利委員會的原則為指導。它認識到,建設強大的社區需要注重平等獲得優質服務和公民參與,以支持殘疾人、殘疾人的家庭和組織,并與之合作,以充分參與其社區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生活。因此,基于社區的包容性發展(CBID)是對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的包容世界愿景的重要貢獻,在這個世界中,所有殘疾人都享有人權并充分發揮其潛力。
3.包容性眼部健康殘疾人包容性發展(DID)
通過該計劃,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依靠其在減少可避免的視覺障礙和失明方面的長期專業知識而發展。確保永久受影響的人可以獲取支持和機會。
在世界上最貧窮的地方,仍有大量盲人和視力障礙者,無法獲得他們所需的支持。許多殘疾人和其他邊緣化人群無法獲得眼保健服務,并且某些服務無法實現有意義的終生改變。
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在2021年聯邦戰略提供的框架內制定了倡議計劃,助力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為殘疾人的生活和社區帶來變革的戰略目標,并實現以下三個相關的目標成果:(1)可避免的損害減少;(2)殘疾人有權行使其權利;(3)包容、復原力和公平的社區。
聯邦戰略強調了殘疾人包容性發展的重要性,它是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所有工作的一套價值觀和實用方法。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將殘疾人包容性發展(DID)視為推動活動和影響的關鍵要素。因此,它將確保所有其他計劃都將殘疾人包容性發展(DID)的思想,標準和方法納入其計劃中。因此,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已根據包容、全面和融合的原則,在穩健的技術領導和強大的證據基礎的支持下制定了“全民眼保健計劃”。
通過該計劃,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將在減少可避免的視覺障礙和失明的成功經驗和專業知識的基礎上,確保永久受影響的人們能夠獲得支持和機會。
包容性眼保健計劃中的工作定義
(1)包容性
確保社區所有成員(即包括視力障礙在內的所有殘疾群體的人以及其他邊緣化和社會排斥的人)都能獲得并歡迎他們的眼保健計劃;并積極確保有長期視力障礙的人有權獲得更廣泛的康復、健康、教育、生計和社會包容機會。
(2)綜合性
通過各級提高認識來促進健康的眼睛和行為;預防眼疾;療效干預(醫學、外科、光學);康復——獲得康復服務(基于社區的包容性發展——CBID、低視力、包容性教育、生計和社會包容)。
(3)一體化
意味著完成的工作完全是國家衛生系統和政策的一部分。
4.社區心理健康
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致力于挑戰可能導致精神健康問題的環境因素。它支持社區減少資源匱乏環境下的精神病患者的恥辱、排斥和參與障礙,并確保他們能夠獲得優質的服務。
患有社會心理障礙的人通常是“無形的”,獲得服務的機會有限,并被排除在全面參與社區生活之外。在發展中國家中尤其如此,在這些國家中,本來已經稀缺的資源通常沒有分配給精神衛生和支持服務。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和合作伙伴采用基于社區的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
CBM和社區心理健康
在世界上許多最貧窮的國家,建立信任措施都集中在工作上,這些國家的人民面臨著貧窮,失業,移民,健康和教育體系不佳的問題。所有這些增加了不良心理健康的風險。因此,CBM致力于解決這些環境因素,與社區合作以減少污名,排斥和參與障礙。CBM還可以在緊急情況下開展工作,通過心理健康和社會心理支持減少緊急事件對社區的影響,并增強社區的應變能力和對未來事件的準備。
建立有效的,適合當地文化的,基于社區的干預措施的強有力的證據基礎已經發展,CBM與包括政府在內的許多衛生服務提供者建立伙伴關系,以加強衛生系統,教育,社會保護和其他系統,以幫助人們獲得優質的護理并治療差距。 CBM和合作伙伴為WHO的mhGAP計劃和QualityRights Toolkit的開發和實地試驗作出了貢獻,該工具包可幫助當地參與者倡導并采取行動,使精神衛生服務更符合CRPD。社區精神衛生倡議以此為基礎。
5.人道主義援助
在沖突和災難中,殘疾人面臨的障礙大大加劇。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與合作伙伴合作,實施包容殘疾人的人道主義對策,以支持受人道主義危機影響的人,并積極影響更廣泛的人道主義界的工作。
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的人道主義活動旨在使殘疾人平等參與并積極參與其中,滿足特定需求,同時促進將其完全納入主流服務。他們與合作伙伴一起,開展針對具體情況的計劃,從包括殘疾在內的準備工作,到緊迫的救生需求,再到重建工作。
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的人道主義優先領域是:包容性糧食安全/基本需求援助;包容性保健服務;保護(殘疾主流化);包容性清洗服務。
上述服務包括醫療和康復服務、現金和代金券援助以及(非)食品的分發,殘疾人組織(OPD)的能力發展以及對殘疾人權利和需求的認識提高人道主義局勢以及無障礙供水點和衛生設施的建設和恢復。
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的目標是確保所有針對人道主義局勢以及恢復計劃和響應計劃,都包括但不限于殘疾人,其他高危社會成員及其家庭。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通過與當地合作伙伴以及國際人道主義組織的合作來做到這一點,這意味著可以利用當地的特定知識,同時,大規模的“主流”干預也將包括在內。這種戰略方法可確保不遺余力。
遍布全世界
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在最弱勢的社會中運作,無論種族,性別或宗教如何。力求:降低引起損害的疾病的患病率。盡量減少導致殘疾的條件。促進平等的機會,賦予經濟權力,生計安全,并使殘疾人充分融入社會的各個方面。
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活躍在世界各地。一方面,他們的工作由會員協會負責,另一方面,由他們的區域中心和國家辦事處負責。
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目前有10個會員協會,它們支持計劃并籌集資金,以建立我們在世界上最貧窮社區的合作伙伴的能力。克里斯朵夫國際防盲協會在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執行了改善殘疾人生活質量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