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萍
世界500強榜單上,中國上榜企業涉及紡織領域的有多少?11家!今年,恒力集團首次進入世界百強,列第67位;魏橋創業持續十年上榜;盛虹控股的排名一年上升超過百位。再看資本市場,今年上半年,從化纖原料、先進制造到時尚品牌,整個紡織服裝板塊表現亮眼。新鄉化纖凈利潤增長近25倍,安踏總市值達5000億港元左右,行業企業集約化發展加快,從國內品牌成長為國際品牌,時機日漸成熟。
從全球市場和資本市場反映出的這種認可,說明行業價值開始得到重新審視。的確,很多人都發現:紡織行業今年頻頻“出圈”。
年初的“新疆棉”事件,不僅激起了中國人的愛國熱情,更使得一大批國貨品牌連帶上游優秀的纖維面料企業“出圈”,與李寧、安踏和新疆棉一起成為了國潮代言。中國紡聯不僅代表行業發表了堅定支持新疆棉紡產業發展的聲明,還多次參與由政府組織的相關會議、提供決策支持,并借助國際紡聯等國際平臺,客觀反映現實,糾正謬誤、揭穿謊言,為行業爭取了國際社會更多的理解與支持。
央視在“十三五”成就巡禮中專題報道“中國紡織業穩步邁向高質量發展”,《經濟日報》推出建黨百年紡織服裝特刊,新華全媒首次聚焦紡織業,攝影記者帶上無人機、視頻拍攝團隊走進智能車間、綠色工廠,鏡頭掃過碳纖維、太空服、衛星翅膀,也掃過世界500強化纖企業、高精尖防疫抗病毒新品,生動反映了紡織行業從衣被天下到國防軍工、從交通運輸到醫療衛生,早已“上天入地”無所不在。
從建黨百年慶祝大會到東京奧運會入場式,紡織元素又一次次刷了屏:天安門廣場上三軍儀仗隊的新式禮賓服,青少年們清新活力的著裝,凸顯我奧運健兒高顏值的“開門紅”國潮禮服……每一次亮相都是國家實力和國民精神風貌的最直觀呈現!
更深入地看,產業集群作為中國紡織業發展的重要支撐,自2002年以來先后有200多個地方集群與中國紡聯建立試點共建關系。而縣城和鄉鎮又是紡織集群的重要載體,以集群發展推動縣域經濟崛起也是中國紡聯的工作重點。2020年,全國38個GDP過千億的縣城中有36個縣城將紡織服裝產業作為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如今,不僅像江西這樣的內陸省份將紡織服裝列為5000億元級重點發展產業、由副省長擔任產業鏈“鏈長”加以扶持,就連廣州這樣的沿海發達城市也將時尚產業列為8個萬億級產業鏈群之一予以重點打造。紡織服裝在富民、穩就業、促消費、時尚文化推進、服務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進程等多方面的作為,正得到越來越多認可。
“出圈”,其實意味著全社會對紡織行業的新認知。在“出圈”次數越來越多的當下,我們更要理性思考,全面提升。一個全新的行業形象,有賴于一代全新的紡織人,以全新的行業架構去講述全新的紡織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