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太在小區便道散步,4歲的圖圖騎行滑板車經過時,古老太摔倒在地。事后,經司法鑒定,古老太左下肢損傷為九級殘疾,古老太將圖圖及其母親訴至法院,要求賠償19萬元。
順義法院審理后認為,根據原告提交的監控錄像、現場照片、電話錄音及轉賬憑證,可以證明緩慢步行、年事已高的古老太與快速滑行的圖圖一前一后同向前行,圖圖外祖父王先生騎電動車追趕過來時古老太已倒地。綜合事發后王先生尋找物業、在旁看護,并協助醫護人員將古老太送醫救治,古老太之子李先生與圖圖家人協商醫療費用等事實,法院認為,古老太主張被圖圖撞倒并致傷的事實符合民事證據高度蓋然性的要求,據此,法院判令圖圖及其母親賠償古老太醫療費、護理費、殘疾賠償金等共計11萬余元。
法官提示,未成年人在公共場所玩耍時應有監護人陪同,并盡可能將孩子控制在自己的視線范圍之內。在公園、小區等人流量密集的地區,快速滑行滑板車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家長應當全面履行注意義務,及時制止孩子的危險行為。
相關鏈接
民法典相關規定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條 賓館、商場、銀行、車站、機場、體育場館、娛樂場所等經營場所、公共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組織者承擔補充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未成年人保護法相關規定
第六條 保護未成年人,是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以及其他成年人的共同責任。
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教育和幫助未成年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第十八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的家庭生活環境,及時排除引發觸電、燙傷、跌落等傷害的安全隱患;采取配備兒童安全座椅、教育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規則等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的傷害;提高戶外安全保護意識,避免未成年人發生溺水、動物傷害等事故。
(本版稿件綜合《法治日報》《法治周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