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就是要切實把學習收獲轉化為推動振興發展的工作能力、具體項目、實際成效,要抓住幾個關鍵詞,打一場“漂亮仗”。
信心。信心堪比黃金,自信最有力量。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給人最強烈的一個感受就是“信心”二字。回望過往的奮斗路,100年來開辟的偉大道路、創造的偉大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就,讓我們信心滿滿,壯懷激烈;眺望前方的奮進路,新的征程上旗幟高揚、藍圖宏偉、使命光榮,激勵著我們意氣風發,信心滿懷。譜寫好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遼寧篇章,信心是強大引擎。有習近平總書記親切關懷與擘畫,有中央政策支持和傾斜,有多年來全省上下努力所形成的較強支撐能力、積蓄的強勁發展勢能、具備的邁上高質量發展新臺階的有利條件,我們必須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努力推動形成營商環境好、創新能力強、區域格局優、生態環境美、開放活力足、幸福指數高的振興發展新局面。
賡續。百年史詩,精神為源。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啟示我們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汲取奮進力量。遼寧的紅色資源遍布城鄉,精神財富代代相傳:抗日戰爭留下的印記,砥礪我們增強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解放戰爭留下的傳奇,激勵我們增強勢如破竹開新局的勇氣;抗美援朝留下的凱歌,鼓舞我們弘揚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雷鋒留下的足跡,鞭策我們保持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推動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突破,關鍵就是要有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強大精神,崇尚實干、狠抓落實,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
斗爭。斗爭是共產黨人的哲學。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發出號召:“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是攻堅戰、持久戰,唯有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逢山開道、遇水架橋,才能贏得勝利。因此,必須強化“問題就在眼前、斗爭就在身邊”意識,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注重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斗爭,不斷提高依法破解難題、化解矛盾、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要與突出問題斗,聚焦體制機制、經濟結構、開放合作、思想觀念等短板,集中發力;與風險挑戰斗,統籌好發展和安全;與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斗,克服精神懈怠,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自身硬”換來“事業成”。
創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總結新時代取得偉大成就的原因,其中一條就是“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老工業基地之所以“老”,創新不足是主要因素;老工業基地實現“鳳凰涅槃”,自主創新是關鍵一招。傳統產業如何轉舊為新?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如何齊頭并進?振興發展新動能如何聚木成林?我們或許有可以借鑒的經驗,但卻沒有可以亦步亦趨重復走的路,需要敢于“大膽闖”,善于“向前看”,開拓新思路,實施新舉措。只要符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提出的五個“有利于”,敢動改革的刀、敢點創新的火,真正讓創新成為黨員干部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則從“新”出發,必開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