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正巖 宋志娟 李明軍 李前進



蘋果早期落葉病主要危害葉片,葉片被侵染后大量脫落,嚴重削弱樹勢,影響果實品質,降低經濟效益,因此需要果農在蘋果樹生長發育早期及時進行防治。早期落葉病的原因有很多,當年多雨高溫的氣候條件、果樹自身抗病性弱、果園清理不及時等都會造成蘋果早期落葉病。蘋果早期落葉病主要包括褐斑病、炭疽病、斑點落葉病。以洛川縣鳳棲鎮橋西村的果園為例,針對當地病害癥狀、發病盛期時間、發病原因以及病害防治方法進行總結,以供果農參考。
1 病害名稱
1.1 褐斑病
褐斑病主要危害果樹葉片,發病癥狀是整個病斑中部呈褐色,邊緣有不整齊綠色暈圈,病斑上有分布不均的小黑點,整個葉片大面積變黃,病葉極易脫落(圖1)。褐斑病前期病斑呈輪紋型,后期病斑的發展可分為3種類型[1]。一是同心輪紋型,病斑圓形或近圓形,病斑中心呈褐色外圍有綠色暈圈,病斑上有小黑點排成同心輪紋狀,葉片大面積變黃。二是針芒型,病斑小,數量多,呈針芒狀向四周放射,沒有明顯邊緣,病部周圍保持綠色,其他未被侵染的部分發黃。三是混合型,病斑很大,近圓形或不規則形,中部有小黑點,與同心輪紋型相似,擴展方式與針芒型相似,外圍呈針芒狀放射。
1.2 炭疽病
炭疽病葉片染病時(圖2),癥狀是葉片上有褐色或黑色病斑,病斑形狀無規則,外圍有黑色暈圈,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病斑擴展迅速,整個葉片變黑直到焦枯脫落,并且炭疽病對新老葉片均具有傳染性。發病初期的新病斑無小黑點,后期老病斑可產生為數不多的幾個小黑點,明顯區別于褐斑病。炭疽病可以侵害果實,在果面形成直徑1~3毫米的褐色圓形病斑,病斑凹陷外圍有紅色暈圈。發病嚴重時,病斑可以布滿整個果面。
1.3 斑點落葉病
斑點落葉病初期葉片出現黑色壞死病斑,病斑邊緣模糊(圖3),在高溫高濕的情況下,擴展很快,甚至整個葉片變黑,一般條件,整個葉片失綠發黃,最后脫落。病斑中心通常有一深色小黑點或多個呈輪紋狀排列的小點,潮濕時,會萌發孢子,長出黑色霉狀物。一般一個葉片上有10~20個病斑,病斑易破裂形成穿孔。經常發生在20天左右的新生葉片上。
2 區分病害
2.1 褐斑病與炭疽病的區別
褐斑病新梢葉片幾乎不發病,但炭疽病可以危害新梢葉片,褐斑病病部可以看到有小黑點,但炭疽病病部一般沒有小黑點,因為褐斑病病菌靠生成菌絲使葉片焦枯,而炭疽病病菌產生的毒素傷害葉片健康組織使葉片變得焦枯。
2.2 褐斑病與斑點落葉病的區別
斑點落葉病多發生在新梢葉片,老葉片一般不會遭受侵染,并且褐斑病在中后期在病部周圍會出現綠色暈圈,葉片剩余部分大面積發黃,但是斑點落葉病一般病斑較多,易破裂形成穿孔,后期全葉發黃脫落。
3 發病原因
3.1 高溫降雨
與當年的高溫以及降雨量大有很大聯系。
3.2 修剪不當
不當的整形修剪會影響果樹內部通風、透氣、光照,樹體郁閉為病害的發生創造了條件。
3.3 防治不及時
果農在果樹發病之前或者發病初期沒能及時進行防治,當病害大面積發生時才對果樹進行噴藥,此時早已錯過防治的最佳時期,即使噴藥效果也不顯著。蘋果早期落葉病都有一定的潛伏期,如果能夠在潛伏期內進行治療,則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一旦過了潛伏期,會大量發病,尤其會在7、8、9月集中發病。
3.4 施肥不均衡
對果樹的施肥不均衡,忽略有機肥及其他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加,導致果樹微量元素失調,長勢偏弱,抗病性差。
4 蘋果早期落葉病的發病時間
早期落葉病菌以菌絲形態在染病的落葉、枝條的病斑等部位越冬,第二年春季蘋果展葉期開始產生大量的孢子,借助氣流、雨水傳播,進行初次侵染;高溫、高濕、多雨、多霧是加劇病害流行的關鍵因素,特別是當氣溫超過28 ℃時,若此時降雨較多,則為病菌的擴散蔓延創造了良好條件,因此降雨早、降雨量多的年份,發病早且嚴重。
早期落葉病的發病初期在5月,7—8月為發病高峰期,直至葉片全部掉落,停止擴展。整個發病過程非常迅速,果農一定要做好前期的防治[2]。
5 防治方法
5.1 農業防治
5.1.1 及時清園,預防病菌越冬 蘋果早期落葉病是真菌病害,病菌以菌絲體、菌絲、分生孢子等形態在落葉中越冬,借助氣流、雨水進行傳播,因此在初冬落葉后和初春修剪結束后,要及時徹底清掃果園的落葉,仔細分辨落葉上是否存在病斑,若是落葉存在病斑應及時清理出果園,不可將落葉深翻于地下。
5.1.2 注意施肥、修剪,增強樹勢 早施基肥,最好在采后、未落葉時施基肥,在果實膨大期及時追肥,注意有機肥和復合肥的施用,同時注意葉面噴肥,以氨基酸有機肥、磷酸二氫鉀為主;增強果園通風透光,防止果園郁閉,在夏季修剪時剪除背上枝、徒長枝、過密枝、強旺競爭枝、病蟲枝,并且重視冬季修剪,防止枝干被病菌侵染[3]。
5.2 化學防治
5.2.1 褐斑病的化學防治 褐斑病要在雨季開始前用藥,每隔10~15天噴藥1次。雨前使用保護性殺菌劑,雨后使用內吸治療劑。降雨頻繁,應適當增加噴藥次數。5月中下旬至6月底的初侵染期和7月發病高峰期是兩個關鍵期,在兩個關鍵防治期內至少保證2次用藥[4]。波爾多液黏附性強、耐雨水沖刷、持效期長,是雨季防治褐斑病的首選保護劑,其次是銅制劑、代森錳鋅等,但噴施藥劑時尤其要注意施用時間。戊唑醇、氟硅唑、丙環唑、苯醚甲環唑對褐斑病有特效,在病菌侵染后的3周內使用都會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噴藥時注意把藥劑均勻噴施在新梢、枝干、葉片上。
5.2.2 炭疽病的化學防治 炭疽病的潛育期很短,病菌侵染后難以采用化學方法控制。生產中主要采用以化學保護為主,同時輔以清除初侵染菌源等農業防治措施?;瘜W保護從雨季前開始,保證每次持續陰雨期間葉片和果實上都有足夠濃度的藥劑保護,方能有效控制病害。波爾多液對此病有明顯效果。
5.2.3 斑點落葉病的化學防治 斑點落葉病因為主要危害蘋果新梢葉片,所以在春季萌芽前全樹噴施高濃度的波爾多液,能鏟除部分在枝干上越冬的病菌。并且在春梢和秋梢的旺長期,特別是在降雨前各噴藥1~2次,能有效控制斑點落葉病的危害,代森錳鋅等保護性殺菌劑與多抗霉素、異菌脲、多抗·丙森鋅、多抗·中生菌、多抗·吡唑酯等治療性殺菌劑混合噴霧,或者錳鋅·異菌脲、苯甲·錳鋅等混劑進行噴霧,對于斑點落葉病均有效果,噴藥間隔期15天左右。
有試驗表明施用40%咪銅·氟環唑懸浮劑對防治蘋果褐斑病和炭疽葉枯病具有較好的效果,在雨季開始前施用,適合稀釋倍數為2500倍,褐斑病用藥間隔為15~20天,炭疽病用藥間隔為7~10天,連續噴施藥劑2~3次,防治蘋果炭疽葉枯病以預防為主,注意不同藥劑輪換使用[5]。
另外,波爾多液只是一種預防藥劑,所以要在果樹發病前噴施才有顯著效果,同時注意噴施時間以及使用方法,切記不要與其他藥劑混噴,噴施時最好現配,并充分攪拌,均勻噴施藥劑,確保果樹新梢、枝干、葉片充分著藥,在果樹幼果期避免噴施波爾多液,防止果銹的生成。
參 考 文 獻
[1]? 程守云,周吉生,周中磊,等.蘋果樹早期落葉病綜合防治技術[J].山西果樹,2019(5):80-82.
[2]? 李青梅,岳德成,姜延軍,等.平涼地區蘋果早期落葉病的發生與防治[J].安徽農學通報,2020,26(13):114-116.
[3]? 魏小娟.蘋果樹早期落葉病綜合防治技術[J].農村實用技術,2020(1):63-64.
[4]? 趙婭亞,王旭霞,謝超杰.2018年蘋果樹早期落葉發生嚴重的原因及對策[J].山西果樹,2019(6):60-61.
[5]? 張武云,賀春娟,李天嬌,等.40%咪銅·氟環唑懸浮劑對蘋果早期落葉病田間防治效果[J].中國農技推廣,2020,36(7):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