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平
兩個竊賊盯上了一個農夫。農夫每天用驢馱一些蔬菜之類的農產品,去市場出售,早出晚歸。這天,他在賣完農產品后,習慣性地用一根長長的繩子,頭也不回地牽著驢回家時,兩個竊賊輕手輕腳地趕到他的后面。一個竊賊從驢背上把裝蔬菜的空框拿下,背到自己肩上,然后解下拴在驢脖子上的繩子,套上自己的脖子,跟著農夫繼續前行;另一個抓著驢耳朵,把驢子牽走了。
農夫快要到家時,回過頭來,看到自己牽著的,竟然是一個人,大聲喝問:你是誰?這廝不慌不忙地說:我是你的驢子,你聽我說——我是一個很不孝的兒子,對母親經常粗口相爆,甚至拳腳相加。母親盛怒之下,乞求上帝懲罰我,讓我變成一頭驢。沒想到上帝真的答應了她的祈求,這可苦了我。后來我媽良心發現,覺得對我的懲罰太重,又祈求上帝,讓我還變成人。感謝慈悲的上帝,今天他終于讓我又變回來了?!蚀鹊闹魅?,現在你能放我回去嗎?農夫驚訝不已,無奈地嘆了一口氣,從“驢子變回的”人脖子上拿下套著的繩子,揮揮手,讓他走了。
一個盜竊團伙盯上了某居民區的一對退休夫婦。這對夫婦剛退休不久,除了周六和他們不住在一起的兒子一家過來看看,平時基本沒有人來客往。獨門獨院的小別墅,高檔汽車,一看便知道屬于不缺錢的主兒。某日,老夫婦正在家里看電視,門鈴響了。出來一看,來人自稱社區工作人員,送來兩張電影票,說他們是被搖號抽出的幸運住戶,所以,得享饋贈。第二天傍晚,老兩口早早吃過晚飯,按時去了電影院,看完電影高高興興地回來,卻發現門被撬了,家里被翻騰得亂七八糟,能夠看得上、方便帶走的財物,均被洗劫一空。哪里是送電影票,明擺著的調虎離山。
這兩個失竊事件,一個是《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一個是前幾天在微信圈里看到的坊間見聞。前者作為一種藝術刻畫,竊賊狡猾邪惡,農夫善良輕信,情節離奇夸張到令人難以置信。后者則似乎可以作為一個現代版的生活原型,為前者提供現實的印證。
農夫失驢,老人失財,與其說是竊賊狡猾,不如說是他們自己過于輕信。農夫如果不被“人驢互變”的鬼話蒙騙,哪里會輕易放走竊賊?老人如果能對“天上掉下的餡餅”多提幾個疑問,哪里會給竊賊以入室之便?失竊之因,首在輕信,輕信,于是受騙,受騙,于是被竊。
還有一類財物的損失,貌似與偷或被竊無關。好友聆聆的爸爸媽媽,一對八十大幾的耄耋老人,其中一位還是小學教師退休。二老一次能購回上萬塊錢的保健品,吃不完就扔,扔了再買。聆聆說,這些保健品的功用多有疑惑,勸他們不要再買、至少等吃完了再買這些東西。老人當時答應,但過后一有熱心“朋友”上門或電話兜售,依舊花上萬元照買不誤,吃不完再扔?;伟l展的保健品市場,其服務對象,基本上都是聆聆爸媽這樣的老人。
那個偷驢故事的結尾:后來農夫來到市場,準備重新買一頭驢子做生意。突然,他看到了自己那頭驢子。他走過去,拍拍,說:“是回家后又打罵母親,上帝讓你又變回去了吧?哼,滾遠點,我再也不會上當買你這人變的畜生了?!辈灰@個可憐的農夫,在生活中,一而再,再而三地上當受騙的善良之輩,實在不乏其人。
竊之高手,騙之巧舌,既竊且騙,防不勝防。防竊容易防騙難。防騙之迫,甚于防竊。防竊,請自防騙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