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縣官處理政事全以《論語》為依據(jù)。他說:“半部《論語》治天下,何況我有整整一部,沒有什么案子是辦不了的!”
早上,縣官審理兩個犯人。
第一個人偷了一只小雞,他一翻《論語》就宣判:“今日黃昏時將此人處死!”旁邊一位幕僚暗暗對他說判得太重了,縣官瞪大眼睛嚷道:“不重!《論語》上說‘朝聞盜,夕死可矣。早上捉到盜賊,黃昏便要處死!”其實原句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彼粌H看錯了字,還把意思也搞錯了。
第二個是殺人慣犯,他認為自己必死無疑。誰知縣官得知他的父親也是殺人犯,三年前已被斬首后,竟然馬上對他下拜,并連聲說:“《論語》說,‘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你父親死了三年你還不改父業(yè),可算是大孝子!”隨即竟然立即將他釋放了!
不好!大腦塞車了!
1.什么東西每個人都有,雖是身外之物但不能交換?
2.做什么事要從頭來?
聰明人從不偷看答案!
1.姓名。2.理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