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茜

原本屬于偶像團體的“團綜”,如今被喜劇廠牌玩出了新花樣。
去年德云社推出團綜《德云斗笑社》,玩的是內部員工任務淘汰賽,今年節目第二季即將在騰訊視頻“開斗”;遼寧民間藝術團的《象牙山愛逗團》是城市旅游真人秀,目前正在優酷熱播;另一知名喜劇廠牌開心麻花也不甘落后,打算讓沈騰、馬麗、常遠等廠牌元老組團,于今年底推出一檔《麻花特開心》。今年的“團綜”市場上,三大喜劇廠牌齊聚。
團綜源自日韓,是一種藝人團體專屬的綜藝節目,以團體成員的日常生活及旅行、活動為主,原本是由偶像經紀公司自產并拍給飯圈粉絲看的功能性綜藝。眼下,頭部喜劇廠牌的團綜“內卷”,或讓喜劇節目打開新的局面。
喜劇廠牌的入局能夠激活團綜賽道嗎?喜劇團綜能夠締造新的綜藝風口嗎?從已播出的《德云斗笑社》《象牙山愛逗團》來看,市場熱度雖談不上驚艷,但背后的行業趨勢仍然值得研究探討。
喜劇“團綜”為市場注入活力
國內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喜劇廠牌團綜當屬《德云斗笑社》。該節目2020年在騰訊視頻播出,由郭德綱、于謙坐鎮,岳云鵬、欒云平、朱云峰、孟鶴堂、張鶴倫、秦霄賢等德云社相聲演員擔任嘉賓,以選拔“新德云一哥”為線索,每期挑戰一個任務,并圍繞著任務創作一段新相聲,定期末位淘汰。說學逗唱的相聲表演、師兄弟們“坑蒙拐騙”的情誼和樂趣,是節目的特色。
節目由打造了《極限挑戰》前四季的嚴敏擔任總導演,再加上這是去年疫情過后德云社演員的首次集中亮相,《德云斗笑社》甫一開播就獲得了較高關注度。一季下來,節目雖然沒能成為當年的“爆款”,但口碑和熱度都不錯。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節目總播放量14億,豆瓣評分7.4。《德云斗笑社》第二季正在錄制中,有望近期開播。
德云社之后,遼寧民間藝術團的團綜《象牙山愛逗團》緊隨而至。今年6月在優酷播出的《象牙山愛逗團》是一檔喜劇人城市旅游真人秀,也是遼寧民間藝術團首檔真人秀綜藝。節目是由宋小寶發起的一場團建,他帶領宋曉峰、文松、楊樹林、田娃、周云鵬前往上海、杭州、海南、重慶、成都等地,“旅游采風”并“職業體驗”。整體來看,節目采用觀眾熟悉的戶外真人秀玩法,在每期大主題下設置不同的任務挑戰,以完成一個終極任務為出口。
與德云社不同,遼寧民間藝術團是個帶有濃厚地域特色的廠牌,從節目所設計的一路南下的路線,也不難看出其想要吸收非本土觀眾的決心。節目中,東北喜劇專業出身的演員們,語言風趣幽默,自帶笑點,是最吸引觀眾的特色。另一知名喜劇廠牌開心麻花,預計在今年底推出團綜《麻花特開心》,廠牌核心演員沈騰、馬麗、常遠、艾倫等均將加盟。該節目官宣的信息并不多,《綜藝報》記者日前采訪了開心麻花團綜負責人曾天。她介紹,《麻花特開心》是一檔戶外真人秀,常駐嘉賓將在完成各種任務的過程中,證明其自編自導自演的編創能力,進而爭取拍攝短片的機會。“節目有競爭但沒有淘汰,”常駐嘉賓將采用新舊混搭模式,除了觀眾熟悉的沈騰、馬麗等,還會有開心麻花旗下一些資深演員參與。
節目最大的亮點是沈騰、馬麗與開心麻花其他演員的互動。“經過多年相處,他們不僅是同事,更像是兄弟姐妹。聚在一起做一檔團綜,他們呈現出來的情感也會與眾不同?!痹焱嘎?,節目還會產出很多有趣的短片,“這些短片既不是短視頻段子,也不是十幾分鐘的微電影。節目想用這些短片,展現喜劇演員塑造人物及講故事的能力。這在現有的團綜形式里,算是一個創新亮點?!?/p>
喜劇遭遇創新瓶頸“團綜”成突破口
對于相聲、小品、舞臺劇等喜劇行業來說,原本現場演出才是主流,線上綜藝起到的是推廣、引流的作用。但在去年初,受疫情影響,戲園、劇場、大舞臺等傳統的喜劇表演場所無法正常開門納客,這給以門票收入為主要經濟來源的喜劇團體帶來了一定的生存壓力。就連郭德綱也多次表示,不看好線下劇場的前景。轉戰互聯網平臺破局,成了喜劇團體的共同選擇。
此外,喜劇節目還面臨著創新難題。喜劇一直是綜藝市場上的重要題材,電視時代,春晚上的相聲小品為幾代人留下了許多金句與名場面。2015年,衛視節目《歡樂喜劇人》熱播,綜藝市場開始對德云社、趙家班、開心麻花等成熟喜劇廠牌進行新一輪開采。與此同時,視頻網站開始大舉投入自制綜藝,喜劇內容成為重要賽道。如今,距離《歡樂喜劇人》誕生已過去6年多,在其之后的喜劇節目多采用喜劇人競演的形式,且局限于演播室場景,形態嚴重老化。持續性的競演也是對喜劇人創作能力的消耗,觀眾和喜劇人都迫切需要新形式來打破僵局。
正如《象牙山愛逗團》總導演阿蘇所說:“一方面,舞臺喜劇逐漸進入形式單一、笑點雷同的創新瓶頸;另一方面,綜藝市場在招商壓力下陷入唯流量論的競爭,大牌演員、歌手與流量偶像頻繁出現在綜藝中,難免讓觀眾產生審美疲勞。”而做《象牙山愛逗團》,是中國喜劇人的另一次嘗試:讓走出舞臺的喜劇人進入戶外場景,通過游戲、職業體驗、生活實踐等環節,為觀眾傳遞歡樂。
在喜劇團綜風潮的興起背后,還有平臺對喜劇節目IP的布局。以《德云斗笑社》為例,該節目是騰訊視頻和德云社雙方所共同做出的一次全新嘗試,也是騰訊視頻“喜劇節目IP”概念的實踐。企鵝影視天馬工作室總監、《德云斗笑社》節目監制李笑表示,“創意的界限,可以寬泛一點,更有空間一點?!逼脚_根據喜劇廠牌的特點和表現形式,正嘗試深耕和創新出別具一格的喜劇形態,不斷開拓喜劇賽道的長度和寬度。
此外,騰訊視頻還曾提出“新秀戰略”,即通過多元的綜藝IP及運營策略,為平臺乃至全行業選拔培養優質藝人,令綜藝市場有更多選擇。騰訊視頻副總裁、企鵝影視高級副總裁馬延琨表示,要將新秀戰略升級至多元藝人形態的2.0版本。從《德云斗笑社》乃至后續表現看,這次升級顯然是成功的。
團綜為喜劇人提供更多通道
喜劇團綜興起的另一大原因,在于喜劇廠牌的“推新”。與團綜誕生之初,為偶像團體“固粉”不同,喜劇廠牌打造團綜多以廠牌本身和頭部藝人吸引眼球,同時帶出更多新人。綜藝有一個眾所周知的屬性——周期短,曝光度大。團綜帶來的影響力可能比線下的演出、宣傳更大。無論是師傅推徒弟,還是前輩推后輩,最終都能兩全其美,還盡可能減少其他喜劇作品產出的壓力,觀眾也收獲了新的觀看體驗。比如《象牙山愛逗團》剛一出場,宋小寶便在節目上表示,“師兄弟們身上都有獨到的特點,希望通過這次團綜,讓更多觀眾熟知他們?!?/p>
開心麻花團綜負責人曾天也表示,開心麻花深耕線下劇場演出多年,擁有很多優秀的簽約演員,其中一些演員從劇場舞臺走上了大銀幕、小熒屏,“制作《麻花特開心》,首先是輸出廠牌對喜劇的理解,也給演員們提供一條通道,來證明自己影視化的能力。”曾天介紹,目前開心麻花簽約演員三百多人,隨著簽約演員人數越來越多,類型越來越多元,開心麻花也在不斷完善自己的業務線,讓演員有不同的出口,“試水團綜是業務線和演員互為出口的過程,是內部發展的需求,而不是盲目跟風?!?/p>
可見,喜劇團綜的出現,在為喜劇廠牌提供內部喜劇人才選拔和輸送通道的同時,已成為喜劇廠牌進行業務拓展,或者說是完善自身內容矩陣的一個重要方向。
另外,近年來喜劇人的偶像化、觀眾的飯圈化,也是各大廠牌“押注”團綜的一個因素。德云社的粉絲“德云女孩”在行業內頗負盛名,以郭麒麟、張云雷、秦霄賢為代表的相聲演員有著龐大的粉絲群體。當喜劇人成了偶像,為其打造一個團綜便是水到渠成之舉。有德云社團粉在前,相聲演員們又各自圈粉,《德云斗笑社》播出期間熱搜話題不斷,各成員粉絲數量激增,演員知名度成功提升,德云社的商業運作也再上臺階。
新賽道締造新風口
“喜劇行業一直以來都是核心業務變動不大、經營方式多變的行業。核心業務的穩定性可以幫助喜劇人、喜劇團體迅速接納傳媒業的新形態,形成喜劇+N的經營模式。可以預見,這種互聯網思維主導下的喜劇新業態,未來將會深深影響傳統喜劇行業的方方面面,為喜劇行業帶來更多發展新機遇?!鄙綎|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臧麗娜表示。
但喜劇團綜在迎來新風口的同時,也存在創作中的難題,尤其是對于審美疲勞的喜劇觀眾來講,如何讓他們感受到屬于團綜的新鮮感與沖擊力,需要創作者更多巧思。
相比偶像團綜展現出的圈層屬性和對粉絲經濟的依賴,喜劇團綜起點更高。其一,喜劇人天然與綜藝屬性相契合,綜藝市場對喜劇人的追捧更是由來已久。其二,雖然以團綜進行定義,但其本質上是喜劇綜藝的一種更年輕化的表達,再加上德云社、趙家班、開心麻花等喜劇廠牌長久以來積攢的觀眾基礎,也決定了它的市場受眾群體較之其他品類更為廣泛,粉絲忠誠度也更高。隨著市場對喜劇團綜的期待值不斷拉高,觀眾審視的目光也更加嚴苛。因此,內容特色成為喜劇團綜的靈魂,若不能展現喜劇人有趣靈魂的碰撞、臺前幕后的行業傳承、同門之誼等,就很難戳中觀眾。這也是目前一些團綜缺少社會話題,未能破圈走向大眾的重要因素。
曾天則認為,喜劇廠牌涉足團綜,一大難點是創作從虛構類向非虛構類跨界,“另外,壓力還來自于觀眾的期待值和節目編創,創作對演員來說永遠都有壓力。”需要從業者不斷摸索。
此外,平衡“娛樂性”與“專業性”對喜劇團綜來說,尤為重要。郭德綱也曾多次在采訪中提及,一個普通的代言就抵得上小劇場一年的收入,但德云社仍然不能離開劇場。因為劇場對于鍛煉演員隊伍很重要,所有的大演員都是從小劇場出來的。喜劇演員靠業務能力安身立命,如果只在節目中插科打諢、游戲打鬧,把“立身之本”弄丟了,則是得不償失。
創作者還需要掌握好流量與內容質量之間的平衡。對于喜劇團體來說,即使積極嘗試互聯網思維下的全新模式,也須做好線上線下聯動,堅持內容至上的創作原則。喜劇團綜的出現是一次大膽嘗新,雖然距破圈之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第一步已經邁出,后續仍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