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懷元,董曉麗,侯永勝,董云雷,崔 康
(1.山西天海泵業(yè)有限公司,山西 運城 044001; 2.北京機科國創(chuàng)輕量化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3;3.中國農業(yè)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北京 100083)
泵是把原動機的機械能轉換成所抽液體能量的機械,廣泛應用于國民生產各個領域[1]。經過70多年的發(fā)展,我國在農用泵領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基本覆蓋了灌溉、植保、施肥等作業(yè)領域,但與發(fā)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主要體現(xiàn)在產品可靠性差、產品規(guī)格少、集成控制功能不夠完善等方面。目前在我國農業(yè)領域,灌溉提水用泵保有量最多,水肥一體化用泵次之,植保用泵最少,本文介紹了這3個領域農業(yè)用泵的發(fā)展情況及趨勢。
根據2019年全國水利發(fā)展統(tǒng)計年報的數(shù)據,全國已累計建成日取水≥20 m3的供水機電井或內徑≥200 mm的灌溉機電井共511.7萬眼。全國建成各類裝機流量≥1 m3/s或裝機功率50 kW及以上的泵站96 830處,其中大型泵站383處,中型泵站4 330處,小型泵站92 117處。常用于農田灌溉的水泵包括自吸泵、軸流泵、混流泵、斜流泵、貫流泵和潛水電泵等。
自吸泵是最早應用于農業(yè)灌溉的泵型。20世紀80年代,市場要求自吸泵質量小、作業(yè)靈活、動力配套方便,因此生產企業(yè)選擇2.2~8.8 kW拖拉機或柴油機配套開發(fā)產品;2000年左右,為配套大噴槍的使用和移動作業(yè)需求,生產企業(yè)選擇18.4、29.4、47.8和58.8 kW拖拉機動力進行配套產品開發(fā)。目前,已形成與汽油機、電動機、柴油機配套的農業(yè)常用自吸泵系列產品(圖1a)。由于受用戶群體經濟條件的限制,這些產品售價偏低、制造工藝落后、關鍵部件質量較差,造成產品總體質量落后。隨著國家“節(jié)水增糧”“高標準農田建設”等一系列農業(yè)基礎建設項目實施,以及農田電網日益完善,與電動機配套、流量覆蓋面較寬的系列化立式自吸泵產品(圖1b)逐漸進入農田灌溉領域。自吸泵與立式自吸泵的主要參數(shù)如表1所示。自吸泵的優(yōu)點是省去每次啟泵灌水環(huán)節(jié),缺點是比同類型的離心泵效率偏低,主要生產企業(yè)分布在江蘇、浙江等地。

圖1 自吸泵Fig.1 Self-priming pump

表1 自吸泵主要技術參數(shù)
20世紀80年代,研制成功JC系列長軸深井泵(圖2a),該類泵是以地面上的柴油機或電動機為動力源,經變速箱變速、換向,驅動長軸帶動水泵旋轉實現(xiàn)提水功能。長軸深井泵對井壁的直線度要求較高,主要用于提取≤150 m深的地下水。之后,隨著電機防漏電技術的不斷成熟,以及中國農業(yè)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對其水力模型和結構進行優(yōu)化,井用潛水電泵(圖2b)及配套潛水電機研制成功。井用潛水電泵以流量大、揚程高、效率高、傳動簡單、對井壁直線度要求低和易于維護等優(yōu)點,成功取代長軸深井泵,成為農業(yè)灌溉提水的主力產品。

圖2 長軸深井泵和井用潛水電泵Fig.2 Long shaft deep well pump and submersible pump for well
井用潛水泵按部件材質分為鑄鐵、不銹鋼兩種類型,不銹鋼多用于井徑<200 mm的產品。按潛水電機冷卻介質分為充水式、充油式、屏蔽式和干式等,充水式潛水電機在農業(yè)上應用廣泛。目前,全國有近1 000家企業(yè)生產井用潛水電泵,年產量200萬~300萬臺,共計1 130個規(guī)格,機座號小到75 mm,大到1 000 mm,最高揚程達1 000 m,最大流量達1 450 m3/h,還向海外大量出口。生產企業(yè)主要分布在浙江、遼寧、山東、山西和河北。
泵站主要承擔提排與自排、提灌與自灌、提水與蓄水相結合的綜合灌排功能。泵站設計依據泵站設計規(guī)范(GB 50265)、泵站更新改造技術規(guī)范(GB/T 50510)、潛水泵站技術規(guī)范(SL 584)、小型排灌泵站更新改造技術規(guī)范(DB34/T 2389)開展相關設計規(guī)劃工作,所選擇水泵應具有效率高、流量大、揚程低等特點,常選擇混流泵和軸流泵,以及衍生出的其他泵型(圖3)。其中,混流泵采用雙吸結構用于增大流量;采用中開形式,便于維護。另外,將混流泵和軸流泵與潛水電機相結合,形成用于河流、大壩提水的新產品,主要包括濕式全貫流潛水電泵和斜拉式雙速潛水電泵。

圖3 大中型泵站常用泵Fig.3 Common pumps in large and medium-sized pump stations
(1)濕式全貫流潛水電泵(圖4),最大流量20 m3/s,最大揚程15 m,在廣西和福建推廣應用。

圖4 濕式全貫流潛水電泵Fig.4 Wet full tubular submersible pump
(2)斜拉式雙速潛水電泵(圖5),由潛水電泵、井筒裝置、導流管、自動耦合裝置和車輪部件組成,載泵滑車通過斜坡軌道滑入水中,與出水管自動耦合、密封,實現(xiàn)快速供水,泵流量0.84~1.70 m3/s,揚程13~37 m,轉速包括740和590 r/min兩種規(guī)格,配套功率300~600 kW,在內蒙古巴彥淖爾河區(qū)古城鄉(xiāng)、陜西涇惠渠三原西郊水庫泵站推廣應用[2]。

圖5 斜拉式雙速潛水電泵Fig.5 Cable stayed two speed submersible pump
這些新產品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建設工期短和投資小等優(yōu)點,成為近幾年泵站水泵選型的熱點。生產企業(yè)主要分布在江蘇、湖南、湖北、浙江和福建。大中型泵站常用泵主要技術參數(shù)如表2所示。

表2 大中型泵站常用泵主要技術參數(shù)
一體化泵站是將水泵、動力裝置、啟動柜、自耦裝置、閥門、攔污清污裝置、控制系統(tǒng)和服務平臺等,在出廠前全部或部分集成在底座平臺或容器內,有效提高首部裝配精度及運行可靠性,減少現(xiàn)場工作量,縮短施工工期。一體化離心泵站如圖6所示。圍繞一體化泵站,制定了一體化預制泵站(DB37/T 2855)、一體化智能泵站應用技術規(guī)范(DB32/T 3390)、輸水用中小型一體化泵站(T/CAQI 57)等一系列標準。移動泵站是一體化泵站的一種類型,即將水泵、動力裝置、啟動柜等集成在一個具有移動功能的平臺上,實現(xiàn)移動作業(yè)的目的。農用移動泵站分為以拖拉機為動力的移動泵站(圖7)和箱式移動泵站(圖8)兩種。對于地塊分散、水資源豐富地區(qū),小型移動泵站結合定位、信息化、遠程控制技術及灌溉制度,實現(xiàn)灌溉作業(yè)遠程優(yōu)化調度,提高設備利用率,降低初期固定資產投資,提升應對突發(fā)災害中給排水需求的能力。

圖6 一體化離心泵站Fig.6 Integrated centrifugal pump station

圖7 以拖拉機為動力的移動泵站Fig.7 Mobile pump station powered by tractor

圖8 箱式移動泵站Fig.8 Box type mobile pump station
未來,隨著人力成本不斷上升,一體化泵站和移動泵站將在灌溉提水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生產企業(yè)主要分布在江蘇、天津、湖南、山西和河北等地區(qū)。
小型潛水電泵(圖9)主要指功率<22 kW,流量1.5~250 m3/h,揚程3~130 m的潛水泵,具有質量小、作業(yè)靈活等特點,主要用于地表微小規(guī)模提水,單獨使用或與移動平臺組成小型移動泵站。生產企業(yè)主要分布在浙江、廣東、遼寧、山東、山西和河北。

圖9 小型潛水泵Fig.9 Small submersible pump
水輪泵(圖10a)是利用高山地區(qū)水流水頭,通過轉輪將水流勢能轉換為動能,帶動水泵葉輪(圖10b)旋轉,實現(xiàn)山區(qū)提水灌溉的目的。近幾年,通過在轉輪軸上配套發(fā)電機組,實現(xiàn)灌溉和供電綜合利用功能,其應用領域正向泵站、水壩和有高程差河流等場景拓展,并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以水頭4 m,流速>7 m/s,裝機功率200 kW水輪泵為例,原始投資160萬元,建成后年發(fā)電收益為320萬元;或可驅動水輪(流量0.4 m3/s,揚程40 m),滿足266.7 hm2(4 000畝)灌溉面積用水需求。水輪泵主要在湖南、廣西、江西和廣東等地推廣應用。

圖10 水輪泵及其葉輪Fig.10 Turbine pump and Impeller
灌溉用泵將向大型化、高速化、機電一體化,以及泵產品成套化、標準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方向發(fā)展,不斷豐富品種、提高性能、延長壽命及提高可靠性。
統(tǒng)計顯示,2019年我國機動噴霧機保有量達621萬臺,其中自走式植保噴霧機僅21.82萬臺,超過9 500萬臺背負式噴霧器亟待更新。2020年,我國銷售植保噴霧機6.02萬臺、植保無人飛機1.53萬臺,無人機保有量達11萬臺左右。植保機械的發(fā)展,帶動植保用泵產業(yè)的提升。植保用泵一般分為兩類,一是電動背負式噴霧器和植保無人飛機用泵,二是自走式噴藥裝備用泵,其附加值較高。生產企業(yè)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和江蘇等地。植保用泵主要技術參數(shù)如表3所示。

表3 植保用泵主要技術參數(shù)
電動背負式噴霧器和植保無人飛機用泵要求質量小、價格低、工作壓力高,采用蓄電池供電。這種泵通常為直流小型隔膜電泵(圖11),電壓12 V,流量0.25~3.50 L/min,工作壓力0.5 MPa。泵體以工程塑料為主,核心工作部件為膜片,常用材料為特氟龍、山道橡膠和聚偏氟乙烯等,具有噪聲低、耐腐蝕、結構簡單和允許干運轉等優(yōu)點。

圖11 直流小型隔膜電泵Fig.11 DC small diaphragm pump
自走式噴藥裝備用泵(圖12)要求作業(yè)效率高、工作壓力高,一般采用專用動力匹配驅動。通常采用多缸柱塞泵,以汽油機或拖拉機為動力,通過帶傳動,流量0~50 L/min,工作壓力≤5 MPa。泵體以不銹鋼、黃銅或工程塑料為主,臥式結構。具有流量均勻、壓力脈動小、振動小和裝拆方便等優(yōu)點。

圖12 多缸柱塞植保泵Fig.12 Multi-cylinder plunger plant protection pump
背負式噴霧器及無人飛機用泵研究方向是進一步提高材料耐磨性、產品可靠性和流量穩(wěn)定性;自走式噴藥機用泵研究方向是通過三維受力分析,進一步提高柱塞耐磨性和密封性。
水肥一體化技術是將灌溉與施肥融為一體的農業(yè)新技術,具有肥效快、養(yǎng)分利用率高等優(yōu)點,施肥方式可分為按總量施肥和按比例施肥。按總量施肥裝置包括壓差式施肥罐、重力自壓式施肥裝置;按比例施肥裝置包括文丘里施肥器、注肥泵、全自動施肥機。其中,全自動施肥機配套施肥泵種類繁多,包括離心泵、潛水泵、隔膜泵、柱塞施肥泵、螺桿泵和比例施肥泵等。根據灌溉方式,水肥一體化作業(yè)分為兩大類:一是微灌系統(tǒng)多采用施肥機或離心泵;二是噴灌系統(tǒng)多采用柱塞式施肥泵和隔膜泵[3]。
目前,水肥一體化用泵尚無相關標準,主要是參考現(xiàn)行水泵標準體系。生產企業(yè)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北京、天津、浙江和云南等地。水肥一體化用泵主要有3種應用模式:泵前吸肥、比例施肥和定量供肥。
灌溉水泵工作時,在吸入口產生負壓,將水溶肥母液吸入葉輪內進行充分混合,通過管道輸送至作物指定部位,但準確性稍差。常使用離心泵、井用潛水電泵和小型潛水電泵。
利用主管路或旁通管路水力驅動,將水溶肥母液按一定比例吸入進行充分混合,通過管道輸送至作物指定部位,準確性較高。常使用噴射泵、比例施肥泵。
根據泵工作原理不同,定量供肥分為有差定量供肥和無差定量供肥。
(1)有差定量供肥。按照系統(tǒng)流量和壓力條件,經過水力計算,選擇離心泵將水溶肥母液按設定流量泵入管道,輸送至作物指定部位。受系統(tǒng)壓力變化,輸入母液流量較預期有一定波動。常使用離心泵、井用潛水電泵和小型潛水電泵。
(2)無差定量供肥。按照系統(tǒng)流量和壓力條件,經過水力計算,采用容積泵將水溶肥母液按設定流量泵入管道,輸送至作物指定部位,泵入肥量不受系統(tǒng)壓力變化影響。常使用隔膜泵、柱塞泵和螺桿泵。
水肥一體化施肥用泵將向系列化、效率和可靠性提升、防腐材料的造型等方面發(fā)展。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農業(yè)用泵和工業(yè)用泵之間不再存在明晰的界限。圍繞泵領域存在的可靠性差、壽命短、效率低、產品規(guī)格少和集成控制功能不完善等問題,主要開展以下研究。
(1)提高產品可靠性。目前,通過CFD對水泵進行水動力學分析成為主要技術手段,通過商用泵水力設計軟件CFturbo和反問題設計思路開發(fā)的設計軟件TURBOdesign輔助設計,不斷優(yōu)化產品結構;探索軸用鉻等材料的應用;引用自動化高精設備,提升加工制造工藝水平[4-6]。
(2)提高產品壽命。部分農業(yè)灌溉用水含砂量大,尤其是引黃灌溉區(qū)域和地下淺水層。馬天兵等[7]研究表明,黃河流域某泵站通過葉輪涂層處理,壽命提高了3~4倍,但相關研究仍然不夠深入。另外,研究集成式泵前過濾裝置,也是提高泵使用壽命有效途徑之一。
(3)提高效率。汪雨露等[8]提出合理匹配葉輪出口和導葉進口處流場,能夠拓寬高效區(qū)范圍;采用消失模、葉片涂層(如涂陶瓷)等新工藝,提高泵效率;通過引入磁流體鑄鋁工藝,降低定子和轉子的鑄鋁缺陷,提升電機效率;集成高效泵和電機產品,提高泵機組效率。
(4)拓展產品規(guī)格。面向植保和施肥需求,研究小流量高揚程產品;面向土地流轉和規(guī)?;r業(yè),研究大流量低揚程產品,如以大功率拖拉機為動力,開發(fā)配套的大流量自吸泵。
(5)集成智能控制系統(tǒng)。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與應用,傳統(tǒng)水泵正向智能水泵發(fā)展,通過集成智能終端,實現(xiàn)水泵運行智慧監(jiān)控。
(6)向輕型化發(fā)展。大力研發(fā)高速泵,高速泵可使泵整體質量減小1/3左右,同時提高作業(yè)的靈活性。
(7)向社會化生產發(fā)展。產品自制件由個體生產向社會化協(xié)作生產轉變,自制率由70%降至30%,生產成本降低的同時,產品質量也得以提升。
農業(yè)用泵是促進作物健康生長的重要裝備支撐,對于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農業(yè)用泵主要應用于灌溉、植保和施肥領域,產品品種多樣化。灌溉泵包括自吸泵、長軸深井泵、井用潛水電泵、軸流泵、混流泵、斜流泵、濕式全貫流潛水電泵、斜拉式雙速潛水電泵、一體化泵站、小型潛水泵和水輪泵等,并有相關產品標準;植保泵包括直流小型隔膜電泵、多缸柱塞泵,并有相關產品標準;水肥一體化施肥泵包括離心泵、潛水泵、隔膜泵、柱塞施肥泵、螺桿泵和比例施肥泵等,目前尚無相關標準。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農業(yè)用泵將向提高產品可靠性和產品壽命及效率、拓展產品規(guī)格、集成智能控制系統(tǒng)、輕型化和社會化生產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