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曉軒 劉秀岑 張 鵬 徐 欣 劉 玉
(兗礦新里程總醫院,山東 鄒城 273500)
亞急性甲狀腺炎(SAT)簡稱亞甲炎,是一種常見于中青年女性的自限性炎癥疾病,近年來發病率不斷增長[1-2]。據不完全統計[3-4],SAT約占甲狀腺疾病的5%。SAT患者臨床癥狀多表現為甲狀腺局部疼痛、壓痛或放射痛等,常伴有甲狀腺彌漫性腫大、發熱等癥狀,若不予以及時的干預措施,容易發展為永久性甲狀腺功能減退,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日常工作造成嚴重影響。由于該病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多數研究認為SAT的發生與遺傳、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紊亂等有關[5],臨床治療多采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或非甾體類消炎藥物以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但長期使用具有明顯的副作用,影響患者甲狀腺功能的恢復[6]。有研究發現[7],中醫治療SAT具有療效良好、副作用小等優勢。中醫學中并無SAT這一病名,根據其發病特點和臨床癥狀,可將其納入“癭病”“癭痛”等范疇,而氣郁痰阻證是其常見證型之一。本研究選取220例SAT(氣郁痰阻證)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觀察香貝消癭方聯合甲狀腺膏外敷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診斷標準:西醫診斷參照《中國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甲狀腺炎(2008年版)》中SAT的診斷標準[8],經影像學檢查、甲狀腺細針穿刺和細胞學檢查確診;中醫診斷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氣郁痰阻證的辨證標準[9]。納入標準:符合SAT的西醫診斷標準和中醫氣郁痰阻證辨證標準;年齡30~74歲;首次發病;未經激素及其他非甾體抗炎藥治療;依從性較好,能夠接受中醫治療;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不符合納入標準者;合并心、腦血管等嚴重疾病者;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精神障礙者;過敏體質者,對中藥內服和外敷過敏者;體溫居高不下(>39℃)者;合并其他甲狀腺疾病者;正在服用激素類藥物者。
1.2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220例SAT(氣郁痰阻證)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110例。觀察組男性29例,女性81例;年齡32~71歲,平均(45.12±6.55)歲;病程12~35 d,平均(28.55±3.64)d;甲狀腺腫大程度為Ⅰ度27例,Ⅱ度83例。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85例;年齡35~72歲,平均(46.03±6.12)歲;病程10~37 d,平均(29.11±3.25)d;甲狀腺腫大程度為Ⅰ度30例,Ⅱ度80例。兩組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予以基礎治療,包括清淡飲食、避免辛辣刺激、注意休息等,對照組患者予以醋酸潑尼松片(湖北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1526)口服治療,每次10 mg,每日2次,后續根據患者病情調整用藥劑量。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香貝消癭方聯合甲狀腺膏外敷。香貝消癭方:浙貝母、香附各15 g,木香、桔梗、紫蘇梗、法半夏、貓爪草、厚樸、丹參、瓜蔞、茯苓、夏枯草各10 g,化橘紅6 g,山慈菇5 g,炙甘草3 g。水煎取汁200 mL,分早晚飯后溫服。甲狀腺膏外敷:甲狀腺膏藥方由檀香、香附、蘇葉、吳茱萸、白芷、莪術、陳皮、丁香等組成,首先對患者風池、人迎、合谷、豐隆、天突等穴位進行點按式按摩,清潔患者頸部皮膚后,將藥膜調制軟硬適中成膏狀敷于頸部,石膏需覆蓋包裹住藥膜,塑型保溫,收斂促進藥物吸收,同時生石灰遇水放熱,起到加熱作用,予以紅外線照射20 min左右。兩組均以2周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觀察臨床療效。
1.4 觀察指標 1)主要癥狀評: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相關內容[9],分別對兩組前后的頸部梗塞、頸前腫大、情志抑郁、便溏不爽癥狀進行評分,按照嚴重程度從無到高分別計為0、2、4、6分,得分越高提示癥狀越嚴重。2)甲狀腺功能:采集兩組治療前后的外周靜脈血樣本,離心取血清后,采用化學發光法檢測血清促甲狀腺激素(TSH)、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和游離甲狀腺素(FT4)水平。3)甲狀腺自身抗體: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血清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水平。4)實驗室指標:采用魏氏法測定血沉(ESR)水平,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C反應蛋白(CRP)和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
1.5 療效標準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擬定療效評價標準[10]。臨床控制:ESR、甲狀腺功能正常,臨床癥狀、體征完全消失,影像學檢查顯示甲狀腺體積正常,中醫證候積分改善率≥90%。顯效:臨床癥狀較前明顯改善,ESR、甲狀腺功能接近正常,影像學檢查顯示甲狀腺體積較前減小,中醫證候積分改善率為≥60%,<90%。有效:臨床癥狀較治療前有所改善,影像學檢查顯示甲狀腺體積較前有所減小,中醫證候積分改善率為≥30%,<60%。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者。總有效率=臨床控制率+顯效率+有效率。
1.6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23.0統計軟件。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或%表示,兩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治療前后主要癥狀評分比較 見表2。治療后兩組主要癥狀評分較治療前均有下降(P<0.05),觀察組治療后7、14、28 d的頸部梗塞、頸前腫大、情志抑郁、便溏不爽癥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主要癥狀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主要癥狀評分比較(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同時間點比較,△P<0.05。下同。
組別觀察組(n=110)對照組(n=110)時間治療前治療后7 d治療后14 d治療后28 d治療前治療后7 d治療后14 d治療后28 d頸部梗塞3.26±0.57 2.55±0.41*△1.82±0.37*△1.05±0.18*△3.51±0.52 3.31±0.47*2.11±0.35*1.88±0.41*頸前腫大3.88±0.65 2.97±0.54*△2.02±0.32*△1.12±0.21*△3.91±0.64 3.31±0.67*2.85±0.43*1.97±0.36*情志抑郁3.11±0.65 2.31±0.43*△1.71±0.32*△1.13±0.21*△3.07±0.66 2.89±0.54*2.20±0.41*1.89±0.44*便溏不爽2.97±0.61 2.03±0.42*△1.31±0.38*△0.74±0.23*△3.01±0.62 2.55±0.54*1.87±0.41*1.29±0.38*
2.3 兩組治療前后甲狀腺功能比較 見表3。治療后兩組甲狀腺功能較治療前均有改善(P<0.05),觀察組治療后TSH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FT3、FT4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甲狀腺功能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甲狀腺功能比較(±s)
組別觀察組(n=110)對照組(n=110)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TSH(uIU/mL)0.65±0.24 2.58±0.69*△0.57±0.26 1.69±0.47*FT3(pg/mL)5.12±1.25 3.17±0.52*△5.33±1.29 4.21±0.68*FT4(ng/dL)2.55±0.84 1.01±0.25*△2.41±0.86 1.49±0.36*
2.4 兩組治療前后甲狀腺自身抗體比較 見表4。治療后兩組甲狀腺自身抗體水平較治療前均有下降(P<0.05),觀察組治療后TPOAb、TGAb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甲狀腺自身抗體比較(IU/mL,±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甲狀腺自身抗體比較(IU/mL,±s)
組別觀察組(n=110)對照組(n=110)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TPOAb 416.55±82.93 301.52±65.61*△418.36±81.22 369.58±78.55*TGAb 425.89±93.64 305.29±74.12*△427.55±92.12 408.55±85.91*
2.5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比較 見表5。治療后兩組ESR、CRP和IL-6水平較治療前均有下降(P<0.05),觀察組治療后ESR、CRP和IL-6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表5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比較(±s)

表5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比較(±s)
組別觀察組(n=110)對照組(n=110)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ESR(mm/h)43.52±8.41 14.55±1.27*△42.19±8.52 22.59±1.79*CRP(mg/L)29.55±3.61 7.41±1.12*△30.15±3.42 13.52±2.27*IL-6(ng/L)14.55±2.57 2.51±0.52*△15.09±2.63 6.97±0.89*
《諸病源候論》記載道“癭者由憂恚氣結所生”“諸山水黑土中……常食令人作癭病,動氣增患”。《嚴氏濟生方》曰“夫癭瘤者,多由喜怒不節,憂思過度”。可見中醫學家們對SAT的病因總結分為外感和內傷兩方面,其中外感多為風熱、風溫之邪,內傷多為情志不遂、抑郁、正氣不強等,素體情志內傷,肝氣郁而化火,外感之邪稽留于頸前時,火熱之邪灼傷津液而成痰,痰凝氣滯,氣結痰阻日不化而血脈瘀滯,而氣滯、痰凝、血瘀與毒邪共同作用,壅結于頸前,痰堵經絡使氣機不暢,而氣運行無力則無法推動津液輸布,津液停聚而成痰飲,如此反復,從而加重熱毒,導致本病不易痊愈,易于遷延復發[12-13]。現代中醫學家根據SAT的發病特點,將其分為急性期(甲亢期)、甲減期和恢復期,將SAT急性期分為熱毒壅盛、氣郁火旺、氣郁痰阻證[14-15],其中氣郁痰阻證患者多為表證較輕,病機以氣機郁滯、痰濁阻遏于頸前為主,患者除疼痛、頸前腫大等癥狀,一般還伴有情志抑郁、胸悶不暢等癥狀。筆者認為,對于SAT(氣郁痰阻證)不僅需要注重局部的病理變化,也需要兼顧整體的病理基礎。因此,本研究遵循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的原則,將中藥內服和甲狀腺膏外敷聯合應用于SAT患者的治療中,以觀察其臨床應用效果。
本研究所用香貝消癭方中香附、浙貝母共為君藥,共起化痰散結、理氣解郁之功效;木香、瓜蔞共為臣藥,增強理氣疏肝、散結化痰之效;桔梗、紫蘇梗、法半夏、貓爪草、厚樸、丹參、茯苓、夏枯草、化橘紅、山慈菇共為佐藥,茯苓健脾利濕,貓爪草散結化痰,山慈菇清熱散結,厚樸散結化痰;炙甘草為使藥,起調和脾胃、祛痰之功效,全方消痰散結相益,共奏散結化痰、理氣解郁之功效。患者所用的外敷甲狀腺膏為我院自調軟堅消瘤膏,方中吳茱萸、白芷、莪術等藥具有散寒、消癰、活血、散結的功效,配伍理氣藥物,共起行、散、消等治療結節之功效。中藥外敷是一種通過刺激經絡、穴位、皮膚、黏膜、肌肉、筋骨等以達到防病治病為目的的一種傳統醫學療法,能夠在病位直接發揮藥效[16-17]。喬靜等[18]研究發現,將中藥內服外敷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具有較好的療效和安全性,對改善臨床癥狀具有顯著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7、14、28 d的頸部梗塞、頸前腫大、情志抑郁、便溏不爽癥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提示香貝消癭方聯合甲狀腺膏外敷治療SAT(氣郁痰阻證)的效果良好,對改善患者主要癥狀具有顯著效果。
此外本研究對兩組甲狀腺功能的改善情況進行比較,結果發現觀察組治療后TSH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FT3、FT4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香貝消癭方可改善患者的甲狀腺功能。既往研究發現[19-20],SAT的發生與自身免疫因素有關,樹突細胞和HLA-DR表達的抗原陽性細胞在SAT的發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造成淋巴細胞數量增加,對甲狀腺濾泡細胞具有一定的刺激。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TPOAb、TGAb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香貝消癭方可改善患者的甲狀腺自身抗體水平。有研究發現[21-22],炎癥反應貫穿著SAT的發生發展過程,而監測血清ESR、CRP和IL-6水平的變化有助于亞甲炎的病情評估和預后判斷,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ESR、CRP和IL-6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香貝消癭方可緩解炎癥反應。
綜上所述,香貝消癭方聯合甲狀腺膏外敷治療SAT(氣郁痰阻證)的效果良好,對改善患者主要癥狀、甲狀腺功能和甲狀腺自身抗體水平、降低炎癥因子水平具有顯著效果,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