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是直接或間接供給植物所需養分,改善土壤性狀,以提高作物產量和改善產品品質的物質。但是,目前在社會上出現了一些不好的認知,將化肥妖魔化,認為“瓜不香、果不甜”的罪魁禍首來自于化肥,土壤的板結、污染、水體的富營養化等等都是化肥惹的禍。
我國大量研究表明,施用化肥可提高糧食單產40~50%以上,糧食總產中約有1/3是施用化肥的貢獻。因此說,我國用占世界9%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其中化肥的貢獻功不可沒,只要通過合理的化肥使用,農作物產量的提高,帶來大量的農作物秸稈以及根茬,秸稈和根茬還田,增加土壤有機質,既改善了土壤結構,又培肥了土壤。因此,肥料是糧食的糧食,是糧食生產的物質基礎,對糧食的安全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但是,化肥的過量使用引起土壤酸化和板結,致使土壤肥力下降,也能引起農產品污染,最引人注目的是蔬菜水果中硝酸鹽含量超標,作物吸收氮肥后形成硝酸鹽,進一步轉化成亞硝酸鹽,高量的亞硝酸鹽是導致癌、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化肥的不科學施用,導致我國化肥消費量大、利用率低,因此,要合理使用化肥,科學施用化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