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王思佳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億萬人民,以“一個都不能少”的錚錚誓言,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鐵血壯志,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歷史性跨越,開啟了向著更高目標進發的新征程。在這場戰役中,青島與青海,盡管相距千山與萬水,卻通過雙方合力繪就了一幅峻偉的技術幫扶畫卷,為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貢獻了積極力量。
扶貧工作是黨中央、國務院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黨政機關定點扶貧是中國扶貧開發戰略部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階段扶貧開發的一項重大舉措,對推動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2017年春節前夕,時任青海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張鐵軍、青海省地方海事局局長黃超峰率隊從兩千多公里外的青海到訪中國船級社(CCS)北京總部,提出了船檢業務技術指導的訴求。CCS即刻表示愿意援手相助,并稱將從“援藏援青”工作的高度出發,全力支持青海省交通運輸廳加大地方海事監管力度,提升船舶檢驗水平,并決定與青海省地方海事局進行“雙青”共建工作。春節過后的3月,雙方便簽署了《青海省地方海事局與中國船級社青島分社船檢結“對子”工作框架協議》(以下簡稱《框架協議》),并就“十三五”期間船檢幫扶工作達成了共識意見。如此效率,充分顯示了雙方領導對于“雙青”共建工作的重視。在“雙青”共建工作中,中國船級社實業公司(CCSI)不僅全程參與,還發揮了關鍵作用。
CCSI從國家脫貧攻堅戰略布局的高度出發,為有效落實《框架協議》的相關內容,指定由青島分公司專門負責與青海方面的共建工作,全力以赴支持青海省交通運輸廳提升船舶檢驗水平。三年多來,CCSI為青海方面提供船舶救生消防技術及規范相關培訓90余人次,以及針對青海省旅游船舶救生消防狀況的評估,為青海省水域營造安全環境、服務交通強國建設貢獻了力量。隨著青海省船舶檢驗技術能力的穩步提高,標志著雙青船檢技術援助結“對子”目標任務的高質量完成。
“結對子”,又稱結對幫扶,是一項扶貧政策,即黨員干部一對一結對子,幫扶困難一方脫貧的活動方式。而“雙青”之間的“結對子”的工作卻不僅是簡單的能力強的一方幫助困難一方,而是深刻詮釋了CCS一直倡導的共同體理念——行業發展共同體、技術共同體、質量共同體。“雙青結對子工作中,不僅有效提升了青海地區的船舶檢驗水平和船舶安全質量,同時CCSI的技術服務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我們真正要做的是共建、共學、共謀、共進步!”CCSI青島分公司總經理、黨支部書記張志德表示。雙方自“牽手”后至今一直保持著緊密的聯系與交流,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切實發揮好結對幫扶效應,實現了雙方的共同成長。
同時,為了加強黨建工作在“雙青”共建工作中的領導力量,CCSI黨委經過研究與討論,決定在CCSI青島分公司建設特色黨支部——“海燕翱翔,逐夢雙青”。“海燕”代表的是不屈不撓的精神,是大無畏、勇往直前的不畏艱難險阻的勇氣,是一種從驚濤駭浪中成熟起來的堅定,無畏,永遠追求的高尚品質。寓意CCSI全體檢驗人員樂觀堅定、勇于拼搏、沖破阻力、克服困難的精神,這種精神支撐著他們在多變的市場中不斷創新,在艱苦的檢驗一線不斷奮斗。“翱翔”體現的是海燕在高高的天空回旋,搏擊廣闊天地的狀態,代表著CCSI在廣闊的市場環境下,高水平參與競爭。“逐夢”,體現的是為希望和期滿前行的過程,表達了CCSI持續踐行保障水上、陸上交通安全及環境保護的企業愿景和使命。特色黨支部的誕生,集中體現了CCSI全體員工不畏艱難的拼搏精神,朝氣蓬勃的團隊意識,精湛專業的技術能力,根植于心的服務理念。
為了進一步提煉與傳承青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甘當路石,軍民一家、民族團結”的“兩路”精神以及青島“像紅柳一樣吃苦耐勞、堅韌不拔,扎根一線,精益求精,堅持檢驗到位、服務到位”的“紅柳”精神,以助進一步推進“雙青”工作的深入開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CCSI的“海燕翱翔,逐夢雙青”特色支部與青海省地方海事局黨支部、青海省船舶檢驗中心黨支部開展了“雙青共建、先鋒同行”等一系列聯學共建活動。通過“雙青”共建平臺,雙方加快形成了“兩路”精神和“紅柳”精神的融合交流機制、常態化互訪互學機制、信息互通共享機制,不僅進一步探索了不同的基層黨組織聯學共建、黨員互學、發展互促的創新途徑,著力構建開放式黨建新格局。同時,CCSI黨委還通過樹立先進典型、學習先進,凸顯黨員同志的先鋒模范作用,不僅進一步強化并提高了黨員同志的個人覺悟修養及使命感,還有效激發了黨員同志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工作的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這都為扎實推進對青海省地方船檢的技術幫扶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青海省交通運輸廳阿明仁副廳長到訪CCS總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西寧海燕救生消防檢驗技術咨詢有限公司成立
經過三年的努力,“雙青”共建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向建黨一百周年獻禮。首先,雙方交流互訪增多,合作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擴大,特別是雙方簽訂結對子工作框架協議后,技術交流工作更趨規范;第二,業務往來日顯成效,CCSI所提供的技術交流、人員培訓、技術指導等對提升青海省船舶檢驗水平、促進水域安全發揮了顯著作用。CCSI專業技術人員協助青海地方海事局,對湖區鋼制雙體客船“和諧號”、玻璃鋼客船“青海湖”等船舶開展了船舶消防、救生設備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經過排查共發現二十四條安全隱患問題。同時,對于發現的安全問題也在現場交流了整改工作方案,并對青海省相關人員圍繞消防服穿戴、救生筏首纜系固、常用水手扣的操作等消防救生問題進行了現場講解。第三,CCSI對青海海事、船檢的幫扶力度不斷加大,多年來CCSI對青海省地方海事局及船公司管理人員共開展船檢業務培訓并結合理論進行了現場教學與培訓。
隨著業務的推進,雙方通過抓黨建促進技術交流工作的不斷深入,“雙青”工作從業務合作拓展到了黨建工作領域,并形成了亮點。張志德說:“我們也探索到了更為創新的黨建與業務的融合方式,有效凸顯了黨建引領作用。”青海地處高海拔高寒地區,各檢驗地點又都相隔甚遠(有的相隔幾百公里),這對于長期在平原或丘陵地帶生活和工作的CCSI檢驗人員而言存在較大挑戰,但他們不懼困難,充分發揮“海燕”精神,在抵抗高原反應所帶來的不適的同時,還始終注重工作質量不打折扣,確保讓業主滿意。CCSI青島分公司黨支部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以及基層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勇于擔當、樂于奉獻,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切實發揮好結對幫扶效應。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合作期間,青海省進行了深化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改革,青海省地方海事局為隸屬于青海省交通廳的直屬機構,對船舶檢驗進行行政管理,具體檢驗業務/船舶檢驗各項技術服務工作改由青海省交通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負責,并更名為青海省交通工程技術服務中心(同時掛“青海省船舶檢驗中心”牌子)。當時,檢驗執行機構尚未建立,新的青海省船舶檢驗中心工作人員又從未從事過船舶檢驗工作,更別提具有資質的驗船人員。經過商定,過渡期期間的船舶檢驗工作暫時仍由青海省地方海事局負責。為使青海省船舶檢驗中心盡快取得船舶檢驗機構資質和驗船師資質,青海方面提出了希望中國船級社能發揮技術優勢,對船檢中心人員進行培訓,幫助建立規章制度,合力推進機構建設,確保船舶的安全質量,確保改革的順利推進。
面對新的挑戰,雙方在第一時間對接,以“雙青”黨建交流為載體,立足改革后的新情況,細化各項工作任務,明確了具體內容、時間節點以及責任單位,CCSI積極參與方案的各項工作當中,并將解決西部地區及青海省無專業船舶檢修檢測機構的問題提上議程。
為更好服務于青海省交通安全,提升當地檢驗能力,經過商討,雙方決定在青海當地成立專門檢測機構。2020年11月6日,“西寧海燕檢驗技術咨詢有限公司”正式在西寧宣布成立,CCSI以該公司作為在青海省開展技術幫扶工作的支點、西部業務技術幫扶的橋頭堡,把東部沿海成熟的技術能力移植到西部地區(高海拔艱苦地區),在做好救生消防等水上安全保障技術的前提下,逐步開展路橋的監理、檢測等服務活動,利用港珠澳大橋監理及其他省份橋梁監理、檢測的成熟經驗,推動青海省及西部六省路橋建設的高質量發展。
自“雙青”攜手以來,CCSI時刻把黨建放在首位,以黨建引領為平臺,推動內陸地區與沿海發達地區船檢技術交流,助推援青工作取得切實效果,有效提升青海省海事和船舶檢驗的工作整體水平,切實發揮好結對幫扶效應。
據介紹,“雙青”共建工作的總體推進思路和原則一直遵循三個共同:第一,堅持強化黨建工作交流,形成互學、互建、互促,共同提升理想信念;第二,強化培訓和技術交流,注重實際、實用、實效,共同提升技能水平;第三,強化技術支持,做到治標、治根、治本,共同提升本質安全。
同時,CCSI也一直以精湛的技術能力,為青海省的水上安全提供一份保障,落實好部省合作、東西合作、海陸合作,低海拔與高海拔之間的合作,共同實現守衛水上交通安全之夢想。

CCSI青島分公司技術人員對青海省地方船檢、地方海事局及船公司領導進行現場教學與交流

CCSI青島分公司檢驗人員協助青海地方海事局對青海湖游船救生消防設備進行安全隱患排查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黨在一百年的持續奮斗中,領導人民創造了偉大歷史,鑄就了偉大精神。在新的歷史起點上,CCSI更要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將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落到實處。“接下來,CCSI還將分別在黃河發源地青海、黃河中段寧夏、黃河入海口東營開展‘學黨史、傳承紅色基因’的聯學共建活動,結合當地業務的開展情況,進行黨建與業務的深度融合,以期達到為黃河流域高質量綠色發展提供中國船級社解決方案。”張志德介紹道。
未來,CCSI將繼續以“雙青共建”為引領,進一步加強與青海省交通廳地方海事局及青海省船舶檢驗中心的聯學共建,進一步挖掘“海燕翱翔,逐夢雙青”的支部特色及內涵,豐富黨建載體,夯實特色基礎。CCSI人也將繼續堅持以海燕精神,以勇于拼搏、樂觀堅定的海燕精神翱翔千里,在雙青共建的平臺上謀發展、保安全、創增收,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力量,為我國交通強國與海運強國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