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 荷

現為我國最高級別J1 動車駕駛員的歸華,祖籍上海。
“20 世紀初的上海,號稱‘十里洋場’,其實除了鬧市區比較繁華,周邊都是貧窮的農村,我們歸家就是郊區農戶。因為人多地少,養不活一家人,家里便把年僅14 歲的叔祖爺爺歸四福送到滬杭甬鐵路機房做了一名童工。從此,歸家跟鐵路結了緣?!睔w華介紹說。
剛開始,當火車司機的都是洋人,直到京張鐵路和滬寧鐵路相繼通車,中國才有了自己的第一代火車司機,“那時開火車,并沒有專門的培訓和學習,主要是在學中干、干中學”。
歸四福先是在鐵路機房里當擦車伕,就是做機車(火車頭,也稱龍頭)的清潔衛生?;疖嚨竭_終點后,都要入庫保養,“火車司機圍著機車爬上爬下檢查各種零部件,擦車伕則跟在后面當副手,在遞工具的同時,把這些零部件用廢棉紗擦得干干凈凈,要達到銅鐵部件顏色分明、木制構件紋路清晰”。
由于機車燒煤,所以上面到處是沾上油的煤灰,擦拭起來特別吃力。但歸四福不怕吃苦,他一心想學習技術,所以除了用心擦車,還偷偷觀察師父檢查機車的竅門。5 年后,在師父們的幫助下,歸四福被提拔為燒火伕,也就是司爐。那時的火車都是蒸汽機,就是用煤燒鍋爐產生蒸汽驅動,火車在鐵路上跑時,司爐要不停地往火爐中添煤。“雖然特別辛苦,但畢竟離開火車近了一步,我叔祖爺爺干得可開心了。”歸華說。
又吃了許多年的苦后,歸四福才被提升為副司機。到他30 多歲時,終于當上了火車司機,成了歸氏家族中第一代開火車的。
雖然那些火車機車都是從國外進口的,但都是人家用過的二手舊機車,經常出故障,維修起來也特別難。
1937 年“八一三”事變,日本軍隊侵占上海,控制了鐵路。有一次歸四福開的火車又出了故障,鬼子不問青紅皂白,揮起鞭子就將歸四福抽打了一頓。歸四福不敢反抗,只是小聲地嘀咕了一句:“什么時候,我們能開上自己國家生產的火車就好了!”不料這話被一個日本技術人員聽到了,那家伙鼻子朝天地“哼”了一聲,說:“再過100 年,你們中國人也不可能造出火車來,我敢跟你們打賭!”
歸華的爺爺叫歸壽根,他18歲進滬杭甬鐵路上海機務段,從司爐、副司機干到司機,也用了10 多年時間,1949 年成為歸家第二代火車司機。
雖然新中國成立了,但火車機車依然是那種1900 年前后出廠的國外二手蒸汽機,已經在鐵路上跑了半個世紀?!澳菚r候車上沒有行車信號同步顯示設備,更沒有電話,列車運行時,司機們要伸長脖子,全憑肉眼觀看地面信號燈的指揮?!?/p>
爺爺曾告訴歸華說,有一次他夜間駕車經過一個小站,因起了濃霧,幾米外就看不清了,火車快到信號燈了,還沒法分辨信號是否允許進站。爺爺只好把車臨時停在岔道上,然后跑到信號燈柱下才看清是紅燈。就在這時,一列客車呼嘯而過,把爺爺嚇了個半死,如果他糊里糊涂地把火車開進站,一定會造成追尾事故!
老滬杭鐵路鋼軌窄、彎道多,路基條件不好,火車每小時只能跑三四十公里。爺爺就跟機班兩名助手認真總結經驗:到哪里該加快速度、到哪里該利用下坡節約運能……爺爺還與維修師傅一起商量,改造火車爐膛內過熱管的角度,使煤充分燃燒。就這樣,爺爺開的火車實現了“多拉快跑”的要求,他因此多次受到嘉獎。
“解放型”蒸汽機車是1953年初我國生產出的第一代火車頭。不久,國內各大機車廠陸續生產出解放、建設、躍進、勝利、上游、星火等各種型號的蒸汽機車。此時,距那個預言再給中國100 年也造不出蒸汽機的日本技術員說的話只過去了十幾年?!盃敔旕{駛國產蒸汽機車馳騁在千里鐵道線上時,不知多少次默默地對已去世的叔祖爺爺說:我終于實現了您的愿望!”因為既有實踐經驗,又有管理能力,所以歸壽根后來調入上海鐵路局司機學校工作,直到20 世紀70 年代退休。
歸華的父親是1949 年10 月出生的,所以起名叫歸建國。歸建國1966 年從鐵路司機學校畢業后,子承父業,也從蒸汽機車上的司爐工做起。他進步很快,從司爐、副司機到火車司機,只用了8 年,就成為歸氏家族第三代火車司機。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的鐵路運輸動力主要還是蒸汽機車,雖然實現了國產化,但它的時速仍然只有三四十公里?!被疖嚿弦矝]有空調,甚至連電風扇也沒有?;疖囁緳C、副司機和司爐三個人都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工作,爐門開閉產生的熱輻射、龐大鍋爐體的熱傳導,使駕駛室里的氣溫常常超過60 攝氏度。
“別以為守著鍋爐冬天就好過?;疖囁俣瓤欤瑥膭x車到停下一般需要上千米的距離。那時鐵路兩側都未封閉,常有行人與耕牛橫穿鐵軌,甚至在線路上行走。司機必須時常探頭瞭望前方。刺骨寒風迎面吹來,人朝鍋爐那面熱得發燙、背向鍋爐那面冷得刺骨。遇上雨雪天氣,駕駛室四面透風,臉頰常被凍紫凍麻。”
出車前,大家都帶著盒飯,但機車上到處都是煤和機油,稍不小心,煤塵便會拌入飯中。每天下班時,火車司機從頭到腳都是墨黑的煤灰,只有牙齒和眼白是白的,跟煤礦工人差不多。

歸華的父親歸建國在駕駛東風4 型內燃機
一次,歸建國在電影中看到外國那種不用燒煤和鍋爐的內燃機車,心想:“我們中國的火車司機,什么時候才能開上這樣的火車啊!”
歸建國的夢想很快就實現了!1976 年,第一臺國產東風4型內燃機車運到杭州,歸建國憑借鐵路司機學校打下的理論基礎和多年積累的駕駛經驗,考上了我國第一批內燃機車司機。第一次出車后回到家中,他興奮地告訴家人:“今后我再也不用穿油膩工作服上班了!”
內燃機車雖然比蒸汽機車改善了不少,但駕駛室里仍沒有空調,只有兩臺小電扇在夏天用于降溫。大功率內燃機噪聲很大,司機進機艙做出發前的檢查時,面對面說話都要大聲吼。機艙內溫度也很高,哪怕是冬天也有40多攝氏度,司乘人員經常要在冰火兩重天中切換。
“改革開放后,我們經??梢栽陔娨暫彤媹笊峡吹桨l達國家風馳電掣般的列車,父親就像當年叔祖爺爺和爺爺盼望著國產機車和內燃機車一樣,期盼著能早日開上電力機車和高鐵?!?/p>
歸華1978 年2 月生于杭州,他的幼兒園、小學和中學,都是在鐵路系統的學校上的,中學畢業后,他又上了鐵路司機學校,也成為一名機車乘務(學)員。“當時鐵路運輸動力已經以內燃機車為主,不需要司爐工了,我學習駕駛的是第二代內燃機車東風4B型。2009 年,父親退休時,我又通過考試,獲得了動車組和內燃機車的J2 鐵路機車車輛駕駛證。此時,華東鐵路已經開始進入高鐵時代,我一上崗,開的就是高鐵?!?/p>
歸華笑著說,考動車組駕駛證的過程,比考汽車駕照難多了,很多指標跟對飛行員的要求是一樣的:先在年輕火車司機中挑選技術骨干進行培訓,成績優秀者才能獲得去北京參加考試的資格;北京的考試合格了,再到西南交大參加系統理論學習;西南交大考試合格后,再跟班學習實際駕駛。2014 年,歸華又升格為最高級別的J1 駕駛證,從此他可以駕駛包括時速350 公里復興號在內的國內31 種高鐵動車組所有車型。

歸華駕駛高鐵準備出發
從東風4B 型開始,火車司機的司乘條件就改善多了:駕駛室里有了空調、電爐和冰箱,速度也每小時60 公里、80 公里、100公里……不斷地提升。歸華駕駛載有上千名旅客的列車,馳騁在千里鐵道線上時,心里充滿了自豪:“不僅機車升級換代,車廂也經歷了數次顏色變化,從綠皮車到橘黃色車,再到白皮車、藍皮車……設施更齊全、更人性化,旅客的旅途感受也越來越舒服。”
我國國產動車組技術已達世界先進水平,“當年的綠皮火車從北京開到上海需要兩天一夜,現在只要4 小時左右。高鐵被外國人評為中國新的四大發明之首”。
但出于安全考慮,列車的啟動、加速、降速、剎車、集控開關車門等,還需要司機手動完成。高鐵列車速度很快,以時速300公里為例,每秒鐘就達100 米,司機必須全神貫注。每個車站的停車時間一般只有一兩分鐘。途中既不能超速,也不能太慢,必須“壓線”運行,稍有疏忽就可能打亂列車運行計劃。進站停車時,旅客已在站臺規定位置排隊候車,要求“對標”停車位置誤差不能超過0.3 米……歸華參加工作以來,已安全行車24 周年,曾被評為“安全行車先進個人”。
“我有兩個兒子,小的6 歲,大的已讀初中。大兒子對計算機編程很感興趣,曾獲浙江省中小學信息技術創作大賽二等獎??赡苁羌彝サ挠绊?,他的理想也是長大后報考交通大學,為人工智能控制的最先進高鐵列車編程。也許到那時,我們歸家還會出第五代火車司機?!睔w華憧憬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