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愛兵

2021年5月15日,我國“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火星,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中又一具有重大意義的里程碑。“天問一號”之所以能飛出地球到達火星,離不開一位給它準確無誤地發號施令的人。她叫鮑碩,年方29歲,是“天問一號”北京總調度。鮑碩聲傳“天地”、號令“八方”的能力是怎樣煉成的?“天問一號”“嫦娥五號”為什么都聽她指揮?
鮑碩自小對航天有著獨特的情懷,從北京理工大學畢業后,如愿進入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成為一名航天人。她第一次擔任調度員的時候,一出口竟然是“娃娃音”,同事們毫不客氣地指出:“你傳達指令怎么還帶娃娃音啊?你的聲音太女生化了,聽著不是很嚴肅。很多人在大廳里聽你指揮,你一個女孩子的娃娃音上去,會影響大家整個的工作狀態。”這是鮑碩沒想到的,因為她在上崗之前只怕自己下錯口令,熟讀熟記練習口令數千次,卻沒想到自己發出的“娃娃音”。于是,為了不干擾指令的發出,她在下面開始偷偷練,仔細研究前輩們的錄像,模仿他們干凈利索地發布指令,并盡量壓低自己的嗓音,放慢說話的速度……記不清經過多少次練習之后,鮑碩的聲音變了,她變得氣場強大,沉穩堅定有力。
在執行“嫦娥五號”任務時,由于月面工作要在預定的48小時內完成,為了能頭腦清醒地持續堅守,鮑碩提前一個月就偷偷做起準備,瞞著大伙,刻意練習減少睡眠時間,每天只睡3小時,任務前兩周,控制兩天睡一次覺。一開始也逃不過頭暈目眩的結果,但慢慢鮑碩就適應了這種作息強度。果然她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在后來執行任務時換來了比預想還要好的結果,“嫦娥五號”月表取樣工作甚至比預計時間快了7個小時。現在同事們評價說:“一進飛控大廳,鮑碩就像變了個人似的,成了鋼鐵俠,具有高性能CPU處理器的女超人,可以長時間不喝水,不吃飯,也不休息。”
鮑碩給“飛天神器”發號施令看似很酷,其實背后是巨大的責任和壓力。每一條指令只需幾秒鐘就能到達,一旦出現錯誤就沒有機會更改,特別是一些事關探測器安全的關鍵指令,必須一次成功,百發百中。為了保證不出差錯,鮑碩不斷苦練,在工作中一絲不茍。可巨大的心理壓力還是讓她陷入焦慮之中,害怕因為自己的失誤讓整個計劃失敗。她說:“有段時間,我都覺得有點干不下去了。23天要完成11個階段各種控制,關鍵控制一環接一環,每一環都會對后面產生較大的影響,全程密集發令前所未有,風險很高,壓力特大。”不過,她沒有畏懼不前,而是及時告誡自己:“挺住,要戰勝困難和挑戰!你是這個崗位上40年來都沒有過的女生,一定要開個好頭!”每當情緒快要崩潰時,鮑碩一下班就去跑步,讓身體的勞累迫使腦袋不再去多想。
談起“天問一號”與自己的關系,鮑碩說:“就像心頭肉一樣,感覺它們就像自己守護著的孩子。”有一次,記者問鮑碩:“你們日復一日地加班加點,通宵達旦工作,到底是為了什么呢?”鮑碩說:“世如焚爐,人似柴薪,我們每個人燃盡一生所能創造出來的能量、發出的光芒,也許就只有那么一點點。可是,在我們還能燃燒的時候,還有一份選擇、一份事業能夠讓我們想要為之奮斗、付出,那我覺得我是幸運的。每次大廳里通報:‘各號注意,我是北京。后續工作按正常飛控計劃實施。’大家由衷的掌聲就是對我們航天人最大的肯定;每次響起:‘各號注意,我是北京。本次任務正常結束。’大家縱情地歡呼,就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我很驕傲,我們是中國航天人!”
鮑碩來自北京的普通家庭,父母一個是首鋼工人,一個是出租車司機。她是完全靠著自己的努力成為了一個“不簡單”的姑娘,成為許多年輕人推崇的“90后標桿”“正能量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