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良

編者按:2021年,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自建黨以來,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偉大歷史貢獻。為慶祝黨的百歲華誕,本刊特約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專家學者,梳理黨史上的重要事件,講述黨史上重要人物的光輝事跡,回顧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斗的光輝歷程。
在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里,陳列著一盞銹跡斑斑的馬燈。它記載著87年前,一位名叫鐘招子的母親期盼8個參加長征的兒子歸來的感人故事。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后,中央紅軍被迫實施戰略轉移。中共中央、中革軍委機關及其直屬部隊和中央紅軍主力5個軍團共8.6萬余人,先后在江西于都的8個主要渡口渡過于都河,開始了著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當時,于都縣銀坑鎮窯前村有一位名叫鐘招子的母親,她的10個兒子有8個當了紅軍,參加了長征。出發前,鐘招子與兒子們一一告別,一一叮囑:“一定要打勝仗,媽等你們回來。”
由于丈夫早逝,鐘招子獨自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她白天下地干農活,晚上回家做家務。深夜,她就坐到老屋門前,點起一盞馬燈,苦苦等待兒子們回家。等啊等啊,眼淚流了20多年,青絲變白發,也沒有等來兒子們的身影。
因為流了太多淚水,鐘招子把眼睛哭瞎了,但她依然每天點亮馬燈,坐在石階上等兒子們回來。她說:“我眼睛看不見了,但燈不能滅,路再遠,道再難,他們也是要回來的。”
1949年,人民解放軍進駐于都。“當年的紅軍回來了!”鐘招子在隊伍的必經之路上守候了三天三夜,一次次詢問,一次次失望,卻始終沒有放棄燃亮那盞燈,燃亮心底微弱的希望。
后來,她和留在家中的兩個兒子一起,在村后竹篙嶺的大樹下修了一座空墳冢。每逢清明節,她都會帶領全家人前去祭奠。如今,祭奠地點沒有變,只是在原來的墳邊又多了一座墳——偉大母親鐘招子的墳。1960年,她帶著深深的遺憾離開人世,彌留之際反復念叨:“把我埋在兒子們身邊……”
可誰又知道,她心愛的兒子們,到底血灑哪片沙場,又是哪座青山埋葬了這些遠離家鄉、遠離媽媽的孩子們?為了取得革命勝利,為了建立新中國,又有多少媽媽的孩子英勇犧牲,長眠于地下,與媽媽天各一方,永生難相見!
2019年5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親切會見了于都縣紅軍后代、革命烈士家屬代表。他動情地說,我們要飲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黨的初心和使命,不要忘了我們的革命理想、革命宗旨,不要忘了我們中央蘇區、革命老區的父老鄉親們。
據統計,當時于都有1.7萬余人參加了長征,留下姓名記載的烈士有1.6萬余人。鐘招子媽媽的馬燈,既是一盞母愛之燈,也是一盞革命之燈。它照亮了漫長暗夜,也照亮著中國革命前進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