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有效滲透情感是當前教育的最基本要求。情感教育是德育和法制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情感教育可以在情感因素的幫助下有效地滲透和整合到課程中。調動和引導初中生的內在情緒,使他們在學習中產生共鳴,從而更好地提高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效果和教學水平,也為初中生的綜合素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被巧妙地融入了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對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起到了積極作用。這是增強學生的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基本條件,也是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效率的關鍵。在當前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情感教育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這就要求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要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制定相應的措施對其進行優化,以確保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質量。因此,本文重點分析了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巧妙融合,如下。
一、明確教學設計過程中的情感教學目標
道德與法治課程可以有效地影響學生的情感和心理,并在學生的價值觀,愛好和意識形態方面做出一定的改變。這是情感教育的主要目標。教師必須為每節課制定特定的計劃和目的。在目標的有效指導下,以教材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輔以高效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基于此,可以看出,在實際教學中目標的建立非常重要,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在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很明顯情感教學目標應與學生的具體情況相結合。以下兩點可以作為起點:第一,情感目標的水平。在正常情況下,情感目標分為三個層次,主要包括反應,接受和態度。接受是指通過交流和觀察,學生情緒的積極變化。反應是在道德和知識方面運用特定的情況與學生產生共鳴,從而對學生的心理產生積極的影響。第二是道德與法治的情感目標。它特別包括生活價值感,道德感,美感和理性感。其中,美感是指人們對諸如滿足感,幸福感等事物的實際情感體驗。道德感是指個人對周圍的人或社會的感受;生命價值感是指渴望擁有良好品質和保持積極思想的渴望;理性感是指人們在評估過程中創造的情感體驗,例如成就感,自豪感等。
二、在課程介紹中巧妙地滲透情感教育
課堂導入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核心部分。因此,如果要將情感教育滲透到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將情感教育融入課堂導入環節非常重要。例如,在《人民教育版》八年級上講授“責任與角色”課時,老師可以組織小組合作活動,例如你畫我猜,成語紙牌,兩人三腳架等,以便學生可以充分欣賞團隊意識和合作的重要性,不僅可以有效地激發課堂道德與法治的氛圍,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關注度,并鼓勵學生全面了解團隊的知識點,從而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團隊合作精神,從而達到德育和法治課程的教學目標。情感教育被巧妙地滲透到課程中,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它是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中必不可少的教學方法之一。
三、在實際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
在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將情感教育充分融入課堂,使學生感受到情感教育的有效性和價值。例如,當在《人民教育版》中教授“合理使用互聯網”時,教師可以將本課的知識與在線案例結合起來。教師可以在上課前在線收集一些資料,并將其制成課件。在課上展示使學生對這一課有一定的了解,這深刻地影響了學生,并為學生合理使用互聯網提供了有利條件。再例如,在講授“誠實守信”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向學生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曾經有一個老丁頭,他管老王頭借了200元錢。一個星期過去了,老丁沒有給老王歸還200元錢。這時,老師可以問學生一個問題:“老丁頭信守諾言嗎?”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探究。詢問結束后,每個小組將一名學生分配到講臺上,來總結小組的觀點,而當所有小組的解釋都結束后,老師將做出一個統一的總結歸納]。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而且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此外,它可以加深學生對本課知識的記憶,并幫助學生成為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四、在課外活動中滲透情感教育
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而言,課外實踐活動是核心組成部分,是實現道德與法治教學目標的主要表現過程。在此期間,可以充分滲透情感教育,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以有效地展示學生的才能并充分釋放他們的情感。例如,在《人民教育版》課本上講“每個人都遵守規則”的課程時,老師可以為學生播放視頻,以便學生在觀看視頻的同時提高他們的道德素養,并成為一名學生。遵守規則的好公民。
綜上所述,對于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來說,熟練地整合情感教育非常重要。它是豐富學生情感意識的基礎,也是增強學生道德素質的關鍵。基于此,初中的道德與法治老師需要具有獨創性。融入情感教育非常重要,以提高其在初中道德和法治教學中的有效性,并為提高初中道德和法治的教學質量提供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夢男.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策略分析[J]. 考試周刊, 2020, 000(024):107-108.
[2] 張晶.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情感教育方式分析與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 2019(36).
[3] 李賽男, 張艷春. 案例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J]. 神州, 2020(6):169-169.
作者簡介:奴日曼·買吐送,女,維吾爾族,新疆于田縣人,大專學歷,中教二級職稱,單位:于田縣玫瑰小鎮初級中學,研究方向:初中道德與法治。
于田縣玫瑰小鎮初級中學 新疆 和田 848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