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茹
(甘肅省臨澤縣水務局,甘肅臨澤734200)
近年來,我國在小水電建設和發展上有了迅猛的發展。不過從大規模且高速度進展的過程來看,針對河流工程的無序開發帶來的生態環境破壞問題越來越顯著,因此小水電的開發工程帶來的環境問題以及生態問題也頻頻發生。
鑒于很多規劃建設了小水電的流域都出現了因過度、過快開發導致的環境問題以及生態惡化,可以針對其表現以及成因進行分析,以期能夠為改善現狀提供思考方向。具體包括以下幾點:一是河水流量銳減。在部分河段,水流量明顯縮減,甚至在枯水期直接脫流斷水。二是生態多樣性受到影響。規劃興建小水電站、河段片段化,令原生水生生物依托生存的水文條件受到破壞,進而導致物種縮減,甚至滅絕。三是水質變化。因為建水壩蓄水,河流上流的水體流動速度明顯變慢,整個水體的更新周期延長,自凈能力明顯下降,水體富營養化問題嚴重。四是誘發地質災害。興建小水電站,其施工過程令周邊地表土壤受到擾動,加上電站運行期間形成減水河段,令植被遭到破壞,發生水土流失,部分地區甚至誘發泥石流,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而且還進一步惡化環境。五是施工廢物。興建小水電站的施工過程以及山體和隧洞的開挖過程都形成了大量廢渣,而很多工程都不會合理處理這些廢渣,隨意堆放廢棄,令河道長期堵塞,泄洪不暢,有較大的風險隱患存在。六是安置移民不暢,導致一些細微的隱性生態破壞問題等。
因為當前多數小水電工程的開發都會帶來嚴重的環境問題以及生態問題,相關行業的專家學者都在關注問題外部表現,而對于小水電破壞河道系統的問題卻忽視了,相關的治理建議自然也十分匱乏。
如今人們對水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河道生態環境也日益重視。根據水利部工作部署要求,創建綠色小水電站是小水電行業綠色發展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臨澤縣積極推進綠色小水電站創建相關工作,并堅持從規劃到運行全程綠色化。
為加快推進農村水電生態轉型升級,項目設計堅持規劃先行、循序漸進、因地制宜、廣泛參與、綜合治理理念,通過對小水電工程外部環境整治、廠區環境綠化等措施,提高水電站與周邊環境的協調性,在水電站下游修筑生態治理堰壩,對河道實施生態修復,嚴格按照國家技術標準安裝計量和實時監控設施,科學制定生態基流,確保下泄水量,著力解決本地區水電行業發展過程中積累和遺留下來的生態環境問題。
由于梨園河河道生態治理應用項目為改造及新建項目,在治理項目設計之初就將重點放在“4個轉變”上,也就是從傳統模式下重視水能充分利用,調整到關注水資源有限開發、有序應用以及有償分配的方向;從傳統模式下重視發電功能,調整到關注水電站生態功能以及環境效應的方向;從傳統模式下僅僅強調經濟收益,調整到關注規劃區域發展以及農戶利益方向;從傳統模式下關注新建項目的開發,調整到更加關注原先電站增效擴容改建以及可持續性應用方向。進行項目設計必須要緊緊抓住機遇,調動潛力改造,促成水電站對能源保障以及節能減排上的積極功能。另外,參考生態水電站的規劃需求,對河道生態進行適當的治理以及有效改善,以期能夠更好地實現良好生態效應,同時兼顧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收益。
確立生態效益優于發電效應的原則,必須要做的就是適當調整水電站的基本運轉方案,應用切實有效的方案以期確保生態水能以及生態水量,實現下流的不斷流運轉。首先,要全面強化水庫水資源優化的相關調度方案,配合蓄豐補枯方案,令下游枯水期流量得以有效提升。其次,強化梯級電站的運轉統一調度,除了常規性執行下泄流量的最小值之外,遇到枯水期,必須要保證電站上游來水當天即可下泄至下游,降低下游日流量受到的影響作用。第三,有效維護河流段的生態流量,參考流域的不同以及河流特性的不同,針對生態流量予以適當核定和有效動態監管,明確電站下泄流量最小值以及對應的調控方案,保證防水設備設置保有適當余度。
小電站應用河床式的建設方案,一般沒有調節性能,在壩后沒有減水河段或者是脫水河段,針對河道生態蓄水不會產生負面作用;在工程處于自然運轉的狀態下,也能夠較好地維持廠壩之間的河段相通性,針對河道的基本形態不會產生不良影響;擋水的建筑體一般是鋼壩閘,在汛期能夠放平供泄洪用,不會過多影響河道的輸沙情況;選址一般不會經過重點保護區或者瀕危動物生活區,避開水生生物和陸生生物的聚集區域,不會影響當地的水文生物條件以及陸生生態環境;工程完成蓄水之后,水面處在河道范圍當中,不會淹沒耕地,一般不會出現新增移民的情況,自然也不會產生安置不善造成的潛在風險以及社會穩定不良因素。
在河岸積極應用生態護坡,改善水體富營養化問題,改善環境;利用庫區水面建設濕地公園,重塑生態。
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在線監測網絡。積極應用現代化信息系統,配合大數據,強化小水電站的監測實效。
綠色小水電構建評價體系的過程中需要遵守以下3個原則:一是持續性。主要是小水電是否能夠對當地可持續發展產生積極影響。二是系統性。規劃綠色小水電中需要將評價對象認定是整個系統,借助系統思維來解決問題。三是務實性。是否能夠遵循系統發展內在規律,擇取關鍵性因素,并規劃合適標準。
工程設計階段綠色小水電評價體系可以參照表1。

表1 工程設計階段綠色小水電評價體系
系統計算,該工程規劃符合度約為0.93,滿足綠色小水電相關需求。
小水電對于促進鄉村經濟以及農戶生活水平、加強節能減排等均有積極影響,避免嚴重大氣污染,是比較清潔的能源,不過相對的,其開發期間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過度開發、過快開發誘發環境破壞的問題。
針對這一情況,需要從設計規劃貫徹綠色理念,展現綠色小水電內涵,助推新項目順利應用。貫徹落實綠色小水電理念,除了能夠將現有河道資源充分利用起來,還能夠避免不必要的環境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