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立功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去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留得青山,贏得未來”,今年又提出“青山常在、生機盎然”。什么是“青山”?“青山”就是中國上億市場主體,它們是中國經濟動力和活力之源。市場主體好,國民經濟才會好;市場主體興,國民經濟才會興;市場主體安全,國民經濟才會安全。
川廣者魚大,山高者木修。到2020年底,我國已有市場主體1.4億戶。這樣的市場主體規模,是我們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底氣——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營企業敢闖敢干,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如今已支撐起中國經濟的“半壁江山”。回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史,廣大企業家胼手胝足,靠著勤勉、勇敢、創新的精神“殺出一條血路來”。有“白天當老板,晚上睡地板”的吃苦耐勞,有“走遍千山萬水,歷盡千辛萬苦,說了千言萬語,想出千方百計”的堅韌不拔,也有“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朝氣蓬勃。在市場經濟的大海中“搏殺”四十余年的中國民營經濟,韌勁大活力強,絕不是溫室中的“嬌花”,而是勇于接受風雨洗禮的向陽花。
過去的一年,國民經濟受到疫情影響,眾多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首當其沖。為此,各級政府采取了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在新的一年里,政府還要“再幫一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依然強調政府節用為民,堅持過緊日子,“中央本級支出繼續安排負增長,進一步大幅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一系列實招硬招扎扎實實、穩穩當當,如春雨潤物,直抵基層,讓無數市場主體輕裝上陣、元氣滿滿,創新源泉充分涌流,創造活力充分迸發。
市場有活力,社會才有活力,民眾才有就業崗位,人民生活才能得到切實保障,國內國際雙循環才能順暢運轉……習近平總書記對民營企業的關心愛護一以貫之,對民營經濟存在的困難了如指掌,對民營企業家的意愿和心聲也盡知其詳。今年4月26日在廣西考察調研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小米粉大產業,做到這么大很不容易。鼓勵民營企業發展,黨和國家在民營企業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支持、遇到困惑的時候給予指導,就是希望民營企業放心大膽去發展。今年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講到,他到地方考察,一個小店店主說3個月沒有營業了,因為政府減免稅費,支持減免房租、水電費,穩崗補貼資金到位,他們沒有裁員,挺過來了。
只要把市場主體保護好,為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一個內生動力源源不斷、青春激揚活力無限的中國,將在未來創造更大的發展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