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大賽由北京服裝紡織行業協會、北京時裝設計師協會、北京時尚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指導,北京雪蓮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時裝周有限責任公司主辦。
作為致力于打造國內一流的羊絨手工編織創意創新的權威賽事,“雪蓮杯”已走過了五年歷程,在中國羊絨手編設計領域具備了較強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本屆大賽以“藝尚綻放”為主題,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賽事通過主動創新,無論是報名作品數量和作品質量,還是參賽者覆蓋廣度與深度都再創歷屆新高。截至7月中旬截稿,組委會共收到來自全國近200家設計師工作室、手工藝人、設計類院校等送報的1268份設計作品。
本屆大賽中大量高水準設計作品的呈現,再次反映了大賽在“專業性、藝術性和商業性”上的創新與融合,很多創意作品與首都政治、文體與時尚新消費需求,與國人生活的重要主題緊密結合,體現了雪蓮為首都文化與時尚建設增光添彩的初衷,也進一步反映了“雪蓮杯”大賽成果的商業落地和時代責任。通過面向優秀選手進行作品定向邀約,本次大賽征集到的作品更符合當下年輕人消費潮流,也贏得了評委們的高度認可。
“從本屆大賽征集成果中我們不難看出,許多選手選擇根植于傳統文化主題,用非遺技藝把作品與當代生活方式相結合,設計出了既可愛、炫酷又非常有創意的產品,契合當代年輕消費群的審美”中國服裝設計“金頂獎”獲得者、北京時裝設計師協會主席、雪蓮集團藝術總監房瑩說道,“很多手編作品如冰箱貼、發光玩偶等讓人一看就愛不釋手,極具商業潛力。”
中國服裝設計“金頂獎”獲得者、北京玫瑰黛薇時裝有限公司藝術總監劉薇也說道:“五年來,我在‘雪蓮杯收獲了太多驚喜,也感覺大賽一年比一年成熟,尤其是商業化成果越發明顯,很多作品既有手工匠人的精神,又有趣味性的設計;既具備系列化場景化,又兼具時尚與實用,期待他們能有很好的表現。”
“同大賽一路走來,感受到大賽手工編織的內容愈發豐富,層次更多元,產品更生活化,商業化落地走得愈發堅實。”中國十佳服裝設計師、雪蓮褲裝事業部設計總監倪燕說。

大賽初評現場 評委進行評判打分
值得關注的是,組委會已通過拓展合作資源與渠道,促成了許多往屆優秀獲獎作品進駐北京各大網紅文創“打卡地”,本屆賽事最終獲獎選手的優秀作品,也將獲得更多商業轉化的機會。
“雪蓮杯”自誕生時起,就不斷努力追求為產業發展匯聚創意和人才,同時通過平臺優勢貢獻更多社會效益。長期以來,大賽受到越來越多獨立設計師、服裝院校專業師生、手工編織民間藝人以及行業企業人才等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也因賽事核心及平臺效應的不斷擴大,在扶貧幫困、關愛弱勢群體的工作中凸顯出獨特的優勢。本屆大賽自5月啟動征稿工作以來,便吸引了一批心靈手巧的殘障人士,能夠得到這些極富有創意和智慧的弱勢群體的關注與認可,為賽事本身增添了許多感動的同時,也彰顯出雪蓮集團企業文化所追求的“價值共創”的理念與責任。
“參與了5屆的評審工作,今年的大賽令我尤為感動,因為大賽組委會和雪蓮集團對殘障等弱勢群體的幫扶與關注,不僅讓他們實現了手工技藝從0到1的蛻變,讓他們有機會展示才藝,而且也為他們提供了更多創收的機遇和可能。我為雪蓮集團的這份社會責任深表敬意。”中國流行色協會拼布色彩與藝術研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服裝學院天工傳習館金媛善拼布工作室創始人金媛善說。
房瑩表示:“繼去年成功舉辦了‘手編公益扶貧培訓后,今年我們又看到雪蓮集團通過積極吸納殘障人士參與賽事和營銷,體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和大愛,我為雪蓮集團感到驕傲。”
“弱勢群體有了技藝比拼的平臺,這也是本屆大賽的溫暖之處。”貴州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文化藝術學院副院長馬亮說。
為保證對入圍選手以及被幫扶群體的持續培養,雪蓮集團也通過網上專家在線輔導、微信群分享互動等方式,實現技藝培訓成果的最大化和商業化引導的持續化。
“開發新領域、探索新模式、創造新價值,‘雪蓮杯正不斷演繹出的時代精神,促使其能夠持續保持內生活力,推動手工藝不斷融入當代生活,產生越來越大的社會價值。”賽事組委會主任、北京雪蓮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孟澤說道。
決賽將于9月份在2021北京時裝周期間呈現,屆時,將借助首都時尚產業重要推廣平臺強大影響力,對大賽獲獎作品及特色成果進行集中靜態展示和線上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