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

設計師Paul坐在主臥浴室的臺階上,抱著愛貓Beck。Paul是室內設計工作室MHPD的創始人,野獸派、Little B的諸多空間,以及LOOKNOW買手店的室內設計皆出自他手,他還曾為若干演藝名人打造住宅。
設計師重新調整布局,將兩居室改造成一室一廳,讓空間更為通透,視線所及之處都能見到自然光。

客廳中,黑色“Orgone”躺椅由Marc Newson為Cappellini設計;黑白格紋地毯是IKEA與川久保玲的聯名之作。三歲的緬因貓Beck在家中自由走動。
兩年前拜訪MHPD工作室的場景仍然歷歷在目:空間以自流平混凝土打底,細節處少量點綴著熒光綠色的油漆,各類別致的材料和打樣叫人好奇不斷,又驚喜連連。“Paul式”俏皮讓野獸派、LOOKNOW買手店、Camus咖啡館等空間的主人都與他結成合作伙伴,演藝界的不少當紅小生也爭相邀請他設計住宅。當我們來到Paul在上海前法租界的新家時,他剛剛住進來兩個禮拜,家具、擺設以及各種零碎的器物已然各得其所,家里一大一小兩只寵物貓也快樂地適應了新環境。它們對窗外的梧桐街景似乎不太感冒,更喜歡跟主人黏在一塊兒,玩累了便趴在Paul親手制作澆筑的樹脂矮幾上歇息,一會兒又翻滾到地上向我們敞露肚皮。
在上海這個區域找到先天條件優越的老公寓本已相當不易,更難得的是,Paul遇到了一對爽快的房東夫婦:看過他的作品集,屋主大手一揮,把改造任務全權交給了Paul。但Paul并不打算修舊如舊,他拆除了公寓原有的一切硬裝,僅保留了格子鋼窗和兩扇老木門,此外還大幅調整了布局。經歷了將近三個月的工期,Paul把80平方米的兩室一廳改成了一室一廳,每處功能空間因而變得更為開敞:臥室和客廳都經歷了“乾坤大挪移”,被安置在陽光充沛的窗邊。“老房子雖然好看,但已經難以適應現代人的生活。空間應該服務于人,作為新的居住者,我要考慮它往后20年乃至30年在功能上的合理性。”Paul介紹道,“為客戶設計住宅時,我們也堅持功能先行,首先要滿足主人的生活習慣,最后才考慮‘美這件事情。”
Paul是一個很有“腔調”的設計師,即使他的發色永遠保持兩種或以上,指甲上也精心描畫了可愛的圖案,但他的家卻沒有預想中的“多彩”,只是鋪展以穩重素雅的淺色基底。“在風格上,我沒有對它進行具體定義,我的要求是簡單、干凈、舒適、自然。”Paul說道。墻壁被刷成了米白,地板也是淡淡的淺木色,不銹鋼材質打造的開放式廚房干凈利落……唯有浴室,Paul將色調稍稍調深,采用了帶有灰白花紋的黑色大理石,融入一份男生的型格。唱片機里輕聲播放著電子樂,空間縈繞著松弛且自在的氛圍。
打造好干凈清透的空間基礎,便到了Paul發揮軟裝搭配功力的時刻。設計大師的手筆分布于空間各處:譬如VicoMagistretti為Cassina設計的Maralunga沙發,Paul選擇了于2018年再版推出的三人座奶茶色款;又如 Castiglioni兄弟在1962年為Flos設計的Toio落地燈;抑或是Marc Newson為Cappellini打造的Orgone靠背椅……空間里也有不少近年爆紅的潮玩家具,如由Snarkitecture(由藝術家Daniel Arsham和設計師Alex Mustonen組成的設計工作室)與意大利品牌Gufram攜手推出的“Broken”系列穿衣鏡。
除大量的經典設計以外,空間中也不乏Paul自己“生產”的家具。多年來,“DIY”是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法華鎮路上的MHPD工作室里,Paul時常擺弄木、石、樹脂等材料,將它們做成各種好玩兒的家具或擺件。對他而言,這就是畫圖疲勞、靈感阻滯時最好的放松方式。即便那些個人創作的“品相”不太完美——附有裂痕或變形,Paul也不介意把它們帶回家中,作為自成一格的存在。“這些‘不完美的背后包含一個奇妙的過程,它們不受人為干預,在創作中自然形成,意外之美就是我想達成的結果。”
Paul是環保回收的踐行者,因而十分享受修補與改造的過程。譬如,這里有些家具來自Paul的客戶,客戶在家具折舊受損后將它們送給Paul,他簡單修補后就愉快地用了起來。“只要功能和安全不成問題,我覺得這個東西就能繼續用下去。”他甚至連裝修隊留下的建筑垃圾都沒有“放過”——刷漆師傅為了登高,做了一張簡易的木凳,Paul對其稍加處理,便成了玄關處的一張小條案。在Paul的家里,大師設計及藝術家創作,與他收來的美院學生習作還有自己的DIY出品共居一室,相互之間非但互不沖突,反倒別具默契。對Paul而言,物品的美與功用不以它們的價值所區別,只要用得順手、玩兒得開心,都值得被珍惜。為自己打造家,圖的就是一個暢快淋漓!
設計大師的經典手筆、Paul的DIY家具以及收集的可愛擺件,再加上朋友送給他的攝影創作……都為家帶來更多可讀的故事。

奶茶色Maralunga沙發是Vico Magistretti為Cassina設計的經典之作,誕生于1973年;2014年,Cassina發行了三人座的特別版Maralunga 40;黑色Revers Chair“飄帶椅”由Andrea Branzi為Cassina設計;地面上,兩張樹脂茶幾是Paul自己的創作,其中白色的“豆腐塊”是他與Tom Dixon合作藝術家具時留下的樹脂模具;遠處的木凳是Paul自己修復并制作的;白色三星Serif電視機下方的藝術品來自Daniel Arsham;背景中,Paul將整面墻打造成儲物空間,并裝上了干凈的白色柜門。
Paul經常動手創作,他迷戀手工的“不完美”,因為它們不受人為干預,在創作中偶然形成的“意外之美“就是他想達成的效果。

餐廳中,桌子的圓形臺面由Paul自己手工澆筑再脫模而成,他將其命名為“日常消費”,里面塑封著各種購物紙袋、小票、零食包裝袋,甚至他喜歡的廣告海報……藍色靠背椅出自荷蘭設計師Dirk Vander Kooij之手;造型極簡的Quinta黑色扶手椅出自瑞士建筑師Mario Botta之手,是20世紀80年代的老貨;桌子上的燭臺來自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品牌Gaia & Gino,花器則出自美國設計師Jonanthan Adler之手;后方廚房操作臺面上,黃色陶瓷貓貓來自意大利品牌Botossi,水罐由Dinosaur Designs出品。

餐廳墻上的攝影作品來自Paul的攝影師好友朱騫創作的《全家》系列;朱騫用全家便利店購得的小物置景,創作了十余幅作品,并將每幅贈送給與之“氣場”最合拍的好朋友。
臥室里的靜謐深色調,成為甜酷之家最好的注腳,值得玩味的是他對設計的推敲,沉靜的調子適合沉入美夢。

木雕是Paul購得的學生習作;換鞋凳是工作室MHPD的自家出品;黃銅色衣帽架來自Tom Dixon,Paul很喜歡Tom天馬行空的風格。墻上繪有動漫人物的賽璐珞片是Paul的收藏。

1.客廳中,黑色穿衣鏡出自Gufram與Snarkitecture的合作系列“Broken”;Golem黑色高背椅出自Vico Magistretti之手。地上的玩偶布魯托自Paul20歲起便伴隨他一路搬家,最后來到了上海,它對Paul而言格外珍貴,是家的象征。2.玄關處的墻上掛著《足球小將》裝飾畫,由Paul收藏的賽璐珞片放大而來,Paul還請人為其定制了一個燈箱。3.主臥中的浴室僅有淋浴和泡澡功能,半開放式的大理石墻體形成空間的隔斷,Paul特意將墻體中間留空,便于通風。圖中深粉色花瓶出自藝術家錢苘茼的“冰島”系列。4.Paul喜歡下廚,他選用了不銹鋼材質的廚房家具,便于清理;薄荷綠色的陶瓷卡通頭像雕塑來自韓國藝術家Aokizy。

半開放式浴室悉數使用大理石打造,與主臥相連。Paul在兩側運用了鏡面,形成“無限反射”的視覺效果。

在老公寓原本的布局中,如今的主臥曾經是客廳。為了遮擋墻上的裝飾性壁爐,Paul定制了一個帶有超高墻頭板的床架,并以皮革包裹;床頭上方的燭臺來自Tom Dixon;吊燈由Flos出品。Paul喜歡輕松可愛的感覺,在這里放了一把《芝麻街》中卡通角色“CookieMonster”的椅子,恰巧能用作床頭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