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似凡

建筑師約翰·帕森(JohnPawson)駐足在完全對外敞開的滑動式落地玻璃窗前,對面是綠樹成蔭的果園與農場的池塘。
為了更加突出空間里的美感,他們選用最簡單的材料修飾,用石灰粉刷成的墻壁以及較大的入口讓光線盡可能地照射進來。

餐廳由原來的車庫改建而來,地面用水磨石鋪墊而成。房間深處,壁櫥和其他零星木材部分是用榆木打造的。餐桌和玻璃吊燈均出自John Pawson之手,餐椅源自HansWegner為Carl Hansen設計的Wishbone系列作品。左側靠墻的座椅由Donald Judd夫婦設計。

科茨沃爾德是許多倫敦人的第二棲居地,這里仍保留著典型英式的鄉村風格。建筑師John Pawson夫婦的“家庭農場”式別墅就坐落在科茨沃爾德的中心。這里是一派詩意般的田園牧歌景象:一座包含17世紀建筑的舊農場、一個小而靜的池塘、一片果園和四周一望無垠的田園。當這一切映入眼簾時,它們便自然構成了一幅宛如19世紀油畫般的景象。
房子購置于2012年,作為夫婦倆周末及假期的度假別墅。看起來唯一動工改建過的痕跡是正面這個被鑿開的房屋入口,但其實整個房子卻經歷了一個繁復的翻修過程。相較于它原有的房屋狀態,現今僅有墻體、屋頂以及碩大的落地玻璃窗仍在保留使用,室內空間光照充足,讓人感到印象深刻。
如John Pawson的其他作品一樣,這位堅持并貫行了30余年極簡主義的建筑師將他的別墅也做到了極簡:簡單石灰粉刷或是被木材包裹的墻面、斯巴達式質樸的家具上擺放著不同出版社為他出版的刊物,加上幾件Hans Wegner、Poul Kj?rholm、Donald Judd的標志性家具,便是整個房間的全部。John Pawson很少用藝術品,用他的話來說,藝術品不過是用來吸引眼球罷了,并無實際用處。花園更像是Catherine的天地。“她想在別墅四周種上花壇般體量的花(將房屋圍成一圈的花籬)。對我而言,這完全是一個莫名其妙的想法!”John Pawson抱怨道,“這就和她堅持要窗簾一樣,我總是認為窗戶就應該是敞亮、沒有遮擋的。但我承認,她用類似于修道禮服那樣的布料制成的窗簾讓空間更加自在舒服。”這棟開闊的別墅主體是由幾座小房屋打通連接組建而成的,前后縱深在50米以上,除了基本的生活空間,還涵蓋了4間自帶衛浴的臥室。為了招待他們的三個孩子,幾座小房屋還額外備有三間廚房。“每一座房屋都配有一間廚房:一間用于日常用餐;另一間臨近花園,方便室外用餐;第三間位于名為‘The Wain 的客房里。”John Pawson笑道,“但當忘記某個調料放在哪一間廚房時,我們就需要走遍整座房子,那是很長的一段路!”
在居家隔離剛開始的時候,John Pawson夫婦和他們的兩個兒子便決定搬過來長居于此。正是在Catherine滿墻都是書籍的辦公室里,John Pawson夫婦做了很多視頻采訪。在提及被限制出行后自身的生活變化時,他說:“之前,我除了偶爾要去不同的工地查看,一般每天要在辦公室里度過12個小時。但我搬到這里之后,不可避免地要和過去的工作秩序及習慣說再見。而真正改變的其實是生活節奏,我開始花更多的時間在自己身上。”
規律的一日三餐是農場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Catherine是一個很棒的廚師,John Pawson夫婦倆利用這段居家時光一起編撰了一本有關烹飪的書《家庭農場烹飪》,書中的照片都是以一種報告紀實的方式在別墅里取景的。“ 我們現在有了人生的第一只狗,它讓我有了很棒的理由可以敦促自己每天出去散步。對于一位身體帶有‘倫敦印記的城市人而言,這種和大自然的關系更像是一種自我揭示。我感受到鄉村的嘈雜、氣味,察覺到光線的明暗變化,它甚至可以左右我對地點感知的方式,真是奇妙!”

客廳被用榆木板制成的墻壁包裹,營造出舒適、開闊的自然狀態。位于客廳中心的Benchmark沙發和Wonderglass吊燈都是John Pawson設計的作品。小憩用的床來自Poul Kj?rholm,火爐是Dick van Hoff為Royal Tichelaar Makkum設計的作品。
空間遵循僅保留功能的極簡原則,起錦上添花作用的只有地板及木質墻面。當光從室外照進來時,溫潤的木頭觸感與自然在室內有了一種天然的連接與回應。

用幾片金屬薄板直接在墻上固定而成的書架是書房中最重要的視覺焦點,來自Poul Kj?rholm限定系列的皮質鑲面桌子以其簡單的結構和材質與整個房間相互呼應,簡單卻不單調。John Pawson將極簡發揮到極致。
辦公室保留了原有的建筑構架,干凈、利落的線條更具雕塑感,簡單的材質顯現出空間立體的包容性及張力。

一條長的走廊使得別墅主體內的幾座不同房屋連接在一起。地面上保留了17世紀的房屋石地板。椅子來自Kaare Klint。
質樸的材質、簡單的擺設讓房子在自然原始的包裹下平衡了空間的歷史痕跡,打造出家的自然歸屬感。

浴室緊挨著主臥室,由一塊大理石的隔板像屏風般將兩個空間分隔開來,來自Kaldewei的橢圓形浴缸藏于其中。榆木裝飾的擱板上為大理石質地的洗手池。

木材、石頭以及石灰,相對有所限制的幾種材料將別墅內不同的空間自然地區分開來,雖簡單卻更顯藝術氣韻。

主臥保留了原始建筑的屋頂與構架,用榆木制作的鑲板裝飾的房屋墻壁與地面讓臥室變得更為溫馨親切。來自Niels Otto Moller的凳子簡單地放置在一旁,更似一件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