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帶肋預應力混凝土復合墻板的抗彎性能

2021-09-10 01:56:07梁遠森王寧季可凡侯和濤
土木建筑與環境工程 2021年5期

梁遠森 王寧 季可凡 侯和濤

摘 要:將傳統復合墻板平板層改為帶肋層,優化截面的混凝土配置,從而降低復合墻板自重,在墻板兩側對稱施加預應力筋,增強復合墻板的抗裂性能。為研究帶肋預應力混凝土復合墻板的抗彎性能,進行了3個試件在均布力作用下的抗彎試驗,分析該混凝土復合墻板的力學性能和變形模態。通過理論分析推導該混凝土復合墻板的抗彎承載力計算公式,采用ABAQUS軟件進行該混凝土復合墻板的對比模擬,并對肋板角度參數進行模擬分析。結果表明:帶肋預應力混凝土復合墻板與平板混凝土復合墻板存在近似的彎曲響應;帶肋預應力混凝土復合墻板的抗彎承載力與平板混凝土復合墻板相比有所下降,但降幅小于自重降幅;預應力的施加顯著提高了混凝土復合墻板的承載力和抗裂性能;提出的混凝土復合墻板的承載力計算公式、有限元模型均與試驗結果吻合較好。

關鍵詞:復合墻板;混凝土墻板;帶肋墻板;預應力;抗彎試驗;抗彎性能

Abstract: The ribbed prestressed concrete composite wall panel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composite wall panel layer into the ribbed layer, and optimizes the concrete configuration of the section to reduce the self-weight of the composite wall panel.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is added to both sides of the wall panel, which can increase the crack resistance of composite wall panel. In order to study the bending performance of the concrete composite wall panels, the bending test of three specimens under uniform load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eformation modes of the concrete composite wall panel were analyzed.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flexural bearing capacity was derived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The comparative simulation and ribbed plate angle parameter analysis of the composite wall panels were conducted by the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BAQU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ibbed prestressed composite wall panel had similar bending behavior to the traditional composite wall panel. The flexural capacity of the ribbed prestressed composite wall panels decreased, but its reduction was less than the self-weight reduction. The application of prestressing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bearing capacity and crack resistance of the composite wall panel. The proposed calculation formula of the bearing capacity and th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ribbed prestressed composite wall panel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Keywords: composite wall slabs; concrete wall slabs; ribbed wall slabs;prestress; flexural experiment;flexural performance

復合墻板作為外圍護體系的一種,具有輕質節能、經濟性好的顯著優點,主要應用于裝配式建筑中,與鋼結構住宅主體相配合[1-3]。復合墻板的選用影響著裝配式建筑整體力學性能的發揮以及連接節點的處理,輕質復合墻板是學者們研究的熱點[2,4-5],但目前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選用輕質材料作為復合墻板的面層來降低自重[4,6-10],在截面形式優化方面研究很少。

傳統復合墻板為三明治式平板復合結構,由中間的保溫芯層和兩側的結構面層組成,其中,抗剪連接件將兩側的混凝土結構面層和保溫芯層錨固為整體,共同參與工作,保證了混凝土復合墻板形成有效的組合作用[11]。然而,傳統平板復合墻板的截面形式存在不合理性。分析發現,復合墻板中直接參與錨固作用的混凝土區域只占混凝土結構面層的一部分,其他位置的混凝土對錨固作用的貢獻有限,如圖1所示。

將傳統的平板混凝土復合墻板進行截面優化,剔除部分截面的混凝土,將平板混凝土層改為帶肋混凝土層,從而達到降低自重的目的。為了更好地提高帶肋復合墻板的力學性能,在帶肋復合墻板兩側的混凝土層內對稱布置預應力筋,形成帶肋預應力混凝土復合墻板,如圖2所示。

為研究減重后帶肋預應力混凝土復合墻板的抗彎性能,進行了均布荷載作用下不同參數的混凝土復合墻板試件的抗彎性能試驗研究、理論分析和有限元模擬分析。

1 試驗概況

1.1 試件設計

共設計制作了3個試件,試件尺寸如表1所示,其中,試件A為傳統平板混凝土復合墻板,試件B為不加預應力的帶肋混凝土復合墻板,試件C為帶肋預應力混凝土復合墻板。所有復合墻板均為兩側鋼筋混凝土層和中間的EPS保溫層組成,采用直徑4 mm的連續斜向鋼絲作為抗剪連接件,沿復合墻板長度方向的兩端設置長100 mm的實心混凝土區。兩側的混凝土層內均配置Ф3@50的雙向鋼絲網片,鋼絲網片由4列連續斜向鋼絲焊接連接,斜向鋼絲的傾斜角度為45°,相鄰兩列斜鋼絲間距為150 mm,試件構造如圖3所示。

如圖4所示,帶肋混凝土復合墻板兩側對稱布置等腰梯形混凝土肋板,試驗后期,實測得出采用帶肋混凝土板的試件B與采用平板混凝土板的試件A相比,重量減少20.8%。試件C與試件B均為帶肋混凝土復合墻板,不同的是,試件C增設兩側對稱的預應力筋。預應力的施加方式為先張法,控制應力為0.75倍的預應力筋抗拉強度標準值。

1.2 試驗加載裝置及測點布置

采用相同質量的沙袋均勻布置于復合墻板上,以實現對均布力的模擬,沙袋重量均為7.5 kg,實際加載裝置如圖5所示。試驗的支承結構為三角形鋼架,混凝土復合墻板兩端的擱置長度均為75 mm。

圖6為各混凝土復合墻板的位移計布置圖,3個試件的位移計位置均相同,依次編號為L1~L5。圖7(a)為復合墻板的混凝土應變測點布置圖,各復合墻板試件均設8處應變片,保證上、下表面位置對稱,其中,復合墻板上表面設置應變片A1~A4,下表面對應設置應變片B1~B4,目的是方便后期分析復合墻板上、下結構層的協調工作程度。圖7(b)為混凝土復合墻板的縱筋應變測點布置圖,各復合墻板試件的縱筋處設12個應變片,保證受拉、受壓處位置對稱,其中,復合墻板受壓處縱筋設置應變片E1~E6,受拉處縱筋對應設置應變片F1~F6。

1.3 材性試驗結果

混凝土和鋼絲的材性按照材性試驗規程[12-13]進行測試,混凝土為C40自密實混凝土,28 d齡期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均值為41.4 MPa,彈性模量為30.8 GPa。鋼材材性見表2。

2 試驗結果及分析

2.1 試驗現象

3個混凝土復合墻板試件試驗現象相似:初始加載階段,復合墻板跨中處的撓度增加緩慢,直至加載到開裂荷載,開始出現肉眼可見的微小裂縫;持續加載,復合墻板撓度增速加快,裂縫數量明顯增加,已有裂縫逐漸增大;當接近極限狀態時,試件跨中位移激增,彎曲變形明顯,裂縫區域明顯變大;直至復合墻板底部的縱筋斷裂,試驗結束,破壞現象見圖8(a)。對于試件C,其裂縫寬度達到1.5 mm時停止加載,定義此時為試件C的破壞狀態,見圖8(b)。

試驗結束后,對帶肋混凝土復合墻板進行剖面觀察,如圖8(c)所示,發現混凝土肋板形狀清晰可見,混凝土均勻密實,表明試件制作質量達到預期。

所有復合墻板試件的裂縫分布均為較明顯的正截面受彎垂直裂縫,均呈現多而密的特點,開展較為充分,如圖9所示。這是因為墻板下層設有鋼絲網。

各試件的荷載統計情況(包括自重)如表3所示。帶肋混凝土層的試件B與平板混凝土層的試件A相比,自重減少20.8%,但承載力僅減少10%左右。與試件A、試件B相比,試件C的開裂荷載以及極限荷載均有大幅增加,表明預應力筋對混凝土復合墻板的抗彎承載力有積極影響。3種復合墻板中,帶肋預應力混凝土復合墻板抗彎性能最為優越。

所有混凝土復合墻板試件的開裂荷載和極限荷載比值均在40%~51%范圍內,說明復合墻板在開裂后仍有充分的承載力安全儲備。

2.2 荷載位移試驗結果分析

從圖10可以看出,試件B與試件A的荷載位移曲線相近,試件B的抗彎極限承載力較試件A有所降低;試件C的曲線斜率明顯大于其他兩個試件,抗彎承載力大大提升,位移變形得到有效控制。以上結果表明:帶肋混凝土復合墻板與傳統平板混凝土復合墻板相比,承載力雖有一定程度降低,但整體抗彎性能相近;帶肋預應力混凝土復合墻板的抗彎性能明顯優于另兩種復合墻板,預應力的施加能夠顯著提升混凝土復合墻板的抗彎剛度和承載力,有利于限制混凝土復合墻板的位移。

2.3 混凝土應變分析

由圖11得出,在復合墻板試件未開裂過程中,各試件混凝土應變逐漸遞增,趨勢大致呈線性,各試件A1和B1處的代數值之和大致為0,說明復合墻板兩側混凝土層的應變能夠較好地保持一致,試件整體具有良好的組合作用,在理論推導時可以將其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研究。

2.4 縱筋應變分析

圖12為各個試件跨中受拉、受壓縱筋的應變圖。比較各試件加載初期的縱筋應變可以看出,在荷載相同的情況下,同一側的縱筋應變具有一定差異,表明無論在受拉區還是受壓區,縱筋的應力值均呈不均勻分布,導致部分復合墻板區域出現提前開裂的情況,因此,在理論計算混凝土復合墻板的抗彎承載力時,需對其加以考慮。

3 承載力的理論計算

3.1 復合墻板組合程度的確定

根據兩側混凝土結構層的協同工作程度,復合墻板的組合程度主要分為完全組合、部分組合和完全不組合[6]。不同組合作用性質的混凝土復合墻板具有不同的受力性能,故理論計算時應先確定混凝土墻板的組合程度。

借鑒聶建國等[14]提出的組合梁判定方法,若混凝土復合墻板的斜鋼筋傳遞的剪力值超過下側混凝土板中縱向受拉鋼絲的承載力總和,則定義該混凝土復合墻板屬于完全組合。因此,定義μ為復合墻板組合程度系數,表達式為

若μ>1,則該試件屬于完全組合。理論分析各復合墻板試件的組合程度系數見表4,由表4可知,所有試件的μ均大于1,說明各試件均達到完全組合。

3.2 復合墻板開裂彎矩的理論計算

帶肋預應力混凝土復合墻板的預應力筋為墻板上、下兩側對稱布置,同側預應力筋會分別對兩側混凝土層施加預壓力、預拉力。下側預應力筋對復合墻板下混凝土層施加有效預壓力σ單側壓,對復合墻板上混凝土層施加有效預拉力σ單側拉。

式中:Np0為混凝土復合墻板的單側預應力筋有效總應力;ep0為混凝土復合墻板的單側預應力筋作用點偏心距;A0為換算截面面積;I0為換算截面慣性矩;y0為受拉邊緣到中性軸距離。

復合墻板試件兩側混凝土層之間的剪力靠斜鋼筋傳遞,所以,剪力傳遞主要存在于靠近于斜鋼筋的混凝土部分,而不是復合墻板的整個混凝土層,這將引起應力不均勻分布。同樣,帶肋復合墻板試件的梯形肋板也能夠引起應力的不均勻分布,因此,“剪力滯效應”是混凝土復合墻板受力分析時不可忽視的因素。

式中:ftk為混凝土的軸心抗拉強度標準值。將Mcr理論和Mcr試驗代入式(6),求得各個誤差eMcr,從圖13可看出,λ最優值=0.52,此時開裂荷載誤差處于最小值。

表5為復合墻板各試件的試驗開裂彎矩Mcr試驗和理論計算開裂彎矩Mcr理論的對比分析。當系數λ=0.52(考慮剪力滯效應)時,3個復合墻板Mcr試驗與Mcr理論的最大誤差為18.01%;當系數λ=1(未考慮剪力滯效應)時,3個復合墻板Mcr試驗與Mcr理論二者的誤差均大于50%,遠超過系數λ=0.52時的誤差,所以,在分析混凝土復合墻板開裂彎矩時應合理考慮剪力滯效應。

式中:fy、As分別為鋼筋的抗拉強度、截面面積;fc為混凝土的軸心抗壓強度;α為受壓區混凝土等效矩形應力圖的應力值與fc的比值;β為等效矩形應力圖的換算受壓區高度與截面實際受壓區高度的比值;c為混凝土的受壓區高度;B為受彎構件的截面寬度。

復合墻板上側混凝土結構層應變根據材料性質得出,縱筋應變可根據式(11)轉換為混凝土應變??紤]到預應力筋發揮有效預拉力的過程必然伴隨著應變的產生,受拉縱筋(包含預應力筋)達到屈服強度后,彈性模量Es也會有一定程度降低。復合墻板的鋼筋選用雙線性模型,假定鋼筋屈服后Es降低為原來的0.01,得出帶肋預應力混凝土復合墻板的極限承載力為

式中:fy預有效為混凝土復合墻板的預應力筋有效預拉力;Es普為混凝土復合墻板的彈性階段普通鋼筋彈性模量;Es預為混凝土復合墻板的彈性階段預應力筋彈性模量。

4 有限元分析

4.1 復合墻板模型概況

應用ABAQUS軟件進行混凝土復合墻板抗彎性能的模擬,進一步與所做的試驗、理論計算相對比分析。模擬復合墻板的混凝土本構關系為塑性損傷模型,建模應用實體單元C3D8R;模擬復合墻板的鋼筋本構關系為理想彈塑性模型,建模應用梁單元B31。帶肋復合墻板模型如圖16所示。

為了模擬試驗加載狀態,復合墻板有限元模型的邊界條件選取與試驗保持一致,模擬建立兩塊鋼墊板模型置于復合墻板試件的底部,位置與試驗時的三角形鋼架保持一致。試驗中的加載方式采用沙袋均布方法,因此,在模擬過程中采用pressure命令對模型施加外荷載。

4.2 應力模擬分析

以試件B的應力模擬為例,從圖17得出,復合墻板的混凝土應力分布呈明顯的波浪形,處在波峰位置(靠近斜鋼筋處)的混凝土部分應力約為3 MPa,而處在波谷位置(遠離斜鋼筋處)的混凝土應力約為1 MPa,二者差距明顯,這也驗證了理論分析采用混凝土應力不均勻分布假定的正確性。

圖18顯示出復合墻板中接觸斜鋼筋的縱向鋼筋區域應力值約為550 MPa,但不與斜鋼筋直接接觸的縱向鋼筋區域應力值約為220 MPa,二者差距明顯,與理論分析采用鋼筋應力不均勻分布的假定相同。

4.3 荷載位移曲線分析

圖19為各試件跨中荷載位移曲線的有限元模擬與試驗對比。各試件模型的跨中荷載位移曲線與試驗走勢基本相同,均為二折線模型狀態。對比曲線在彈性階段吻合較好,在彈塑性階段存在一定的差距,這是由于復合墻板模型在有限元分析時并未考慮部件存在的初始缺陷和加載過程中試件材料的損耗破壞,使得各個復合墻板模型的剛度在一定程度上較試驗值有所增大。各試件模擬得到的跨中荷載位移曲線與試驗總體吻合度較高,故建立的混凝土復合墻板有限元模型較為可靠,可以實現對復合墻板試件的快速分析,為后續影響參數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4.4 肋板形狀參數分析

試驗中混凝土肋板的形狀均為底角為45°的等腰梯形肋板,并未對其他肋板形狀進行研究,因此,采用有限元模擬的方法分析不同底角角度的等腰梯形肋板以及圓形肋板對帶肋混凝土復合墻板抗彎承載力的影響。圓形肋板截面及不同底角的等腰梯形肋板截面如圖20所示,底角θ分別為30°、45°、60°、75°以及90°。

圖21為不同肋板形狀的帶肋混凝土復合墻板跨中荷載位移曲線。從圖21可以發現,所有混凝土復合墻板中,采用圓形肋板的試件在受力過程中抗彎剛度呈較顯著的降低趨勢。經計算得出,圓形肋板混凝土復合墻板的減重比為36.9%,90°角肋板混凝土復合墻板的減重比為40%,但圓形肋板混凝土復合墻板模型的跨中位移顯著增加,表明圓形肋板混凝土復合墻板的剛度退化較明顯,在實際工程應用中該類型復合墻板性價比不高。

當角度θ在30°~90°之間變化時,各模型在彈性階段的跨中撓度大小相近,表明肋板角度的變化不會明顯影響帶肋混凝土復合墻板的彎曲行為;各模型的開裂荷載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從30°角肋板到90°角肋板復合墻板的開裂荷載逐漸減小。

圖22為不同肋板角度模型單位重量混凝土對墻板開裂承載力的貢獻值。不同肋板角度的試件單位重量混凝土承載力貢獻值明顯超過傳統平板復合墻板;45度角等腰梯形肋板的試件模型達到貢獻值的峰值點,貢獻值最大,故45°等腰梯形肋板為肋板角度的最佳選擇。

5 結論

1)帶肋預應力混凝土復合墻板與傳統平板復合墻板的彎曲響應差異不明顯,但預應力的施加能夠顯著提升混凝土復合墻板的力學性能。

2)與傳統混凝土復合墻板相較,帶肋混凝土復合墻板的抗彎性能雖有一定程度下降,但與其質量降幅相比,帶肋混凝土復合墻板抗彎承載力降幅明顯小于質量降幅。帶肋預應力混凝土復合墻板有著極為優異的抗彎能力和抗裂能力,其開裂荷載較傳統墻板提升1倍左右,達到9.18 kN/m2,可用于對承載能力有更高需求的高空環境。

3)建立的混凝土復合墻板承載力理論計算公式、有限元模型均與試驗結果吻合較好,可以為后續相關研究提供一定參考。

4)肋板角度對帶肋混凝土復合墻板的開裂荷載有一定的影響,45°等腰梯形肋板為肋板角度的最佳選擇。

參考文獻:

[1] 包蕓蕓. 鋼框架外掛輕質復合墻板結構抗震性能研究[D]. 北京: 北京建筑大學, 2020.

BAO Y Y. Research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steel frame structure with light composite wall [D]. 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20. (in Chinese)

[2] 侯和濤, 王文豪, 曹運昌, 等. 與足尺鋼框架柔性連接的外掛復合墻板振動臺試驗研究[J]. 建筑結構學報, 2019, 40(12): 21-31.

HOU H T, WANG W H, CAO Y C, et al. Shake table tests of exterior sandwich composite walls flexibly connected to full-scale steel braced frames [J]. 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2019, 40(12): 21-31. (in Chinese)

[3] 吳香國, 陶曉坤, 于士彥, 等. 高性能復合夾芯外掛墻板應用研究進展[J]. 建筑結構, 2020, 50(Sup1): 611-616.

WU X G, TAO X K, YU S Y,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f high-performance composite sandwich panel [J]. Building Structure, 2020, 50(Sup1): 611-616. (in Chinese)

[4] AMRAN Y H M, RASHID R S M, HEJAZI F, et al. Response of precast foamed concrete sandwich panels to flexural loading [J]. 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2016, 7: 143-158.

[5] 卞文軍, 范力, 李升旗. 不同連接方式預制復合墻板填充墻對框架抗震性能的影響[J]. 建筑結構學報, 2020, 41(Sup1): 196-203.

BIAN W J, FAN L, LI S Q. Influence of prefabricated composite infilled wallboard with different connection modes on seismic behavior of frame structure [J]. 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2020, 41(Sup1): 196-203. (in Chinese)

[6] 陳璐. 竹筋陶?;炷琳辰Y性能及復合墻板抗彎性能的試驗研究與理論分析[D]. 濟南: 山東大學, 2012.

CHEN 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bond properties and bending performance on composite panels of ceramic bamboo-reinforced concrete [D]. Jinan: Shandong University, 2012. (in Chinese)

[7] 張微敬, 孫雪瑩, 李愛影. 輕質纖維增強復合木剪力墻擬靜力試驗研究[J]. 建筑結構, 2020, 50(16): 94-99.

ZHANG W J, SUN X Y, LI A Y. Study on quasi-static test of lightweight composite wood shear walls with glass fiber-enhanced cladding [J]. Building Structure, 2020, 50(16): 94-99. (in Chinese)

[8] 麻建鎖, 李雪娜, 蔡煥琴. 預制芯柱式普通泡沫混凝土復合外墻板技術研究[J]. 混凝土, 2019(8): 125-127.

MA J S, LI X N, CAI H Q. Research on the technology of the prefabricated core type ordinary-foam concrete composite outer wall panel [J]. Concrete, 2019(8): 125-127. (in Chinese)

[9] 劉泰玉. FCP復合墻板抗彎性能研究[D]. 沈陽: 沈陽建筑大學, 2015.

LIU T Y. Study on the flexural performances of fiber cement composite panels [D]. Shenyang: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2015. (in Chinese)

[10] RAJ S, RAMESH KUMAR V, BHARATH KUMAR B H, et al. Flexural studies on Basalt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sandwich panel with profile sheet as core [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5, 82: 391-400.

[11] MOHAMAD N, HASSAN N. The structural performance of precast lightweight foam concrete sandwich panel with single and double shear truss connectors subjected to axial load [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3, 634-638: 2746-2751.

[12] 金屬材料 室溫拉伸試驗方法: GB/T 228—2002 [S]. 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 2002.

Metallic materials: Tensile testing at ambient temperature: GB/T 228-2002 [S]. Beijing: Standards Press of China, 2002. (in Chinese)

[13] 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 GB/T 50081—2002 [S]. 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3.

Standard for test method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n ordinary concrete: GB/T 50081-2002 [S].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03. (in Chinese)

[14] 聶建國. 鋼混凝土組合結構[M]. 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5.

NIE J G.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eam structure [M].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05. (in Chinese)

[15] 田春雨, 聶建國. 簡支組合梁混凝土翼緣剪力滯后效應分析[J].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 45(9): 1166-1169.

TIAN C Y, NIE J G. Shear lag analysis of simply supported composite steel-concrete beams [J].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 45(9): 1166-1169. (in Chinese)

[16]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 50010—2010 [S]. 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11.

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GB 50010-2010 [S].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11. (in Chinese)

(編輯 王秀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无码| 国产精品青青|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欧美性天天|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中文字幕日韩视频欧美一区|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6080| 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福利亚洲精品| 美女国产在线| 亚洲一区免费看| 亚洲三级色| 国产剧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网站免费看| 四虎成人免费毛片| 激情乱人伦|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亚洲第一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论坛| av尤物免费在线观看| 无码人中文字幕| 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 91精品国产丝袜| 在线五月婷婷| 国产第一页免费浮力影院| 美女被躁出白浆视频播放| 一本色道久久88| 操美女免费网站| 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在线观看国产精美视频| 毛片在线看网站|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亚洲永久视频|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狠狠躁天天躁夜夜躁婷婷| 国产99在线|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激情乱人伦|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88| 国产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 激情爆乳一区二区| 97在线公开视频| 日韩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本道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级视频久久| 99久视频| 五月婷婷激情四射|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狠狠色综合网|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免费看一级毛片波多结衣|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免费|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久久黄色影院| 亚洲成人播放| 99精品视频播放| 五月六月伊人狠狠丁香网| JIZZ亚洲国产|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视| 亚洲高清资源|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噜噜噜久久|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自在拍首页视频8| 午夜色综合| 在线国产你懂的| 久久夜夜视频|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欧美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九色视频一区| 99久视频| 全部免费特黄特色大片视频| 五月婷婷中文字幕| 国产福利小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五月天香蕉视频国产亚| 日韩毛片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