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雅姣
摘 要:幼兒園在進行幼兒教育工作中要注重家園共育,通過家園共育進一步提高育兒質量。但是,對于欠發達縣區的幼兒園來說,家園共育工作的開展并不盡如人意,如何開拓家園共育途徑,成為欠發達縣區幼兒園亟待破解的問題。
關鍵詞:家園共育;欠發達縣區;活動
當前,對于欠發達縣區的幼兒園來說,家園共育工作的開展并不盡如人意。為了切實凝聚家庭教育的力量,欠發達縣區幼兒園要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拓展家園共育途徑,進一步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使家長與幼兒園保持一致的教育目標,促進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一、打造欠發達縣區家園共育模式的必要性
當前,在一些欠發達縣區幼兒園,幼兒構成復雜,其中包括一些留守兒童,其監護人多是祖父輩,缺乏父母的關愛與溫暖,家庭教育缺位,出現動輒打罵或者溺愛等不科學的育兒現象,這些都不利于孩子成長。因此,打造有利于幼兒成長的生長環境也成為探索家園共育模式的方向。開展家園共育實現對幼兒園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兩種模式的融合、互補與促進,既讓幼兒感受來自父母的言傳身教,同時也使幼兒在幼兒園中接受教育,獲得豐富的認知,增長見識,開闊眼界。可以說,幼兒園構建家園共育教育模式是非常必要、有效且可行的。因此,對于欠發達縣區幼兒園來說,在發展過程中要探尋更多的家園共育的方式,共同為幼兒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二、欠發達縣區家園共育的具體實施途徑
1.上門走訪幼兒家庭,做好全面登記
結合欠發達縣區當地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幼兒園積極與每一幼兒家庭建聯,并“主動出擊”,上門走訪幼兒家庭,做好對幼兒家庭信息的全面登記,并與家長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了解幼兒的基本情況,包括家庭經濟狀況、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從而找準家園共育的突破口。面對留守兒童家庭的實際情況,為了幫助幼兒改善家庭狀況,及時與村委會、社區或者是社團組織取得聯系,對經濟不富裕的家庭伸出援手,給予優惠政策扶持,讓社會的溫暖為家園共育注入能量。
2.與家長積極聯系,制訂精準育兒計劃
及時發現幼兒家庭教育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在回園后進行細化、歸納、整合,做好分析,制訂科學而有針對性的幼兒教育措施,幼兒園與家長通過手機保持聯系,建家長微信群,將為幼兒“量身定做”的教育措施推送到群中,認真聽取家長的反饋意見,實施精準的幼兒教育。同時,教師每天將幼兒在園的一舉一動,各種教育活動的視頻推送到群里。讓家長及時了解幼兒在園區的真實生活,對自己孩子存在的問題一目了然,對教師采取的教育方式有所了解,無形中為家長提供科學育兒的樣板。有的幼兒不好好吃飯,浪費糧食問題突出,教師要耐心教導幼兒,設計“今天誰是愛惜糧食的好孩子”的就餐活動,引導幼兒節約糧食。而家長同步觀看視頻,了解自己家孩子吃飯時存在的問題,回家后繼續對孩子吃飯的正確行為做好引導與監督,讓園內教育與家庭教育共同發力,合力育人。
3.搭建親子活動平臺,提高家園共育水平
孩子上幼兒園,并不意味著全部教育都由幼兒園負責完成,家長就可以袖手旁觀、漠不關心。為了增強家園共育,幼兒園積極探索親子活動等,進一步提高育兒水平。如邀請家長來園和孩子一起活動。春天來臨時,設計主題活動,請幼兒的家庭成員參加種植活動,幼兒的爸爸媽媽或者是爺爺奶奶匯聚在一起種植樹苗,共同目睹樹苗生長過程,對幼兒進行一次體驗深刻的科學教育。邀請家長來幼兒園旁聽講課、觀看一日生活各項活動。組織家長走進孩子班級,跟隨孩子一起聽課,做游戲;邀請家長觀摩幼兒的表演,聽孩子們講故事,看孩子們跳舞,跟著孩子們學自由體操。讓家長零距離接觸幼兒的課堂以及體驗園內生活,這一“眼見為實”的溝通方式能增進家園之間的聯系。為了不斷優化幼兒的成長環境,幼兒園因地制宜,在組織一些區角活動時,讓家長也參與進來,按照教師的布置為幼兒園提供物品。開展植物園區角游戲時,在家長群中告知家長,孩子們要觀察植物,請家長提供自己種養的各種植物。家長帶著植物走進幼兒園,繪聲繪色地為幼兒講解植物的特征,幼兒興趣盎然,不僅了解了植物的知識,而且還產生了不一樣的聽課感受和體驗。讓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活動,不僅大大提升了教育效果,也同步實現了家園共育。結合欠發達縣區的地域特色以及民族文化特色,幼兒園組織開展接地氣、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家園共育特色游戲活動。如開展“我運動、我快樂”“革命精神我傳承”“我為家鄉美味代言”“我愛我的母親河”等主題周活動。幼兒園通過周進園區、月有活動、年有評比的方式,讓幼兒的園區生活豐富多彩。
總之,在學前教育蓬勃發展的今天,作為欠發達縣區的幼兒園結合地域特色、傳統和優勢,學習新教學理念,運用新方法、新手段,努力探索創新家園共育的有效途徑,讓幼兒園教育有聲有色,讓幼兒健康快樂地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胡碧霞.試論家園共育的實踐模式[J].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2).
注:本文系2020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貧困縣區幼兒園多途徑開展‘家園共育的探索與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110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