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燕飛
摘 要:田野活動能夠激發幼兒的探索能力,讓幼兒感受真實的情景體驗,親身參與能夠獲得真實的情感感受。讓幼兒參與田野活動是幫助幼兒在實踐中感受自然,在游戲中提高其理解能力的有效手段。帶領幼兒在大自然中探索世界、認識世界、親身體驗世界能夠加深幼兒對自然事物的記憶,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從而達到實踐和認識相統一的目的,真正做到自然界的動植物與課本上所介紹的理論相銜接,實現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田野活動;幼兒;身心健康
一、田野活動
1.田間野趣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針對幼兒的田野活動的內容形式多種多樣,豐富多彩。包括:在田野里組織家長、教師、兒童共同參與放風箏,老師帶領幼兒識別田野里的動植物并讓家長帶領孩子一起拍照保存,和孩子們一起體驗田野種植植物的活動等。
2.田野活動能夠促進幼兒自我成長
老師可以組織幼兒做有趣的游戲,讓幼兒在快樂中成長。田野活動參與的主題較多,可以組織家長、幼兒、教師共同參與。形成家長、教師和幼兒三方的有效互動。此外,帶領幼兒在田野里活動可有效增進幼兒對大自然的接觸,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熱愛自然的意識。此外,田野面積廣大、動植物豐富,能夠為幼兒提供廣大的探索和發現世界的空間,激發幼兒潛能,極大地促進幼兒自我成長、自我教育、自我認知的發展。
二、做好組織田野活動的準備工作
1.提前考察和準備
教師在組織開展活動前,要提前查看此目的地是否能夠開展活動、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并排除存在安全隱患的事物,做好幼兒安全防范工作。此外,出發前后,教師要及時查看天氣預報,選擇恰當時間出行。教師要帶好藥箱,及時詢問幼兒的健康狀況,做好幼兒的安全保障工作。
2.利用家庭資源
教師在組織開展田野趣味活動中可以讓家長參與到活動過程中。家長參與活動,不僅能夠增進父母與幼兒之間的情感,減少幼兒參與活動的安全隱患因素,還能夠形成教師、學生和家長三方的協調合作。增強三方的理解,形成促進幼兒健康發展的聯動機制,更好地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三、有效利用田野活動
1.以幼兒的興趣為依托
3~5歲年齡段的幼兒正處于認知發展階段,具有活潑好動、探索求知欲強、好奇心重和熱愛游戲等特點。具備這些特點的幼兒往往更渴望親身經歷和參與到實踐中。因此,在組織田野活動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其引導作用,做好學生的輔助工作。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探索發現。在帶領幼兒去田野活動前,教師可通過講授法和圖示結合法教學生一些有關田野里的動植物的名稱。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動植物的相關內容時,可以告訴學生一些動植物的特點并演示與此動植物相關的動畫和圖片,讓幼兒認識動植物。在帶領學生到達目的地后,讓幼兒自己尋找在上課時學到的動植物并說出它們的名稱。最終,獎勵認知最多最全動植物的幼兒。以這種方式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
2.延伸課內知識
幼兒在認知方面缺乏實際經驗,在開展田間野趣活動時,教師可以講授某種植物的種植方法,讓幼兒了解植物的生長。例如,教師在教幼兒認識土豆時,可以教幼兒如何種植土豆。教師可以以實際操作田野間挖一個坑,告訴幼兒土豆要埋進田里,等土豆生長發芽之后施肥等待春季收獲。以實踐教會幼兒在課本中學不到的知識,讓他們在實踐中理解和記憶知識,豐富他們的世界。
四、以學生的自主探究為主,以教師引導為輔
田野活動重在培養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自我理解和觀察能力,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要做幼兒的引領者,帶領幼兒一起探索,解答他們的困惑,在探索過程中做好幼兒的引路人。田野間的動植物豐富多彩,讓幼兒自主發現不僅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也能夠極大地滿足幼兒的樂趣。田野間的蔬菜、蝴蝶、青蛙、盛開的油菜花、綠油油的麥田和碩果累累的樹木等都是幼兒觀察的對象,幼兒能夠在觀察和探索中豐富他們的認知世界,給他們充滿童趣的幼兒世界增添一筆濃厚的色彩。在此過程中,幼兒能夠在自主探究中發現自我,這種活動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五、做好田間野趣的反思評價
在組織開展田間野趣活動過程中,幼兒能夠展現最真實、最富有童心童趣的一面。幼兒所展示的真實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和個人習慣等都是有利于教師教育活動的資源。活動開展時,教師應該善于發現每個幼兒的獨特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發現每個幼兒的差異,并記錄下來。在讓幼兒尋找動植物中觀察幼兒的興趣,傾聽他們的想法,發現幼兒的理解和記憶差異,為后期做好幼兒的因材施教工作做準備。
六、總結
田野活動能夠有效促進幼兒自主探究、自主發現,能夠為他們提供一個成長和發展的天地,讓他們在親身實踐中感受大自然的豐富多彩,形成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此外,活動滿足了幼兒階段的發展需要,能夠讓幼兒在快樂自由的氛圍中成長,有利于幼兒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發展。活動能夠有效形成家庭、學校、學生的有效聯動,在幼兒的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沈一凡.淺談幼兒在戶外創意游戲中教師的指導策略[J].知識文庫,2021(8).
注:本文系2018年江蘇省常州市“十三五”備案課題“‘自然教育理念下園本生態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研究”(課題編號:CJK-L 202006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