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涵
新玩家 引關注
平板電腦市場很久沒像最近一段時間這樣熱鬧了。7月6日,華為發布了搭載HarmonyOS2的MatePad11,這是繼6月華為發布MatePadPro系列兩款旗艦產品之后,又一款搭載HarmonyOS2的平板新品。兩周后,隨著疑似小米平板5的工程圖被曝光,停更許久的小米平板產品線也有望在今年迎來更新。除了新系統、新產品帶來的關注之外,平板電腦市場近期更大的波瀾是重磅“新玩家”可能加入,vivo、OPPO等手機品牌接連傳出將進軍平板電腦市場的消息。
早在去年六月,vivo就已經為平板電腦注冊了iQOOPad、NEXPad等多款商標,近日更傳出已經完成vivoPad商標的注冊。甚至一款型號為BW-B1的vivo設備出現在了德國萊茵T?VRheinland認證網站上,同時設計圖顯示此款平板電腦沒有采用開孔屏幕,背面將搭載雙攝像頭。由此來看,vivo確實是提前為自家平板做好了布局,正式殺入平板市場恐怕只是時間問題。在手機市場一直以“OV”“藍綠大廠”等雙驕形象出現的OPPO自然也不落人后。綜合近期爆料,OPPO的平板電腦產品在內部或已提上日程。而同為歐加集團的品牌realme,則在今年6月中旬就公布了即將發布realmePad的消息。從realme官方公布預告圖上,我們已能看出realmepad或將采用金屬外殼和直角邊框,背后的攝像頭會略微凸出機身等設計細節。
其實準備進入平板市場的手機品牌不止這兩家。近年比較低調的魅族被人發現已經在微博上開通了“魅藍平板”官方賬號;一加則在歐盟知識產權局上申請了“OnePlusPad”的商標……也就是說,vivo、iQOO、OPPO、一加以及魅族等知名手機品牌有望加入平板電腦市場,成為該市場的新生力量,再加上一直在這個市場耕耘的華為、小米、聯想等廠商,沉寂已久的平板電腦市場有了“枯木逢春”的感覺。
平板電腦市場潮起潮落
2010年蘋果發布的iPad掀起了平板電腦市場的波瀾。緊跟蘋果的步伐,三星、索尼和HTC等廠商依托Android平臺,也爭先恐后推出了自家產品。根據咨詢機構Gartner發布的數據顯示,僅在2010年,平板電腦的銷量就達到1760萬臺;而2011年,這一數字變為6000萬臺,相比上一年增長240.9%;2012年則差點翻倍,銷量達到1億1630萬臺;2013年平板電腦的銷量已接近2億,整個平板電腦市場在這幾年迅速擴大。不過在2014年,平板電腦的銷量僅比2013年提高了10.5%。這個增幅是前三年平均增幅的十三分之一,市場轉冷的趨勢初見端倪。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超出大多數人的預料。剛放緩的平板電腦市場開始在2015~2017年出現負增長。2015年平板電腦的銷量比前一年下降10.1%;2016年銷量為1億7480萬臺,比前一年下降15.6%;2017年則繼續負增長。
平板電腦之所以快速從風口跌落,很多人認為是大屏智能手機的快速興起,在應用上同平板電腦發生了重疊,讓非剛需用戶選擇觀望或者放棄購買平板電腦。而這一次諸多廠商準備進入平板電腦市場,則是因為消費市場新一輪剛需的出現。
多種因素推動市場復蘇
突如其來的全球疫情是平板電腦市場復蘇的關鍵推手。生活方式的變化推動了全球向新的移動計算時代前進,家庭生產力被擺在了重要的位置,這進一步推動了用戶對移動計算設備的需求。平板電腦因為價格較低,使用場景限制更少,在某些應用場景下可以替代筆記本電腦作為生產力工具,市場需求得以增加。
但這并非平板電腦復蘇的唯一推手。事實上,中國平板電腦的市場需求在2019年就已經開始恢復,而2020年的變化只是擴大了相關需求。與全球市場相比,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平板電腦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67.6%,創2013年第二季度以來單季最高同比增幅,高于全球市場55.2%的同比增長幅度。教育、辦公以及大屏終端娛樂應用場景,使得中國消費者對于平板電腦的需求保持在高位,這也成為市場復蘇的核心動力。
其中在線教育被看作是平板電腦重新崛起的關鍵。早在2011年,國內就有學校將平板電腦引入高中課程學習,利用平板電腦作為“電子書包”的功能。而在線教育與平板電腦相融合,產生出來了一個新的品類—教育平板。它主要面向C端消費市場的K-12學生,通過配置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學習功能,吸引家長和學生群體。當然,在家辦公和在線娛樂的需求也為平板電腦市場消化了一定的出貨量,但相比之下在線教育的需求是絕對主力。
廠商也同教育機構攜手,通過聯合贈送學習大禮包等活動提升產品影響力。雖然在線教學在目前并非“剛需”,但線下、線上教育雙線融合的趨勢卻愈發明顯。在線教學能夠讓因為某些原因限制,而沒有機會接觸到優質教育內容的人得到學習機會,擴大教育資源的利用率,并為人們學習提供多元的選擇。當然,在線教育畢竟只是平板電腦市場成長的催化劑而非核心動力,市場要走上持續高速發展的道路,還需從環境、產品等各方面一起努力。
必要的AIoT生態布局
除了平板電腦市場復蘇之外,vivo、OPPO等手機廠商之所以會選擇此時進場還有更多考慮。在如今這個萬物互聯的時代、智能家居市場的興起賦予了平板電腦更大的成長潛力,眾多手機廠商布局平板電腦市場,可以看作是自身“AIoT+手機”戰略的延續。相比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屏幕尺寸更大,信息展示效率更高,讓平板電腦有機會成為萬物互聯生態的重要入口和智能家居中控臺。因此,手機廠商增設平板電腦產品線可能會成為一種行業趨勢,就像此前在智能電視機上的布局一樣,有著一些相似的內在邏輯。
另一方面,智能手機市場容量已到天花板,從2018年開始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已呈逐年緩降的趨勢。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提升用戶黏性,手機廠商將目光轉向了加強“全家桶”的生態建設上。對于平板電腦而言,系統和App構成了其成長環境。作為一直以來市占率最高的產品,iPad之所以如此成功,少不了iOS整體生態閉環的影響。而Android陣營的手機廠商,推出的Android平板電腦自然也能作為其生態圈的一環。
從定位、技術再到形態
那么在產品上,新玩家會走怎樣的路線呢?眾多手機品牌布局平板電腦市場,顯然不會重走當年PC配件品牌低端Android平板殺價的老路,以蘋果iPad生態為代表的中高端市場注定會成為效仿的方向。
平板電腦市場流傳著一句話:“平板只有iPad和其他。”2021年第一季度國內市場蘋果平板出貨量達270萬臺,同比市場增幅達103.2%,占總市場份額高達42.5%,后四名廠商合起來才勉強能與蘋果抗衡。高價格、高利潤讓蘋果能夠持續維持在iPad上的投入。而入局平板電腦市場的國內廠商,這些年已經在中高端手機市場站穩腳跟,不論是從自身品牌形象,還是未來產品線的發展角度出發,都不可能陷入“價格戰”的泥淖。而且平板電腦是手機廠商在AIoT時代下打造終端產業鏈閉環上不可或缺的元素,這樣的定位對于產品的性能與功能本身就有要求,決定了廠商會花更多精力來打造精品。
可以預見的是,中高端平板電腦市場必然爆發一波新的“熱潮”,要從iPad手里拿走更多市場份額,教育、移動辦公、智能家居等細分市場將會成為關鍵。而想要切入細分領域,在線教育促進了平板電腦市場的新成長隨著Windows11的到來,以Surface為代表的Windows平板電腦有望迎來新的發展契機。技術和生態系統才是根本。以教育平板為例,護眼、AI自動檢測孩子學習等功能將有效區隔不同品牌產品;而未來折疊屏的應用,也能進一步提升平板電腦的移動性及生產力工具屬性。開合之間,設備的形態在變化,內容生態也需要隨之變化。此外,語音識別、手勢控制等功能的加入,也能讓平板電腦更好地適應智能家居領域的應用需求,不斷拓展平板電腦的成長邊際。
以vivo、OPPO為代表的平板電腦市場“新玩家”,無一例外都是圍繞在Android系統生態圈下,但我們不要忘了市場中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存在—Windows平板電腦。Windows11的發布以及支持Android原生應用運行,給Windows平板電腦帶來不小的契機。短期內,Windows11可能快速推動以Surface為代表的Windows平板市場發展,同時也可能是微軟與其他廠商共同構建新的軟件生態,探索更多商業機會的“一步棋”。Windows系統的升級必然會為平板電腦市場帶來新的活力。以移動辦公應用需求為例,Windows系統的一致性,將極大提升平板電腦的生產效率。
自2019年以來,平板電腦已由SlateTablet(傳統直板式平板電腦)向DetachableTable(t支持鍵盤的平板電腦)開始轉變。IDC預計2021年后者的市場份額將達到62%。以微軟Surface為代表的產品本身從設計到軟件都已經相對成熟。隨著移動辦公應用需求的提升,這類產品有望成為未來平板電腦成長的新方向。
寫在最后
平板電腦歷經十余年發展,無論是產品技術還是消費群都進入相對成熟的階段。在全球大環境變化下,在線教育、移動辦公等需求短時間刺激平板電腦市場觸底反彈。長遠來看,平板電腦作為廠商構建屬于自己的閉環與生態圈的重要一環,如何融入全行業發展方向,打造自身不可替代的作用,會是這一市場持續發展的動力。無論如何,大量新玩家的入局,讓我們看到了平板電腦市場二次成長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