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
摘 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城市規模不斷壯大,城市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在城市房屋建設中,混凝土施工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實際施工時,由于種種多種因素,導致混凝土施工質量達不到相關標準,為房屋建筑帶來十分嚴重的影響。文章針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關鍵點分析
中圖分類號:TU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064(2021)02-023-02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1.02.010
目前,房屋建筑主要構造都是由混凝土澆筑的,實施此種工藝不但可以節省施工成本、提升工程效益,而且能夠保證房屋建筑達到預期要求。同時,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促進了施工技術和工藝標準的提升,混凝土必須適應建筑施工的要求。
1 混凝土材料在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 混凝土本體原材料存在的問題
為有利于運輸和隨時對混凝土原料進行攪拌,施工單位通常以現場施工為主要手段,運輸時間長且距離長會影響混凝土的使用效果,使原有混凝土在攪拌中無法實現水和灰的有效調和,混凝土材料很容易被稀釋,進而使其質量受到嚴重影響。施工材料進行攪拌時,由于混凝土粗集料、細集料的自身性質,兩者都含有大量的砂,如果不將其中的砂清除干凈,會影響其使用效果,從而達不到預定要求。如果粗集料級配系數不科學,也會導致材料的相關指標失去準確性,使房屋的建筑結構強度受到嚴重影響,導致建筑品質很難達到要求[1]。
1.2 混凝土本體在工藝存在的問題
模板工程問題。模板工程十分關鍵,要在施工材料澆筑前完成模板組合安裝。根據實際情況,對這項工作的要求十分嚴格,在施工過程中并不存在模板安裝以及相應拆卸,同時更沒有詳細說明。在施工過程中,在模板制造及組裝中均不能實現精準標尺和測定,在作業過程中極易出現各種問題,模板形狀發生變化、出現開裂等情況經常發生,造成澆筑構件發生形狀變化,進而出現漏漿、變形的問題,影響施工質量。
混凝土材料澆筑及振搗問題。混凝土材料攪拌不充分會導致無法及時完成灰和水的有效作用、其材料比例值缺乏準確性,很大程度上無法符合施工標準,這種配料方法十分不科學,會嚴重影響混凝土成型后的強度。在施工中,在現澆操作中會發生一系列狀況,使一部分構件出現蜂窩麻面問題,從而給房屋建筑的順利施工造成阻礙。
2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關鍵點分析
2.1 混凝土材料
混凝土材料是施工最基礎的保證之一,要對混凝土材料的質量進行嚴格把控,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打下穩固根基。下面,根據混凝土材料的控制對水泥、砂的選擇以及外加劑進行分析和研究:
其一,水泥、砂的選擇。水泥的選擇是極其重要的,需要注重效果和標號,還要詳細了解水泥的品牌、類型等基本信息,尤其是要對水泥采取取樣測試,從而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原材料必須達到國家有關標準,如發現不達標,必須及時進行退換處理,充分保障原材料的質量。
其二,外加劑的使用。盡管外加劑不屬于重要成分,但是其嚴重影響到混凝土的質量。其中,減水劑十分常見,其作用是減少水量,提升材料的動態性,起到讓混凝土無法快速凝固作用,提升施工的時效性,還可以節省水泥的使用量,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在外加劑的使用上一定要堅持適量的原則,添加太多或添加太少都會影響混凝土的質量。所以,選擇正確的外加劑并堅持適量添加的原則,是使用外加劑加強混凝土功能的重點[2]。
2.2 混凝土澆筑與振搗
在混凝土的澆筑處理上必須要科學。澆筑過程中,在振搗裝置的應用上要避免與鋼筋材質以及預埋部件等出現撞擊的狀況,各個環節都要由相關人員進行嚴格管控,及時對鋼筋、預埋部件等穩定性進行檢測,使施工質量符合要求。在施工中會隨時開展澆筑作業,具體包括墻體澆筑施工、頂板澆筑施工等,其基礎底板的厚度較大,因此施工量也較大,相關人員必須重視混凝土散熱情況,保證材料的承重力,避免房屋建筑混凝土出現裂縫。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施工環節中,要不斷加強對材料供給和對設備的重視,讓底板澆筑具備連續性,杜絕裂縫問題。還應該注意的是,在墻體澆筑中要實施砂漿澆筑,在底部實施混凝土澆筑,其距離約5cm,砂漿成分要與之相同,還要著重對鋼筋保護層進行檢查。后澆帶需保持彎曲且貫通,需在適當位置進行設定,不能設置在相同斷面上[3]。
混凝土振搗時間必須遵循相關要求,防止振搗用時過長出現離析狀況。當混凝土表面不發生下沉現象且灰漿溢出其表面,這時能夠達到最好的振搗效果。
在安裝模板的過程中,模的位置極易出現錯位,導致安裝出現誤差。因此,必須保證模板兩邊的一致性,如此才能確保混凝土的施工質量符合要求。在運用振搗棒的過程中,排列要合理,運用交錯的方法向前展開,有效把控移動距離,使其控制在科學的范圍內,不能讓其移動距離過大。
另外,為了保證工程施工質量,防止發生泛漿狀況,需要在重要的施工環節中使用壓漿板。
2.3 施工縫施工
施工縫通常出現在剪力不強的位置,水平縫位于柱的位置,垂直縫位于梁以及墻板的位置。讓位于柱的縫,在頂面以及梁的上方。梁的縫應位于模板下方的位置。板縫可位于與模板相對的任意區域。樓板縫可位于次梁跨三分之一的區域。
在施工過程中,對于凝固時間太長的混凝土,要利用施工縫澆筑來實現,然后實施鋪水泥漿作業,如此才能使澆筑效果達到最佳狀態。因為混凝土體積很大,施工時間會相應延長,還時常會出現超時現象,由此會造成施工縫的密實度降低,然后再對混凝土進行振搗,保證施工縫的密實度,從而推動施工的順利展開[4]。
2.4 模板施工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在安裝模板之前,施工人員要仔細分析施工設計圖,全面掌握房屋結構,并對施工現場的地質以及環境進行勘察,認真分析施工條件,制定科學有效的模板支撐及立模環節,完善鋼筋綁扎處理,避免在施工中對其造成影響。在豎立模板時,要反復測量模板尺寸,使之達到混凝土施工的標準,還必須強化固定模板結點,避免在澆筑振搗施工過程中出現裂縫。
2.5 防止裂縫
在施工中,裂縫的狀況時有發生。根據當前技術水平,如果完全不存在裂縫是無法實現的,所以,在裂縫產生后必須及時處理。首先,施工人員要全面了解施工標準,一旦發現裂縫,立即查找其原因及性質。其次,結合受力情況和使用標準等,采取合適的裂縫處理方式。當前,在施工過程中普遍采用的裂縫處理方式如下幾種:其一,對其表面進行修復,這也是非常普遍的一種方法,通常對整體房屋結構不造成影響且能夠確保其穩定性。其二,用灌漿和碳縫的方式進行封堵,通常適用于不破壞基本結構或對防滲漏有較高標準的情況下,使用高壓裝置把材料壓入縫隙中,讓膠質原材料與混凝土有效融合,實現封堵和補修的效果。其三,對結構進行加固,通常適用于裂縫的開裂程度會對整個房屋結構性能造成影響的狀況[5]。
3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項
3.1 混凝土運輸
在工程設計中要充分考慮混凝土的運輸距離,根據混凝土泵送時間,有效控制運輸距離,防止由于運輸距離過長導致混凝土出現凝固以及離析的狀況,進而使施工質量難以達到標準。所以,在科學運輸距離內,要保證混凝土在初凝前實施澆筑,可以有效減少混凝土的攪拌次數。
3.2 混凝土養護
在施工后期,混凝土的養護工作要落實到位,采取降低混凝土內外部溫差的方式,避免溫度應力造成的裂縫情況。施工人員要運用合理的措施進行混凝土養護,改善混凝土的降溫狀態,使混凝土的強度得以充分體現,保證混凝土的質量符合預期標準[6]。
4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科技的快速進步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人們對房屋施工質量日益關注。城市人口不斷增加,高層建筑數量逐漸增多,房屋建筑模式也逐漸多元化,在這一背景下,探索分析混凝土施工技術的關鍵問題更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 李葉.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江西建材,2020(8):192-193.
[2] 張文.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技術要點與質量控制對策分析[J].輕松學電腦,2019(24):1.
[3] 付中州,賈路遠.房屋建筑鋼筋混凝土結構預制樁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建材發展導向,2019,17(10):278.
[4] 尚粉琴.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建筑·建材·裝飾,2019(20):97-98.
[5] 尚泳延,司瀝通,王晨光,等.建筑施工中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智能城市應用,2020,3(7):67.
[6] 李鳳,孫健.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要點的分析[J].環球市場,2019(1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