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烽熠 侯秀如
摘要:在人類文明迎來新發展的時候,瓦特發明的蒸汽機帶來了工業革命的開端,而工業革命所代表的技術進步,點燃了新時代建筑和裝飾風潮的燎原之火。本文通過對初始工業風格和新古典時期的裝飾與建筑方面的樣式特點分析,系統梳理了歐洲國家工業革命對建筑裝飾發展的特征及文化表征,并指出其裝飾與建筑風格對現代社會裝飾與建筑活動的啟示。
關鍵詞:工業建筑 維多利亞風格 新古典建筑 裝飾風格
一、獨特的工業風
(一)設計初始技術來源
早在十八世紀末,英國爆發了工業革命,而續英國之后,美、法、德等國也開始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是生產技術的根本改變,也是設計思維的轉折點和矛盾點的誕生。在技術發展的條件下,建筑的建造突破了傳統建筑的高度與跨度的局限,建筑在平面與空間的設計上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同時影響到建筑形式的變化。在材料上,以鋼鐵結構、混凝土和玻璃在建筑上的應用最為突出。
(二)工業風格的初始應用
在工業革命始發港的英國,一個園藝師采用鋼鐵和玻璃以及木材為原料,按照花房式的框架結構打造了世界的一大奇觀——水晶宮。水晶宮的花房式結構使樹木被罩在玻璃穹頂之下,在保護了原本環境的情況下,還保證了內部裝飾環境的豐富性。因此,這座原本為展品提供展示的場館,卻成為了第一屆世界博覽會上最成功的展品,成為了英國強盛的象征。雖然純粹的工業風建筑在個人建筑上運用的很少,但也并不影響后人將其延伸成為一種獨特的裝飾文化風格。他們將黑白灰色系混搭融入建筑,黑色的神秘冷酷,白色的優雅輕盈,而兩者相交融的灰色又可以創造出更多的色彩變化。用不加裝飾的磚墻替代單調的粉刷墻面,在磚塊與磚塊的縫隙之間又能呈現出不同層次的光影感,再配合簡單的黑白色系,給人一種來自工業風的粗狂又不失時尚的視覺文化感受。
(三)衍生的維多利亞風格解析
在工業革命中發展起來的風格中,還有一種是作為工業和古典結合的風格,維多利亞建筑風格生于工業時代卻又帶著一絲反對工業風的意味。維多利亞建筑風格頗有一番英國貴族住所的意味,其整體龐大而飽滿通常采用條形結構:新材料制作的高聳屋頂帶著挑檐,被木瓦覆蓋的外墻和屋頂,用表層的門廊裝飾的斜板。當維多利亞風格用于室內裝飾上時,它則是采用洛可可的圖案、哥特式尖頂的樣式的復古文化風格。維多利亞派也會嘗試各種新技術,例如用多層膠合板和電鍍材料制作家具和工藝擺飾品,以動物、鳥類和花卉等現實風格呈現的裝飾物,雖然表面上其設計風格與傳統的古典風格不同,但是在本質上其裝飾如同洛可可風格一樣也是十分豪華。
二、新古典的傳承
(一)新古典風格的設計理念
在工業革命中的帶來的新建筑材料和結構與復古主義思潮對建筑文化思想的沖擊之間產生了巨大的矛盾,因此產生了一種建筑不同于工業時代的其他建筑,生于工業革命的新古典主義建筑卻承載的是一種歷史的滄桑感,在普遍的工業化建筑中找回逐漸消失的古典建筑文化。將古典的繁雜雕飾經過簡化,并與工業革命的新材料相結合,呈現出古典而簡約的建筑風貌,將懷古的浪漫情懷與現代生活的需求相結合,兼容了富貴華麗和時尚風情的風格,它反映出后工業時期人們的美學觀念和文化復興的體現。
(二)新古典風格外部建筑特點
新古典建筑按照特點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抽象的古典主義,另一種則是折衷古典主義。在抽象主義方面,設計者將古典主義建筑中的古典元素提取出來,通過圖案或是符號的方式融入到新材料建筑中去,使得古典的典雅精致與工業建筑的實用主義完美融合。而具象的折衷主義建筑,是在使用水泥、石灰等新材料的方式下,自由的融合歷史上各種建筑形式并將之以各種方式組合成一個新的建筑存在。這類建筑并不講究固定的搭配組合方式,只要求比例均衡,注重純粹的形式美。
(三)新古典風格內部裝飾風格
新古典主義也曾作為一個獨立的流派存在于歐洲建筑裝飾設計中,它的精華雖然來源于古典主義,但并非模仿或是復刻古典主義風格,而是用簡化的方式結合新材料和工業革命的新技術去追求傳統樣式的大致輪廓。新古典裝飾風格在保留了古典主義風格以及裝飾風格的同時,摒棄了過于復雜的線條,但仍然能讓人們感受到古典風格的歷史痕跡和濃厚的文化底蘊。在新古典主義傳承古典主義的文化、歷史和藝術的同時,又將繁復的家居裝飾提煉的更為典雅精致、溫婉雅致的軟性裝飾,將古典美注入簡潔實用的工業革命產生新建筑中,使得家居裝飾更有靈性和底蘊。
三、總結
總體來說不論是工業革命時期的倫敦車站、水晶宮,還是新古典時期的波特蘭市政廳等建筑樣式,他們都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文化特色,也是對該時期特色文化的系統表征。通過對工業革命時期的建筑裝飾特點及其文化表征的分析,有助于對特定時期的建筑文化發展脈絡進行全面系統梳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對現代社會裝飾與建筑活動給予啟示。
參考文獻
[1]張偉.英國工業革命的基礎和環境[J].棗莊師專學報.2000(03).
[2](英)艾弗里.維多利亞和愛德華時期的建筑[M].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8.
[3]郝林生.古典與爛漫交融——淺談19世紀英國的建筑藝術[J].?美術教育研究院, 2016(08).
[4]白玉成.建筑空間中的新古典之美[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報,2017,29(02).
北海藝術設計學院 環藝學院,廣西 北海 彭烽熠,侯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