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福生
我第一次見到解放軍,是在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的那一天。
1949年,我11歲,住在上海周家嘴路庫倫路口的一個弄堂里。我在上小學三年級,那時還不懂事。但我清楚地記得,音樂老師教我們唱《團結就是力量》這支歌。大家唱得很起勁,印象很深。現在回想起來,那位音樂老師一定與地下黨有關系。
當時,聽大人說,浦東在打仗,是解放軍和國民黨軍在交火。解放軍是誰?國民黨軍是誰?為什么打仗?我一點也不懂。那幾天,一到晚上,浦東方向傳來了槍炮聲,東方的夜空有時一片火紅。我一點也不害怕。白天放了學,照樣到處玩。有一次,我走過一家醫院大門口,看到幾輛救護車送來一批傷兵,護工們抬著呻吟的傷兵進了醫院。這是國民黨軍的傷兵,我才知道浦東真的在打仗。
風聲更緊了,只見國民黨兵在馬路十字口,用沙包壘起一個個圓形的碉堡,架起了槍。馬路上到處是兵。5月24日,每條弄堂口不知被誰用竹籬笆封死了。大人不能去上班,小孩不能去上學,也不能去買小菜,人們只好吃醬菜、咸菜。晚上,馬路上噼噼啪啪槍聲大作,那是國民黨兵在毫無目標地亂放槍。一天晚上,鄰家有個大人想穿過馬路,到親戚家去。剛走上馬路,就被國民黨軍亂槍打死。此后,人們誰也不敢到馬路上去了。國民黨兵到處找吃的,他們敲開一家家商店,把能吃的食品全搶走。
5月26日半夜,街上的槍聲慢慢停了下來。
5月27日早晨,我發現弄堂口的籬笆拆掉了。人們競相往街上跑去,街上到處是解放軍,啊,上海解放了!
十字路口的碉堡里,解放軍戰士手握鋼槍在威武地站崗。地上放著老百姓送來的熱水瓶、水壺。站崗的解放軍,穿著普通的布軍裝,胸前口袋上印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看上去十分和藹可親。
幾輛大卡車在馬路上開過,車上坐著好多解放軍戰士,軍衣上全是泥漿,顯然,他們是剛從郊區戰場上下來的。站在上街沿的市民們熱情地向戰士們招手問好,戰士們也揮手回應。
我又隨著人們走到通州路小菜場,菜場的鐵柵欄里,坐著一大群國民黨兵。原來那些耀武揚威的士兵,一夜間全成了俘虜。
此后的日子里,街上到處響起了這樣的歌曲:“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區的人民好喜歡,民主政府愛人民呀,共產黨的恩情說不完,呀呼嗨嗨依個呀嗨……”
(本欄編輯 盧民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