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文軍
摘要:在當前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群眾以及企業的用電需求在逐漸的增大,電力工程建設數量也在相應的增加。為了能夠更好的滿足當前社會的需求,我國火力發電廠在實際運營的過程中采用了自動化的控制系統,這種系統雖然能提升發電廠整體的工作效率,但是也在運行的過程中暴露了諸多的問題,這對整個系統的安全運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借此,本文以火力發電廠輸煤系統的自動化控制系統為主要核心,對其應用展開詳細的敘述。
關鍵詞:火力發電廠;輸煤系統;智能化控制
一、火力發電廠輸煤系統安全運行原則
要想保障火力發電廠數枚烯烴運行的安全性就必須要遵守以下幾點原則:
第一:工作人員在針對正常上煤環節時可以科學合理的運用程控室對輸煤系統的運行進行有效的控制,至于系統中每個設備的就地控制可以在檢修過后的試運行中進行系統安全運行控制。
第二:至于對電磁除鐵器以及除塵設備的啟動可以充分利用上一級的輸送來實現,如果是正常的停機操作則是要采取滯后的停機方式。
第三:在正常情況下整個輸煤系統中的每一個設備都要保證其聯鎖的方向要與煤流的運動方向保持高度的一致,只有這樣才能在設備出現故障的時候能夠及時利用聯鎖來實現前面設備的停機。
第四:系統在實際運行過程當中,只有在設備發生故障的時候才能接觸設備聯鎖。所以在啟動設備之前一定要檢查一下其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工作人員在啟動設備時一定要仔細聆聽其鈴聲是否超過了三十秒并且要響鈴兩次才可以進行下一步操作。
第五:在通常情況下,工作人員要根據整個輸煤系統的運行流程區配備與其相對應的備用流程,只有這樣才能在面對突發情況時可實現雙線路上煤進而不會對輸煤工作造成巨大的影響。
第六:要盡全力的趨勢線防閉塞裝置與堵煤信號的聯動,這樣才能在輸煤系統出現堵煤信號的時候去實現與其相應的防閉塞裝置的聯動并產生振動,進而保證輸煤系統運行的穩定性。
1輸煤系統整體的工藝流程
現階段我國的活力發電廠種類繁多不同地方的發電廠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比如輸煤時的環境條件、輸煤方式等等。就是因為這些差異的區別導致了火力發電廠在輸煤方面具有多樣性的特征,但是這些發電廠的本質卻存在著諸多的相似點。眾所周知火力發電廠的輸煤系統包含了卸煤、堆煤、上煤、配煤等環節。卸煤這項工作通常會采用智能卸煤機來完成,這樣一來不僅節省了人力還節省了時間,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作效率。堆煤這項工作則是將煤炭卸到具體的位置上,進而提升煤廠的空間利用率,這項工作看似簡單其實具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在堆煤的過程中其設備分布比較分散,且對操作工藝的要求比較高,為此就需要使用智能程控系統來完成各個分設備的調控操作。最后一個就是配煤環節,所謂的配煤就是火力發電廠在保證發電量足夠的同時減少資源浪費所制定的給煤量,進而保證每天都能有足夠量的煤炭可以使用。
二、輸煤系統智能化控制方式
1完善輸送帶檢修力度
在正式開展工作之前,工作人員應嚴格按照相關標準以及工作流程來驗收輸送帶,以此來完成相關的安裝工作進而為輸送帶的持久運行提供重要的保障。與此同時在輸煤系統運行的過程中也要按照相關標準和具體流程對輸送帶進行嚴謹的檢查,若在檢查的過程中發現了輸送帶打滑、斷裂、扭轉等問題就要及時關閉輸煤系統并對其加以解決。除此以外還要對輸送帶在運行過程中的配速、調偏裝置、驅動滾筒、運輸量等因素施以高度的重視,只有這樣才能將輸煤系統運行的影響降到最小,進而有效保證輸煤系統運行的安全性以及長久性。
2減速器與滾動軸承的檢修
正常情況下在火力發電廠的運轉過程中如果是由減速器與滾動軸承引發的故障,那么通常是由工作人員的不當操作和維護不到位引發的。作為一個基礎的設備,減速器對于火力發電廠輸煤設備的應用有著重大的意義,只有不斷加大減速器的應用管理措施,實踐效果才能促使整個設備應用管理實踐能力的提升。不過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到一點,那就是在實施變速箱設備管理措施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對齒輪邊緣檢修點的控制,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整個設備的管理工作能夠得到順利的開展。
此外在齒輪邊緣檢修點的控制處理當中,工作人員可以將減速器的整個維護周期控制在2000小時以內,換個方式來說就是當減速器運行的時間接近2000小時的時候就可以對其進行檢修和相關保養。如果減速器在運行的過程中出現了漏油的現象,就要及時分析整個設備中可能會漏油的零部件,并對漏油部位進行標記以及處理,進而提升整體的設備檢修效果。除了上述幾點以外還要定期去檢查滾動軸承的磨損情況,如果時間較為充裕就可以對其進行抄寫,進而能夠檢查到其每一個角落,這等精細的操作是為了盡可能的避免事故的發生進而威脅到在場員工的生命。
3加強意外狀況的防范力度
工作人員在輸煤系統運行的過程中應對其保持高度的重視,眾所周知其在運行的過程中很容易發生各種意外事故,為此工作人員就要對當地的環境、天氣等意外情況做好相關的應急處理準備,并結合輸煤系統實際的運行情況來調整整體的系統運行,以此來保障在輸煤系統運行的過程當中能夠全面發揮檢修人員的作用。一旦發生意外狀況就要冷靜分析其發生的具體原因,然后根據原因采取合適的方式進行結局,這樣就能有效的規避因事故導致輸煤系統停運等情況。
三、輸煤系統儲煤場數字化管理
近年來,火電企業不斷探索現代電廠智能化轉型,力求做到精益管控,降本增效。所以幾十年不變的煤場落后存儲煤管理方法亟待改進,數字化煤場建設通過定位、無人機、數據疊加等技術對數據進行直接或間接的采集,以三維數字化方式對煤炭進出場狀態進行實時監控,為燃料管理人員提供每個儲存單元的儲煤量、燃煤的儲存時間,根據這些信息管理人員可以調整來煤量和煤場取煤點的確定。同時提供燃煤的發熱量、燃煤含硫量等相關信息,管理人員根據機組負荷及鍋爐燃燒情況,及時調整燃煤的上煤方式,實現滿負荷運行、經濟運行、安全運行。
在煤場的數字化建設創新中,我們把A、B兩個煤場分別以東西方面十米為間距,南北方向分為兩側,將兩個煤場構建成每個單元堆位的格式,煤炭進入存煤場時運行人員及時登記信息,填寫固定格式的表格,將來煤信息,存煤量填寫完整并對應正確堆位,由化學人員補齊存煤的發熱量和硫份,表格上傳到大板發電公司機組經濟分析指標管理系統中的數字化煤場板塊,生成立體三維信息圖,并就堆取煤的信息記錄,以滾動屏幕展示,由運行人員對數字化煤場平臺做維護,對兩個煤場的煤量變化做好監護。
數字化煤場平臺的建設,可以使我們直觀的觀察兩個煤場的煤炭存儲量情況,能直觀的體現全廠總存煤量;A、B煤場的分別存煤量;兩個煤場分別的堆煤位置;兩個煤場儲存煤的2號礦和3號礦的比例;煤場的堆取煤記錄;和各個堆煤位置的煤炭數據等相關信息。管理人員可通過三維圖確定存煤的具體發熱量、硫份、入廠時間等信息去制定合理的運行方式,精確取煤點,配合鍋爐的機組負荷,在滿足機組上煤的同時去盡可能的降低消耗。再對煤場進行管理維護時也能直接精準定位,防止存煤因時間過長而產生自燃。
數字化煤場的建設改變了傳統燃料管理模式,從最開始的煤場信息的單一記錄到三維立體展示,讓燃料管理轉變為精細化,為控制燃料成本提供了可靠保障,也為管理人員對煤場維護提供直接的幫助,極大的減少了公司對燃料存放問題的開支。該系統投入運行后可靠的的解決了輸煤系統提升運行效率、提高運行安全性,實現煤場精益化等難題,為煤場管控與輸煤作業實現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有力幫助,為電廠提質增效、節能降耗、提升燃煤經濟性做出突出貢獻。
結束語:
基于以上的技術措施,盡可能的提高了對輸煤系統的控制力度,以此來保證輸煤系統的正常運行和能耗壓降。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行業標準DL/T5187.2-2004《火力發電廠運煤設計技術規程》(第2部分:煤塵防治).
[2]微米級干霧抑塵技術在火力發電廠運煤系統的應用秦皇島思科意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