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軍


6月3日至6日,第二十九屆中國國際樂器展覽會在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辦,深圳佳音王科技攜手旗下子公司——四川蜀樂佳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蜀樂佳音)受邀參展,蜀樂佳音攜帶蜀箏琴、蜀箜篌等系列蜀樂器閃亮登場,這是繼該公司在廣州樂器展攜系列蜀樂新品樂器驚艷亮相之后,第二次在國內樂器展會推出的盛大“樂器秀”。
在北京樂器展開展的當天,蜀樂佳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同時召開了名家薈萃的古蜀樂器專家交流會。
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樂器改革制作專業委員會會長豐元凱,四川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林戈爾,中國流行音樂學會主席付林,國家大劇院前院長王爭鳴,中國劇協黨組分管副書記顧立群,著名箜篌演奏家崔君芝,中唱勝利影音有限公司總經理閻華,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北京新媒體數字音樂中心主任錢鋒,北京樂器研究所副所長王瑋,北京竹樂團團長王巍,北京市社會科學院中外樂器研究學者趙春婷,北京迷笛音樂傳媒CEO尹龍,中國音樂產業促進會工作委員會副會長、佳音王董事長王福,四川蜀樂佳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裁王漢磊等出席了交流會。交流會由北京樂器研究所副所長王瑋主持。會上,專家們就蜀樂如何在傳承古蜀文化的同時,更好地適應當下音樂文化市場等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專家們各抒己見,對蜀樂器如何健康發展、如何更加完善提出了各自的觀點。
四川古稱蜀國,以三星堆文明為代表的古蜀文明是華夏文明的重要分支。古蜀文明不僅有著令世人矚目的高度,同樣也遺澤后世,這里曾產生了司馬相如、卓文君、薛濤、揚雄等文藝大家,出土了陶俑“俳優”、銅琢、木腔皮鼓、陶塤、銅鈴等樂器文物。寶墩、三星堆、金沙串聯成的古蜀文化記憶。而從音樂文化的角度來看,古蜀國的樂器不僅種類繁多,且音響組合多樣,音樂形式極為豐富。它又與中原文化略有不同,處處充滿著傳統的、民族化的風格?!笆駱贰?,便是建立在由古代的蜀樂器、蜀樂舞、蜀樂團等藝術史料的基礎上,與現當代的民族學、民樂團、樂器學、文藝潮流等融合創新的新的音樂文化形式,它將四川自古以來的民族音樂傳統整體呈現在當下。經了解,蜀樂佳音推出的蜀樂器,是以四川三星堆、金沙、王建墓、南宋墓等文化遺址考古出土的樂器造型作為參考,以當下科學的樂器制作方法進行研究、改進和再制作,形成了可演奏的、兼具當下文化審美的新四川民族樂器。它一方面表現出古蜀文明的文化底蘊,另一方面又與當代文明相結合,對傳播巴蜀民族文化、傳承蜀地藝術精神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已研發的蜀樂器屬于彈撥樂器組序列,共8套、十七大件,分別是蜀月牙琴(三件)、蜀月亮琴(三件)、蜀箏琴(兩件)、蜀三弦(兩件)、蜀箜篌(三件)、蜀揚琴(兩件)、蜀排鼓、蜀太鼓。
四川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林戈爾在交流會的發言中詳細介紹了構成“蜀樂”的八個基本的要素:古蜀國、蜀樂器、蜀樂團、蜀樂曲、蜀樂禮、蜀樂員、蜀樂坊、蜀樂品。
林戈爾坦言:蜀樂器并不是復原古蜀國的古樂器,對我來說,我們只是做了一個能夠演奏的樂器,它用古蜀國的文化底蘊來支撐。“我們沒有興趣復原,我們最大的原創就是‘無中生有’。”
付林、錢鋒、尹龍等也先后發言。他們認為,蜀樂器既是“無中生有”,也要“無中‘聲’有”,不僅有樂器的形,更要有樂器的魂,這個魂即是好的聲音、好的音色。制造出有高品質的樂器,是蜀樂佳音不懈的追求。專家們對蜀樂佳音未來的發展持樂觀態度,“前途無限,任重道遠”這八個字是對蜀樂佳音公司寄予的厚望。
蜀樂是建立在由古代的蜀樂器、蜀樂舞、蜀樂團等藝術史料的基礎上,與現當代的民族學、民樂團、樂器學、文藝潮流等融合創新的音樂文化形式,它將四川自古以來的民族音樂傳統整體呈現于當下?!笆駱芳岩簟笔且劳杏谔旄畤膬炐銈鹘y文化、古蜀成都深厚的音樂底蘊作為參考而建立的研發項目和音樂團體。
展會現場常常簇擁著許多觀眾,兩位民樂藝術表演者分別用蜀箏琴和蜀箜篌合奏的經典樂曲《天空之城》讓觀眾體會到了蜀樂器美妙的音質,而以古蜀文化為底蘊設計、制作的系列樂器,其獨特外形和古樸的色彩,更讓蜀樂器平添時尚感,引發人們強烈關注。
作為作曲家的林戈爾稱,他已經為蜀樂器創作出一系列音樂作品。隨著蜀樂團的建立,這些作品將不斷通過蜀樂器的演繹呈現給觀眾。
在國內,不斷有改良、創新樂器問世,而許多創新樂器都苦于沒有作曲家為其寫作品而銷聲匿跡,作曲家熱衷于為創新樂器譜寫作品,對于創新樂器的宣傳推廣無疑會起到積極作用。有諸多新作品等待蜀樂器演奏,對于蜀樂器而言可謂是一件幸事。
經了解,蜀樂佳音公司將入駐成都武侯區的成都音樂坊。該音樂坊位于成都市核心區域,規劃面積4.6平方公里,由藝術川音、人文川大及創意高攀等三大片區構成。以四川音樂學院、四川大學等高等學府為基礎,構建出由音樂專業人才、愛樂者、樂器培訓及泛音樂商業等形成的音樂生態基礎,由此形成了國際音樂文化交流集群,音樂IP孵化集群,音樂消費場景集群三大獨有資源。對于音樂坊的建設以及未來武侯音樂產業的發展,蜀樂佳音文化執行董事王漢磊抱有極大信心,他表示公司正加快在音樂坊呈現以“黑膠文化”為主題的音樂綜合體,未來蜀樂佳音將植根武侯,深挖武侯文化特質,加強對本土音樂、民族音樂的利用與創造,推動音樂產業的創新發展和業態升級,綻放音樂武侯新魅力。
“成都城市音樂廳與四川音樂學院,讓這一區域天然具備音樂產業發展的土壤,武侯區在打造音樂坊的過程中,通過城市更新的方式,調整業態,提升載體,集聚音樂產業,這也為我們落戶于此堅定了信心。” 四川蜀樂佳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裁王漢磊說:“依托音樂坊文化產業資源,我們加強與四川音樂學院合作,尤其是在武侯相關產業政策的扶持下,圍繞蜀樂實現了產學研的深度融合發展。在成都音樂坊我們重點發展六大細分產業,即原創音樂孵化、數字音樂、版權交易、演藝演出、樂器銷售、音樂教育培訓,目前看來成效較為顯著?!?/p>
“從音樂表現上,著重呈現既照應古蜀藝術根脈又適合當下民眾藝術審美的音樂標準,從一個具有濃郁巴蜀特色的藝術樣式中,發揚和傳承文化藝術的精神,同時又滿足民眾對藝術的多樣化需求”,是蜀樂佳音追求的目標。
“蜀樂佳音”橫空出世,無疑成為樂器產業里的一匹黑馬。蜀樂佳音構筑的音樂坊產業發展的框架宏大務實,其清晰的發展思路和發展模式必將引起樂器行業的關注。蜀樂佳音率領團隊打造的系列蜀樂器爭奇斗艷,成為民族音樂百花園中一簇耀眼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