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烏蘭
摘要:近年來,社會進步迅速,針對現有技術的電能計量資產庫房管理不足問題,設計出新型的智能庫房管理、運營方法。該方法融合了物聯網技術、自動化技術、傳感器技術和大數據處理技術,實現了電能計量資產信息從數據采集、數據傳遞、數據計算到應用的全壽命周期管理,提高了電能計量器具自動化、智能化的高效管理。
關鍵詞:融合數據挖掘;電能計量資產;自動化智能庫房管理方法
引言
電能計量管理工作是供電企業為保證生產經營管理和電網安全運行而進行的一項重要工作,同時也是保證供、用電雙方的合法權益,幫助用戶安全、經濟、合理用電的一種行為。所以計量管理工作就是以精益管理為目標,從計劃管理、安全管理、現場服務行為等方面做好計量工作內容和工作標準的制定,把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電力企業技術標準和制度落到實處,更好地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
1計量自動化系統概述
1.1基本設施
基本結構分為四個部分:前兩部分是管理中心計算機和集中器,后兩部分是采集器和智能儀表。應積極改進,不斷更新、創新,重視集熱器及其集熱器軟、硬件設計。對于管理中心的計算機等設備,要加強軟件的設計和應用。
1.2功能分析
在電能計量管理工作中,需要利用電網、電力專線之類的信號信道收集電能信息。它能將電能信息采集的運行數據實時傳送到主服務器,提高電能信息采集的主動性、準確性和及時性。此外,該系統還可實現對電能表運行狀態的有效監控,全面統計分析電能,判斷電能表故障。此外,該系統還具有分析計算、變壓器損耗、母線不平衡率計算和分析等功能。采用計量自動化系統,有效地緩解了計量設備檢測手段的相對落后,及時排除了計量工作中出現的故障和問題。本系統采用了計算機、網絡、遠程監控等技術,極大地節約了現場核查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并能實現采集信息的現代化管理。這種計量自動化系統的應用,大大提高了電能計量裝置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對電力系統的決策和后續工作有重要意義。
2電能計量資產零庫存的實施方法
實現電能計量資產的零庫存管理是一個長期的發展階段,是需要一個逐漸提升的過渡過程。針對提升過渡時期,計量資產庫存管理能夠依托于計量業務一體化相關調控平臺,結合屬地公司的實際計量需要對中心庫房已經完成檢定的安全庫存加以設定,同時實施集中配送處理。屬地公司的實際計量需求并不需要向供貨商進行反饋,有效減小了屬地計量相應的供應周期,降低了屬地公司的實際計量庫存。對于計量中心已經完成檢定的庫存,在其小于安全庫存相應設定值時,相關的調控平臺需要結合監測結果自主對采購、入庫以及確定等多方面工作做出調度,確保中心庫能夠順利恢復至安全庫存標準,這樣便促成了電能計量資產庫存的“蓄水池式”的集約化管理模式。采用此種方式,盡管中心庫存量有所加大,然而各相關屬地公司庫存卻能夠明顯減少,計量資產整體庫存達到有效降低。為了確保計量資產零庫存管理模式能夠得以有效實現,應對計量檢定的實際水平、計量配送的實際水平以及計量供應的實際水平進行強化。強化計量檢定水平可以采取的措施是,推行JIT計量檢定模式,簡言之,就是需要一件物資,便應對一件物資進行確定,如此便需要加強計量檢定的作業水平與自動化水平,提升計量檢定水平主要是為了使中心檢定庫房的“零庫存”管理能夠得以順利實現;強化計量配送水平可以采取的措施是,應用ITS智能交通系統與自動分揀設備,借助于ITS智能交通系統中的調度功能可以針對交通相對擁堵情況下的送貨路線加以優化,借助于自動分揀設備可以使相關計量資產在短時間內完成分揀操作。采用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加強計量的通貨水平。提升計量配送水平主要是為了確保屬地公司“零庫存”管理的有效實現;強化計量供應水平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關于計量資產,推行CPFR管理模式,屬地公司能夠在第一時間內提供相應的計量需求,且要保證計量需求的有效性和真實性。對于計量供貨商而言,需要具備穩定且及時的供應與生產水平,提升供應水平主要是為了使計量中心中的待分揀庫能夠實現“零庫存”管理。電能計量資產零庫存管理模式的具體操作中,需要遵照由易到難的基本原則實施:(1)加強計量資產供應水平。(2)加強計量資產檢定水平。(3)加強計量資產配送水平。采用這樣的措施主要是根據三者相互之間的關系,也就是要向實現計量資產配送水平的有效提升,基礎是計量資產已經完成檢定庫存需要具有一定保障能力,而將資產已經完成檢定庫存的保障能力的基礎又是計量資產的實際供應能力。因此,需要在確保計量資產中心安全庫存包含待檢資產庫存和已檢資產庫存的基礎上加強計量資產的配送水平,然而在確保計量資產中心待檢定庫存安全的基礎上加強檢定水平。最終實現對供應鏈整體的優化處理,加強屬地、計量資產中心、計量資產供貨商之間的合作能力,逐漸減小計量資產中心的待檢定安全庫存,直到使計量中心待檢庫實現“零庫存”為止,如此方能確保電能計量資產“零庫存”管理模式的有效實現。系統工作時,通過接收上層設備發出的檢定任務,經由生產調度平臺進行協調,從而接收由倉儲系統送出的待檢周轉箱(其承載電能計量器具),通過碼垛機逐層拆箱,將分散的周轉箱依次輸送到用戶指定的相應電能計量器具上料模塊,上料機械手在PLC控制系統的作用下開始取表,將取出的表放入電能計量器具,用于檢定輸送線,在檢定線上的各個工位上完成不同的功能檢測,比如耐壓試驗、功耗測試、外觀檢測(其包括標志檢查、編程與參數確等)、準確度檢測、通訊檢測以及多功能檢定試驗。根據檢定結論,再進行下一步的處理,比如分揀、輸送、異常表復檢、處理等。
3電能計量裝置中誤差的預防及處理
進行嚴格的倍率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倍率應由專門人員來計算。有關人員在開始安裝工作時,應進行嚴格的復查,這樣能保證安裝工作無差錯。若變壓器變比有一定幅度的變化,工作人員應重新計算其倍率。此外,發電站、變電站如需變更計量變壓器的經濟技術指標,還需要與營銷主管部門機進行充分的協商,并且在上述工作完成后,方可以確定計量變壓器的比值。當電能計量裝置安裝時,相關工作人員應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電能計量裝置的運行、研究與開發中去。員工應確保電能計量裝置的密封完好,不會因外力而受到損壞。除此,在用戶進行安裝時,還應該確保對用戶設備的封口情況負責,從源頭上避免外來因素對其造成的影響。防止電能計量裝置在當前情況下發生故障和誤差,同樣十分重要,有關人員應對此予以足夠的重視,如電能表與互感器接線錯誤、倍數錯誤、電能表機械故障和電氣故障、電流互感器開路或匝間短路、電壓互感器斷熔絲和二次回路接觸不良、電表雷擊或過負荷燒損表及互感器故障、由于計量標準不合格而引起的大量電能表重裝、互感器重裝等。此外,對于一些人員的竊電行為,也要嚴格依法懲處,頻繁的竊電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計量裝置出現故障或誤差,面對這種情況,電力管理部門應對竊電行為及時收集證據,并出具書面證明材料,使竊電行為得到妥善處理。
結語
文中基于物聯網技術、自動化技術、傳感器技術和大數據處理技術構建出新型的電能計量資產庫房管理系統,實現各種電能計量資產不同數據信息的采集、存儲、追溯、分類、管理等,進一步提供各種情況下的數據查詢、數據分類、數據溯源、安全訪問,實現了電能計量資產數據信息的進庫、出庫的等管理。隨著電能技術的發展、電力計量器具的廣泛使用、應用,在面對計量資產器具智能庫房管理時,智能化庫房管理已經成為電力行業廣大用戶的急需,也是計量資產管理、運營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李金湖.基于改進K-means算法的電能計量資產大數據系統研發[J].電子測量技術,2018,41(13):23-28.
[2]王藝霏,李賢,來驥,等.基于隨機矩陣理論的智能電網大數據體系結構設計[J].計算技術與自動化,2019,38(3):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