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軍
摘要:我國目前正處在高速發展的階段,為了更好的發展,許多農村人口紛紛涌入城市,這就使得所有的資源都向城市集中,從而導致農村的教學資源遠遠落后于城市。雖然國家目前正在慢慢地進行去城市化,并且加大了對于農村教育資源的投入,但是事實卻是新課程改革在農村依舊流于形式,同時教學師資力量依舊遠遠不足。因此,本文將結合目前我國農村歷史教學的現狀,簡要分析目前農村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從多方面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對策
引言
中國目前處于高速發展階段,但是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會有很多歷史遺留問題,其最終較為典型的一個就是城市和農村差距過大。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在我國占據的地位還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我國城市的發展離不開農村的幫助,也因此,關注農村的教育就成為了一種十分重要的話題。新課程改革已經實行了多年,在城市教育中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是在農村教育中,新課程改革的效果還是要有一些不太理想。尤其是有些科目,例如歷史這門學科,在農村的教育中并不受到重視,這就導致初中歷史教學存在師資力量不足、教學水平低下等情況的存在,從而使得初中歷史的教學效果十分不理想。因此,本文對如今現存于農村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一、農村初中存在的問題及具體情況
由于城市與農村發展狀態差距過大,使得很多人都前往城市發展,從而使得留守在農村的人數越來越少,以至于很多農村的學生都屬于五福進城務工的留守兒童。而且我國人口密度差異過大,城市集中的人口密度很大,而農村的人口密度小腳而言會減少很多,再加上我國的農村較為分散,這就使得農村學校的上學人數進一步減少,往往會出現一個小學只有百人左右,均分到每個班可能就只有幾個學生,甚至有些偏遠農村一整個學校可能都只有幾個人上學。而且那些有較多學生上學的農村學校所處的區域往往會和城市較為靠近,這就使得有條件或者學習水平高的學生都會去到城市中的學校接受更好的教育。而且因為農村的落后,使得也有少優秀的教師前往農村開展教學,同時農村的教材設備也更為落后,這些多方面因素綜合起來,就導致農村的學生普遍學習成績不好,課堂效率及其低下。
二、學校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一)以學生為中心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注重榜樣教學
農村的學生由于家庭因素、自身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使得他們的心理會相較于城市學生而言更加成熟,即使是初中階段的學生,有些也會如同成年人一樣成熟。而且由于家庭因素,有些孩子會比較封閉自我,有什么心事也不會向他人訴說,而是一個人悶在心里,即使是在學習方面也是如此。學生由于自身學習能力的欠缺會很容易在學習過程中遇到自己不明白的知識,這個時候他們有可能會因為內向而將這種情況深深地埋在心底,不去和教師以及身邊的同學交流,在日積月累之下,逐漸出現越來越大的知識漏洞,最終導致他們喪失學習的興趣,這個時候教師就應該及時注意到這種情況,主動去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幫助他們抒發內心的感受。教師應該將自己當做是學生的知心朋友,而不是將自己當做高高在上的教師,這樣可以有效地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聯系,讓學生通過溝通,向老師闡明自己的不理解之處。這樣既可以提升課堂的學習效率,也能夠讓學生在生活中更加開朗,更加活潑。
(二)營造生動活躍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除了和學生進行友好地溝通之外,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氛圍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經過了課堂教學,才能讓學生知道自己對于知識的不理解之處,這樣教師也才能夠更好地針對學生不理解之處進行講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依舊采取傳統的“灌輸式教學”,由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就不高,再加上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所欠缺,這就會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進一步降低,這時教師需要放棄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全新的教學模式,例如創造一個生活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其中。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多鼓勵學生勇于發言,用于提問,將自己不明白不了解的地方通過課堂教學就能解決。此外,因為歷史與我們的生活有一定聯系,但是畢竟是已經發生過的事情,學生可能不好理解,這時教師就可以采用現代生活中的一些例子進行舉例,讓知識能夠更加生活化,學生對于這些知識也就能更好地理解。例如當教學七年級下冊的第一單元隋唐時期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結合電視劇《隋唐英雄傳》以及相關小說為學生進行這方面知識點的講解,通過生動有趣的電視以及小說的內容,輔以教師繪聲繪色地講解,學生就會自然而言地沉入其中。當他們覺得歷史上不再枯燥,反而是一門有趣的課程時,他們自然就會積極參與到學習當中,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三)鼓勵學生多學多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課上對知識點記憶地在深刻,也不如課后用筆將這些知識點以及自己的感悟記錄下來。對學習筆記不光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幫助他們培養動腦、動眼以及動耳等能力,是一項能幫助學生全面發展的任務。而且學生還能在進行學習筆記的過程中對知識點產生新的領悟,對知識點有新的理解和新的發現,這也是一種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好辦法。當學生能夠從筆記中得到收獲,他們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主動性自然也會隨之提升,課堂學習效率的提升也不在話下。
三、總結
總而言之,時代在發展,也在不斷改革創新,教育行業自然也不能落后。而教育的改革主要是要通過課堂教學。教學方式的不斷改革才能不斷地滿足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在農村教育中,改革的推進并不容易,但是教師就更應該迎難而上,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斷改革,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
參考文獻:
[1]周曉梅.農村初中歷史教學的困境與對策研究[J].內蒙古教育,2020(3):8-9.
[2]張海瑩.新課標下農村初中歷史教學的困擾及對策研究——以集安市清河鎮中學為例[D].吉林:延邊大學,2017.
[3]石鳳琴.農村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成功(教育版),2011(11):67.
[4]王加波.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2(1):34-34. DOI:10.3969/j.issn.1002-7661-F.201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