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摘要:配圖小論文是指學生在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基礎上,根據(jù)所學內容進行繪圖,并為配圖給出科學描述的一種教學手段,初中生物課堂是學校生物教學質量提升的主陣地,也是師生實現(xiàn)思維碰撞和交流的銳空間,習慣的養(yǎng)成,生物學知識的習得和生物學素養(yǎng)的建立都是在此實現(xiàn)的,所以,打造一個富有生命和活力的課堂是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率和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而配圖小論文的應用又是此過程的催化劑。
關鍵詞:配圖小論文;初中生物教學
配圖小論文是一種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教學手段,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是不同的,開發(fā)程度也不一樣,有的同學獲取理論知識的能力較強,有的同學繪圖能力不錯,有的同學綜合歸納能力很棒,而配圖小論文的應用,能讓這些優(yōu)點得到長足的發(fā)展和最佳的組合,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并學會直觀的分析。在繪圖過程中,能通過細致的觀察和科學的理解,對圖形進行科學的繪制,在構思小論文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提高趣味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達成學習目標和情感目標的統(tǒng)一。
初中生物是一門集科學性、趣味性和實踐性為一體的學科,而初中生的閱讀、理解和體驗能力正處在一個發(fā)育的黃金時期,對知識點的接受也是迅捷而有力的,每一個學生的智力發(fā)育和智能發(fā)展是不同的,所以,應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引導和教育方式,配圖小論文就是一種能加大知識的銜接并讓不同的學生獲得情感體驗的教學方式,是實現(xiàn)知識遷移的重要橋梁,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發(fā)散思維的催化劑,能讓枯燥無味的知識變得有味道而不油膩,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臺,并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讓知識的學習滲透到每一個層面,真正實現(xiàn)知行合一、長足發(fā)展。
一、利用配圖小論文,是激發(fā)學生潛能,延續(xù)好奇心的重要途徑
學生的潛能,是一個隱形卻至關重要的開關,一旦這個開關被打開,知識的學習、能力的塑造和素養(yǎng)的提升中遇到的問題都能找到解決的思路和辦法。好奇心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源動力,是激發(fā)潛能的催化劑,配圖小論文的利用,能讓二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讓學生的思維方式更多樣,思維空間更發(fā)散,特別是創(chuàng)造能力較強的學生更能找到努力的方向和動力。
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是無形的,但卻是學生素養(yǎng)的直接體現(xiàn),我們無法從某一個具體的事物中真切的感受到,卻能在學生的智力活動中得到凸顯,而配圖小論文的應用正是二者的最佳組合,特別是七年級學生在主觀能動性和知識的獲取上積極性較強,對圖形更容易理解,能打破思維的局限性,從繪圖過程中感受到圖形的魅力和知識的韻味,從小論文的撰寫中學會生物學術語的收集和運用,學會記錄所觀察的生物學現(xiàn)象,從思索中覓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并進一步進行強化,讓能力得以提升,并把這種提升固化到各個學習的過程中,內化成指引著學生不斷前行的動力,如明燈一般照射著學生前行的每一個角落。
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更是一個體現(xiàn)自主能力的最佳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使用配圖小論文,能讓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發(fā)揮變得更有張力和韌性,特別是在繪制配圖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意識和創(chuàng)作技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這是一種更深層次意義上的成功,是一種別樣的體驗和發(fā)展。
二、配圖小論文的應用,可以增加知識的趣味性,更能強調知識的嚴謹性
配圖小論文的應用,可以引申知識的趣味性,增強學生的思考力和參與度,特別是在聽課過程中感到有一定難度的同學通過配圖小論文,可以收獲一個清晰的思路和切實有效地解決方法,可以讓晦澀難懂的知識點變得有趣而簡單,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并把這種體驗衍射到生活和學習的各個方面,從而讓自己的各個方面都能得到長足的發(fā)展。
配圖小論文的應用,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加深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礎上回應知識的科學性和嚴謹性,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每一方面都進行深刻的反思,并能及時做出調整,調整心態(tài),調節(jié)情緒,并讓這種改變滲透到學習生活中,指引著學生不斷的朝向既定的目標去努力,去改變,哪怕只是些微的進步,都是值得表揚和肯定的。學生運用配圖小論文的過程中,能更加專注于概念性的知識的表達和運用,是一種快速提升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徑。
三、配圖小論文的應用,能讓生物學知識的學習過程變得更富有生命力、更具有張力、更貼近學生的思維發(fā)展
生物學知識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動態(tài)知識的生成過程,是一個更富創(chuàng)造力和生命力的過程,這是一個需要用心去打造的舞臺,能讓學生在臺上輕舞飛揚還是漫不經(jīng)心,就需要教師對所要傳授的知識進行精細打磨和準備,更需要用一種最能讓學生理解的方式進行,而配圖小論文的應用能讓知識的學習變得更加感性,讓復雜的內容簡單化,知識更加生活化,讓學習過程變得更加豐滿和有力。學生在應用配圖小論文的過程中,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能在運用這種方式的過程中讓自己更優(yōu)秀和成長得更快,并能讓這種方式熠熠生輝,為自己的思維插上飛翔的翅膀,促進自身知識的生成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四、配圖小論文的應用,是實現(xiàn)師生共贏的最佳形式
教學的核心就是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參與讓學生獲得知識的最初體驗,并讓這種最初體驗能深深地植根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配圖小論文的應用,能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更具靈魂和質感,有利于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樹立學生的感恩之心。如在學習“人的生殖”一節(jié)課的內容時,學生就通過繪制漫畫的形式,把胚胎發(fā)育的過程、嬰兒期、青少年期等內容一一呈現(xiàn),然后通過小論文的具體形式把每個階段的特征進行描述,許多同學從中體會到了母親的艱辛和父母的不容易,慢慢地學會去關心自己的父母,盡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這只是眾多教學內容中的一個縮影,但也正是每一個片斷,每一種經(jīng)歷,組成了我們人生的所有,而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認知、學會感恩卻是每一個人一輩子都要進行學習的內容,通過配圖小論文的應用能讓這個過程變得更有意義,最終實現(xiàn)師生的共贏。
五、配圖小論文的運用,是教師完善自身知識結構的直接途徑
配圖小論文的運用,是增加教師知識儲備和增強知識技能的直接途徑,教師自身知識結構的完善和教學能力的提升,能直接通過配圖小論文來達成,這是一個提升能力、完善自我的一個關鍵途徑,在運用配圖小論文的過程中,既要注重知識的收集整理、歸納總結,還要能通過最合適的小論文來突破重難點和考點,讓學生在輕松自然的環(huán)境中把握和理解知識,也讓自己的教學過程變得愉悅而散發(fā)活力,這是一種顯性的提高,但需要更多隱性的努力,配圖的內容選擇和小論文的構思,都是備課過程中要認真斟酌和選取的,這是一種讓知識不斷注入活力的最佳途徑,也是實現(xiàn)師生共同發(fā)展的關鍵節(jié)點。
教學是一個睿智且沒有固定形式的過程,也是一個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能得到發(fā)展和完善的過程,更是一個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過程,它需要我們用心去經(jīng)歷,用愛去澆灌,用腳步去丈量,用一雙強勁有力的大手去為學生托起一片屬于他們的風采,用虔誠的姿態(tài)來迎接人生的每一個過往。配圖小論文的應用只是所有努力中的滄海一粟,但卻是最能實現(xiàn)學生思維發(fā)展、情緒體驗良好、智力不斷提升的有效途徑,也是能讓學生插上飛翔的翅膀,在學海中遨游的最強動力。
參考文獻:
[1]初中生物課程標準
[2]初中生物教材(人教版)
[3]初中美術教材(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