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其英
摘要:茶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反映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明和禮儀,是傳統特色文化,具有修身養性、促進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等作用,應給予傳承與發展。而幼兒園作為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承擔起茶文化傳承和弘楊工作,以推動區域茶文化傳承與發展,同時也促進了校園特色文化的建設。
關鍵詞:茶文化;幼兒園;教育傳承;實踐路徑
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是我國唯一由4個主體民族聯合組成的多民族自治縣,盛產冰島茶、大雪山茶、小戶賽等著名茶種。而勐庫鎮是雙江縣茶葉種植的核心區域,素有茶鄉之稱。因此,當地政府、社會團體以及家庭始終重視茶文化的傳承活動,并獲取了較好的成績。但是,如何將其有效地創設,凝練成特色教育資源,找到并正確選擇教育傳承的路徑,這是當下應該給予探索的新課題。為此,筆者試圖以雙江縣勐庫鎮幼兒園為例,對少數民族茶文化融入幼兒園教育傳承進行討論,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一、茶文化融入幼兒園教育傳承的現狀
1.已構建教育傳承的環境及基礎
近年來,隨著幼兒園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的不斷深入發展,勐庫鎮幼兒園積極挖掘區域特色文化--茶文化,將其融入到幼兒園開展教育傳承活動。一是通過課堂開展茶文化教學活動,宣傳區域茶葉的特征、種類、功能和文化內涵;二是通過茶文化上墻的形式,以豐富多樣、栩栩如生的種茶、采茶、炒茶、揉茶等畫面吸引到學生的關注;三是開展茶苗種植教育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感受種茶的辛苦和樂趣;四是設置專門的茶具展示室,讓學生認識和了解茶具的特征和功能。總體來看,勐庫鎮幼兒園所構建的茶文化與教育傳承已有一定的環境和基礎,具備進一步深入開展教育傳承的條件。
2.教師隊伍建設的情況
勐庫鎮幼兒園現有教職工34人,大部分教師均為勐庫本地人,他們都有種植茶、采茶、泡茶和喝茶的經歷,且大部分年輕老師還參加過雙江縣組織的茶藝、茶道培訓學習。近年來,勐庫鎮幼兒園老師們已經逐漸意識到茶文化融入幼兒園教育傳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嘗試圍繞茶文化主題開展著教育教學活動,經過多年教學實踐,在此方面已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教學經驗,教學水平逐步得到提高,為傳承和發揚區域茶文化打下基礎。
3.學生參與度的情況
勐庫鎮幼兒園現有幼兒437人,約有80%以上的家庭都種植茶樹,他(她)們從小對種茶、采茶、制茶和泡茶等是耳聞目染。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當講到茶葉時方面的話題時,孩子們所表現出來的興趣極濃。特別是從2021年4月開始,勐庫鎮幼兒園以茶文化為主題在中班、大班(約300人)中開展教育傳承活動,所設計的教學內容涵蓋幼兒園五大領域(社會、科學、語言、藝術、健康),課堂上孩子們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實現了預期的教育傳承效果。
二、茶文化融入幼兒園教育傳承的路徑探索
1.加強幼兒園區域茶文化的資源建設
構建全面、系統的區域茶文化資源庫,是茶文化融入幼兒園開展教育傳承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因此,幼兒園既要結合自身實際及教育需要,又要圍繞區域擁有茶文化資源情況,組織專人對茶文化資源進行挖掘與整理、開發與利用等工作,使其形成可供幼兒園開展教育傳承活動的區域茶文化資源庫,以此推進茶文化與幼兒園教育傳承的融合與發展。
2.營造幼兒園良好的茶文化教育環境
茶文化融入幼兒園開展教育傳承活動,需要具有良好的茶文化教育環境作基礎。對此,勐庫鎮幼兒園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嘗試,一是在幼兒園室外活動場地、教學樓的樓梯處、走廊上、教室里等采取茶文化上墻形式,墻面所繪制古樹茶樹、蔥郁茶園、以及茶農采摘、萎凋、炒茶、揉茶、品茶的過程畫面,使得整個幼兒園各個角落都充滿了茶文化的氣息;二是在幼兒園的樓道墻面粘貼著不同年級幼兒參與采茶、制茶、喝茶等活動的照片;三是借助幼兒園陽臺、午餐休息室,創設古色古香的茶藝表演區、品種豐富的茶葉展示區、精美的茶具區。實踐發現,通過上述舉措,在幼兒園內營造了良好的茶文化教育環境,激發了幼兒參與茶文化學習的欲望,實現了良好的教育傳承效果。
3.開發挖掘本土課程資源
雙江縣是一個多民族聚區域,其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和傣族都延續有豐富多樣、底蘊深厚的茶文化,且具有教育性、參與性和傳承性的特征,可成為幼兒園開展教學活動的內容。幼兒園可結合區域少數民族傳統茶文化的存現情況,圍繞幼兒園教育需要,積極挖掘、整理區域傳統茶文化,通過開發使其成為幼兒園課程教學資源,讓幼兒更好地了解少數民族的茶文化,從而更加熱愛我們的茶文化,從小培養幼兒珍惜、保護勐庫茶,繼承和發揚民族茶文化。
三、茶文化融入幼兒園教育傳承存在的問題
1.本地茶文化文獻資料少,查閱困難
茶文化融入幼兒園開展教育傳承活動,在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查閱大量本地茶文化文獻資料,而從目前有關勐庫鎮茶文化文獻資料存現的情況來看,雖然可查詢到但所呈現出來的是零星且不系統的文獻資料,給教學活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應該給予高度重視,努力做好這方面的工作。
2.作為茶文化的傳承者教師,對茶文化的研究不夠深
對勐庫鎮幼兒園來說,其茶文化融入幼兒園開展教育傳承活動是近二三年來才嘗試性實施起來的,現為初級發展階段,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在實踐中給予提高及完善。特別是作為茶文化傳承者的教師來說,雖然以前都有接觸或者了解到茶文化,但真正要以課堂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卻顯得有些力不從心,總體表現出對茶文化教學研究的不足、不夠深入的狀態。
3.鄉鎮幼兒園受條件限制,對茶文化教育投入無法保障
茶文化融入幼兒園進行教育傳承活動,需要提供必要的條件給予保障,才能實現較好的教育效果。從目前勐庫鎮幼兒園構建的教育條件來看,雖然經過多種途徑創建了相應的教學條件,但對茶文化教育投入無法得到保障,特別是隨著幼兒園在五大領域(社會、科學、語言、藝術、健康)全面推廣茶文化教育活動,其幼兒園原有的教學條件已無法滿足當前茶文化教育傳承的實際需求,一定程度影響到茶文化融入幼兒園進行教育傳承的效果。
四、對策與建議
1.加強茶文化與幼兒園教育傳承的研究
一是要努力創造教育研究的氛圍和環境,二是要引導教師開展教育傳承的研究工作,三是要創造機會讓教師外出交流學習。通過這些途徑加強教育茶文化與幼兒園教育傳承的相關研究,讓教師在參與教育研究過程中探索有效的教學模式,以創新性教學方法來實現教育傳承的目標和任務。
2.開展家園共育的傳承模式
茶文化融入幼兒園進行教育傳承活動,需要采用多種有效途徑。例如,可邀請茶藝水平較高的家長參與到茶文化與幼兒園融合發展的教育傳承活動中,通過家長現場演示、講解茶文化,形成了一種良好的互動教學模式,能夠進一步提升幼兒參與學習茶文化的興趣和積極性,實現良好的教育傳承效果。
五、結語:
總之,茶文化融入勐庫鎮幼兒園進行教育傳承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對傳承和弘楊區域茶文化做出了貢獻,也由此形成了校園教育特色,但也存在一些有待在教學實踐給予解決的問題,以促進茶文化與幼兒園教育傳承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