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維微

走進位于重慶市北碚區靜觀鎮的王樸中學,處處都能看到紅色文化的“身影”。
從校門通往教學樓的路上,王樸雕像靜靜矗立著,注視著一年年、一批批的學生,從入學進校到畢業走向四方。他身旁是《王樸中學賦》,記錄著他和母親舍家產籌巨資、勵志辦學求解放的故事;離王樸雕像不遠,一組浮雕刻畫了王樸從求學到為革命犧牲的故事;學校里還有一棟名為“蘭駿樓”的教學樓,取自王樸在復旦大學念書時的名字王蘭駿;不僅如此,學校還建起了“紅色文化廣場”和“紅梅贊”主題園林……
周茂姣已經在這所以紅巖英烈王樸命名的校園學習生活了3年,她和同學們一樣,都喜歡叫王樸“老校長”,盡管王樸犧牲時年僅28歲。
入學第一課The First Lesson Upon Entrance
周茂姣出生在北碚靜觀,從小就聽大人們講過許多王樸的故事,但周茂嬌印象最深的還是初一的入校第一課。按照學校傳統,新生入學前要開展紅色革命教育,這也是王樸中學長期堅持的一個傳統。那天,周茂姣和同學們早早來到學校,在校園里瞻仰王樸雕像,到王樸烈士陵園敬獻鮮花,看情景劇《與王樸烈士對話》,聽老師講述王樸和他母親金永華的故事。
“從今天起,你便是王樸中學的人,無論你在哪里,做什么,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老師在開學第一課講的這句話,從此深深地烙印在周茂嬌心里。
周茂嬌說她曾是一個自卑、內向的女孩兒,初一下學期在老師推薦下加入了學校的紅色故事解說社后,她漸漸找到了自信。“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因為解說王樸事跡變得開朗,交到很多朋友,讓家人以我為驕傲。”
坐在王樸雕像下的臺階上,周茂姣也跟我們講起了王樸與這所學校的故事——
1939年,王樸中學的前身志達中學從天津內遷到重慶。抗戰勝利前夕,王樸受組織派遣回到重慶工作。1946年,王樸在母親金永華的支持下接辦志達中學。也正是這一年,王樸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那個時候,志達中學是地下黨組織的活動據點,同時也是黨員干部的“隱身”之地。為了支持黨的事業,王樸曾多次勸母親變賣家產支持革命活動,將變賣田產和房產換來的近2000兩黃金全部捐獻,資助革命事業,為迎接重慶解放發揮了重要作用。

1948年4月,重慶和川東地下黨的組織遭到嚴重破壞,王樸也因叛徒出賣被捕,后來犧牲于大坪。
王樸母子毀家紓難、資助革命的故事,周茂姣講過不下1000次,“講好王樸的故事,是我們學校每個同學都要練的‘基本功’。”
正如周茂嬌所說,王樸中學以“家國教育”為主線,建立了北碚區紅色文化課程基地、打造了重慶市德育課程品牌。周茂嬌所在的紅色故事解說社,由學生們擔任解說員,在解說王樸事跡的同時,提升學生們的表達能力和自豪感,同時讓學子觸摸到“歷史的厚度”,體會到“紅色的熱度”,感受到“文化的溫度”。
繼承老校長遺志Fulfilling Unrealized Wishes of the Old Headmaster
沿著校門口的一條小路走不多遠,就是王樸烈士的陵園。在一片蒼翠的松林之間,有王樸烈士墓、王樸母親金永華墓,以及王樸烈士紀念館。
王樸烈士陵園也是周茂嬌經常講解的地方,她每周總會抽出幾個午休時間到這里講解。我們到王樸烈士紀念館時,周茂嬌的同學正在向游客講解。
“王樸從小就有正義感,在他13歲那年,因為學校庶務只給有權勢的學生退伙食費,他氣不過一拳打腫了庶務眼睛,后來被學校開除。王樸18歲時,又因學校一位同學被無理開除,他便和十幾個同學相約集體退學,以示抗議。”在同學們的講述中,事跡墻上的資料變得生動鮮活起來。
類似這樣的故事,解說社還準備了好多,其中還有“金媽媽”金永華的故事——
重慶解放后不久,由蕭澤寬報經西南局鄧小平同志批準,決定付還金永華支援革命的一大筆款項,可“金媽媽”堅決不收,并提出了“三個應該不應該”:我把兒子交給黨是應該的,現在要享受特殊是不應該的;我變賣財產,奉獻給革命是應該的,接受黨組織歸還的財產是不應該的;作為家屬和子女繼承烈士遺志是應該的,把王樸烈士的光環罩在頭上作為資本向組織伸手是不應該的。

紀念館里,還有一張王樸的黑白照片,照片上寫著“小群存念”幾個字。周茂嬌介紹,王樸入獄后考慮到隨時可能犧牲,便托人從監獄里給妻子褚群帶了一封信以及一張自己的照片,他在信里寫道:“小群:莫要悲傷,有淚莫輕彈。你還年輕,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狗狗(兒子的小名)取名‘繼志’,要讓他長大成人,長一身硬骨頭,千萬莫成軟骨頭。讓他真正懂得‘繼志’的含義。”
在周茂姣看來,“繼志”不僅是王樸對兒子的期望,同時也是一代代王樸中學學生的責任。周茂嬌今后的目標是報考復旦大學法律系,這也與繼承老校長的志向有關。復旦是王樸曾經就讀的學校,而讀法律,是為了維護正義,幫助和保護更多的人,因為“無論是多次為同學挺身而出,還是加入共產黨,老校長的目的都是為了保護更多的人。這是老校長精神對我最大的影響”。
今年,周茂姣就要初中畢業,升入王樸中學的高中部。她對即將收到的初中畢業證書充滿期待。因為王樸中學的畢業證書不同尋常,上面會有一枚特殊的印章,上面刻著的是這樣幾個字——“首任校長王樸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