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璇
摘要:我國目前主要采用高壓輸電線路的方式進行電力輸送,這種輸送方式容易受到氣候和地形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在雷雨天可能受到雷電威脅,進而觸發(fā)更嚴重的電力事故。因此,關于高壓輸電線路如何有效防雷一直是相關部門研究的重中之重。對此,這篇文章主要針對影響高壓輸電線路的因素,提出一些能夠有效防雷的措施和手段。
關鍵詞:高壓輸電線路;避雷;措施
隨著城市化水平的迅速發(fā)展,人民生活質量的不斷優(yōu)化,人們的用電需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更應注重用電安全,以保障人民生活水平和群眾人身安全。相關部門對于怎樣有效綜合防雷的問題也在不斷探索,由于其涉及范圍較大,影響因素眾多,就需要相關人員付出更多的努力,并全面結合眾多因素,才能夠達到一定的防雷效果。
1 高壓輸電線路雷擊影響因素和易擊區(qū)
1.1 影響因素
首先,要想做到有效防雷,就必須找到并全面分析高壓線路雷擊的影響因素,影響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兩大類。自然因素則主要是地形和天氣因素的影響,某些地區(qū)由于強降雨和地形原因屬于雷擊易發(fā)區(qū)。而對于雷擊電流的強度則是可以由人為掌控的;對于在雷電易擊區(qū)配備的裝置是否達標也是人為掌控的。相關專業(yè)人員必須對高壓線路雷擊影響因素的強弱作出全面分析,并有針對性的做出預防,給出基本保障措施,才能夠在此基礎上探索出更完美的避雷方案。
1.2 易擊區(qū)
所謂易擊區(qū),就是指由于一些因素容易受到雷擊的地區(qū)。我國地形種類多,人民群眾在平原、高原、丘陵地區(qū)等均有分布。為滿足人們的基本生產生活需要,一些高壓線路就不得不建在不適合其自身建設的地帶,而這些地帶的環(huán)境和條件不能夠滿足高壓輸電線路的建造,就會造成這些地帶的線路容易受到雷擊,遭到毀壞,進而威脅到人民群眾的安全。相關技術人員則應更加重視這些易擊區(qū)的防雷擊設施和措施是否到位,以保證當地居民生活和人身安全。
2 高壓輸電線路繞擊率
相關研究人員和工作人員都曾嘗試通過專業(yè)計算來解決高壓線路的避雷問題,其必須具有過硬的專業(yè)知識和計算才能。由于高壓線路長,分布范圍廣,分布形態(tài)縱橫交錯,且各地地形不同,山坡和山頂的計算結果存在會較大差異,較難計算。對此,專業(yè)人員在計算過程中應考慮各種會影響結果的因素,針對各地不同條件,精益求精的計算出準確結果,只有做到零誤差,才能保證實際避雷效果。
3 高壓輸電線路的有效防雷措施
3.1 使用避雷針和避雷器
提到防雷措施,大家都會首先想到使用避雷針和避雷器。印象中其主要是通過把避雷針放置在較高的建筑上來進行避雷,防止建筑受損。在高壓輸電線路的防雷對策中也常用到這種方法。相關工作人員應結合當地環(huán)境和地形等條件,因地制宜,找到最適合安裝避雷針的位置,并選擇符合國家標準、有質量保證的避雷針或避雷器,將其進行完整安裝,以確保可以獲得避雷的最好效果。但如果避雷線桿塔的保護角度選取不當時,當地避雷的效果也會變差。相對來說,避雷針的使用在我國比廣泛,其能夠有效避免線路短路和受損,為人民群眾的安全生活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3.2 針對地線架空或耦合
還有一種常用的避雷措施是地線的架空。其主要是通過把雷電的電流進行分流的方法,來達到有效避雷的目的。相關技術人員必須規(guī)范地線的架空,確保整個過程符合標準。在此過程中,地線的耦合也十分重要,其能夠為架空地線的工作提供幫助,當架空地線不能夠有效發(fā)揮避雷作用的時候,耦合地線就會代替其進行有效避雷。架空地線和耦合地線二者在避雷工作中屬于相輔相成的關系,缺一不可。另外,在線路改造和升級的過程中,也要十分注意線路地線的架空,相關部門需加強技術人員的架空意識,強調此項工作的重要性,避免技術人員遺忘,才能夠大大降低雷擊的風險。
3.3 線路安排和桿塔建設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人類的不斷探索研究發(fā)現,雷電的活動路徑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對此,相關部門可以利用當地氣象資料查詢容易出現雷雨和閃電天氣的地區(qū),比如一些沿海島嶼、金屬礦區(qū)和較高的山脈等易遭雷擊的地區(qū),盡量避免在這些地區(qū)之間鋪設高壓輸電線路;實在無法避免時也可以通過高科技事先預測這些易發(fā)地區(qū)遭雷擊的時間和頻次,以便于相關部門做出預案,避免或減少雷擊損失。這就需要各部門之間緊密配合,溝通有無,共同為高壓輸電線路的綜合避雷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3.4 安裝自動重合閘
目前很多小區(qū)和家庭都會采用自動跳閘來控制家中的電路,當家中電器使用超過一定的功率或線路損壞到一定的程度時,就會自動跳閘,這樣可以有效確保家庭的人身安全,也能避免造成更大的電路損壞甚至火災的發(fā)生。高壓輸電線路避雷也會選擇安裝自動重合閘保護線路,其工作原理和家庭自動跳閘裝置基本一致,當5000kV的高壓線路出現問題又不便于人工處理時,自動跳閘設備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雷擊損害,保障用電安全。隨著目前人工智能的迅速發(fā)展,自動重合閘也擁有了自動修復的功能,能夠代替人工完成一些簡單的線路修復工作,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便利和安全保障。
3.5 鋪設屏蔽線
可以通過人工模擬測試,在一些易受雷擊的山坡地段鋪設屏蔽地線,來達到降低電流的效果。對于一些特高壓輸電線路的避雷措施中,避雷針等設施很容易在受到雷擊之后產生停電的結果,而增強屏蔽體的鋪設就能夠有效避免雷擊后斷電的后果,能夠有效減少停電事件的發(fā)生,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3.6 降低鐵塔接地電阻
降低鐵塔接地電阻主要是通過專業(yè)人員的技術操作,把能夠降低電阻的工具埋入地下發(fā)揮作用。這種方法和其他方法有些類似,但會有破壞地面表層的危害。要根據當地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可以作為一種輔助的避雷措施,為有效避雷多一重保障。
結束語:
在分析關于高壓輸電線路綜合避雷的措施中,有多種可行的方法,但也同時存在著很多問題。相關人員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選取最合適的避雷措施。在雷擊高發(fā)區(qū),甚至可以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避雷措施,以達到雙重保障的效果,最大程度為人民群眾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帶來保障。相關研究人員也應不斷研究和發(fā)現更有效的避雷措施,在不斷探索中更新和改革當前的避雷方法,這個過程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舒生前.220 kV 輸電線路綜合防雷技術與接地電阻設計探析[J].通訊世界,2019,26(8):306-307.
[2]徐薇,陳華.高壓輸電線路綜合防雷措施的研究與應用[J].西藏科技,2019(4):67-68.
[3]常建龍.淺談高壓輸電線路綜合防雷技術的研究及應對措施[J].華東科技:學術版,2016(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