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開
摘要:同期線損系統關乎著千家萬戶實時用電的信息,因此需要構建電量大數據鏈條來實現滿足各項數據的有效應用,并通過同步計算來實現自動化處理,以此就能實現對供銷電量以及線損率進行數據應用。但是,由于同期線損所涉及的設備接入、系統集成、人員參與專業種類以及影響范圍都十分廣大,這就導致了多項數據的專業融合無法實現準確采集。對此,這就需要通過應用平臺的打造,并以精細化管理來實現提高同期線損管理的實效性,這樣才能獲取真實、準確的數據。
關鍵詞:電網線損;同期線損;精細管理
前言
隨著自動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一體化電量線損管理系統的開發,使得同期線損管理工作的開展更加便捷。但是,在同期線損治理工作開展中,仍要有效分析出同期線損的薄弱環節,更要對已發生的問題進行歸納分類,并通過針對性措施的有效應用來規避此類問題的發生,還要以協同機制的有效打造來真正實現為同期線損管理工作的開展做好保障。
一、確保基礎工作落實到位
首先,在基本準備工作當中,必須要先實現以檔案理順為主來滿足后續工作的運行,這時就要以營銷系統客戶檔案為基礎來實現對內檔案數據進行全面收集,并真正做到進行分類管理。而且,通過加強營銷基礎檔案管理工作的開展,也能現實保證線損統計數據的準確性,這樣就能在后續工作運行中,以實際數據應用為主來滿足準備工作的有效開展。其次,為保證數據應用的真實性與有效性,也需要通過監控采集來實現對線損模塊的實時監控,還需要通過加大用電采集系統的線損模塊數據收集,并以實時監控為主進行數據調取,這樣才能實現對終端線上線率的采集數據成功率做好保證,同時也能實現以數據應用為主,對終端異常數據進行及時處理,以此才能有效規避對線損統計的影響。再次,為保證在基礎管理工作開展中,能夠真正實現為同期線損管理工作做好保障,也需要實現對現場的有效核實。第一步要做的是實現對客戶檔案的數據進行核查,并對變壓器的準確性信息進行核對,以此才能通過結合配電系統線路臺賬為主來進行設備檔案信息的有效核實,從而才能有效規避異常檔案帶來的影響,同時也能對異常檔案進行整理、修改,以此才能確保原始檔案與現場一一對應。第二步,在各項準備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對計量裝置的應用準確性進行有效核查。畢竟,對于考核計量工作開展來看,其關鍵點是實現關口表檢查。因為,關口表檢測能夠有效對電表二次壓線是否牢固進行確認,這樣就能實現消除異常電量客戶表,并且也能通過核查來規避偷電現象的發生[1]。最后,在上述工作完成后,需要通過檢查來確保后續工作的開展。在此過程中,第一要做的是實現對采集系統線損統計工作進行分析,這樣才能查找因線損模型以及計量氣表在系統中存在配置問題而導致線損統計出現不精準的現象,從而才能給予針對性措施進行整改。第二是實現對現場是否存有漏電偷電現象進行再次確認,這樣才能有效規避不良問題的發生。
二、落實精益管理八項措施
(1)在精益管理工作開展中,必須要實現高改低工作的有效落實。這時就需要對考核表進行有效查看,如果考核表處于高供高計的情況,則必須要進行立即整改,并將考核表改為高供低計,這樣才能有效降低變損帶來的影響。
(2)在精益管理工作開展中,需要通過調平衡工作的落實來實現滿足改變電損的需求。比如,對于山區路線來看,由于其路線整體較長,這時就會導致單項線路增長的現象。對此,在改進工作開展中,將單項改成三相四線,并通過單項均衡接復合的工作方式,就能夠使三相平衡接負荷工作的開展,能夠有效對電損問題做好保障工作。
(3)在精益管理工作中,通過有效提高線路的絕緣化水平,就能夠進一步減少漏電現象的出現。而且,對于現階段所應用的線路來看,由于部分地區仍在使用沒有改造的裸線,這時就會帶來電損問題。對此,這就需要對未改造裸線進行及時清除,或以改造為主進行優化,并通過縮短巡視周期來實現對樹障的有效清理,這樣也能有效保護線路,并降低相關危險問題的發生頻率。
(4)在精益管理工作開展中,通過換表計也能夠實現對電損問題的有效處理。比如,對于失流故障表以及失壓故障表需要進行及時更換,這樣才能保證表計的應用優良性。同時,對于部分存有互感器變化配置不合理的表計來看,需要先檢查其負荷電流,并通過更換CT來實現提高其應用的效能[2]。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更換CT來看,要在低負載的情況下才能夠進行此項工作,這樣才不會對整體線路的運行帶來影響。
(5)對于精益管理來看,為保證電損工作的開展能夠真正起到作用,需要通過縮短半徑來實現滿足供電需求,并真正實現降低電損問題的出現。比如,在實際工作開展中,可以通過縮短供電半徑來保證整體供電的需求總量。而且,對于城區來看,區間內不超過250米,能夠有效保證供電需求的同時降低電損,而對于鄉鎮來看,則不超過400米就可以達到此目的。但是,在此過程中,對于住戶較為廣闊,且分散量較大的空間,線路空間距離長,就需要對其負荷點進行分散化處理,這樣才能有效降低電損問題的出現。
(6)對于同期線損精益管理來看,通過增加電容也能夠實現增加無功補償效果,這時就能以設備裝置應用為主,來實現改變供電帶來的電損問題。而且,對于小型加工企業來看,更需要通過增加電容來實現保證其供電應用效果,這樣才能在實際運轉的過程中,有效規避此問題帶來的影響。
(7)為有效降低同期線損,則必須要在精益管理工作開展中,落實核查工作。這時要對偷電、漏電進行有效控制。畢竟,反竊電工作是降低損耗的直接有效措施,而核查工作更是對漏電問題治理的有效手段。
(8)通過改造工作的有效落實,就能夠實現近電遠送,更能通過迂回導送來實現滿足配送電工作的有效落實。因此,在同期線損精益化管理工作開展中,則需要針對此現象進行有效整改。畢竟,農電配網的供給方式主要是通過小流量供給來進行半徑化電量輸送,這時就會由于其密布點較多而導致電損問題出現。對此,通過改造就能夠實現進行優化。此外,在此過程中,也可以實現對陳舊設備進行優化或更替,并通過此舉來實現解放變壓器,這樣才能防止設備不足以供電而帶來的電損問題。
三、提高基礎管理工作力度
對于影響線損率的各類因素來看,必須要實現組織核查工作的有效落實,這樣才能通過一一核查進行整改,并實現建立系統客戶檔案,這樣才能通過原始數據對照來實現滿足后續工作的運行。而且,通過考核計量點梳理工作的落實,并以表計安裝工作為主來實現各項工作的運行,能夠有效改變電損現象的出現,更能實現通過整改來提高終端在線率以及數據采集成功率,這都能為同期線損工作的開展做好保障性措施[3]。此外,對于營銷基礎檔案信息核實完畢后所開展的同步線損分析而言,也需要實現通過治理整改來實現對線損問題進行實用化處理,這樣才能保證線損達標率的完成。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必須要推進檔案管理的精益化處理,更要確保現場與實際數據的一致性,這樣才能準確的分析出線損率,并真正在整改的過程中,實現改善這一問題。
總結
對于同期線損問題來看,必須要通過精細化管理來實現滿足各項工作的有效落實,這樣才能真正做到通過全面升級與優化來規避此類問題的發生,并真正保證我國電網配電工作的運行能夠順利運行。
參考文獻:
[1]王建功,王憲才.技術+管理雙輪驅動 加強同期線損管理[J].農電管理,2021(05):60-61.
[2]尹中威,劉懌,彭永進.“4321”工作法同期線損“零突破”[J].農村電工,2021,29(04):54.
[3]李科翰.配電網的同期線損管理及降損對策[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1,11(03):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