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蘭
摘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用電量越來越大,配電網的規模逐漸擴大,用戶對于電力系統的質量、可靠性等要求標準也更嚴格,配電網的自動化技術逐漸受到重視。線損指的是線路的損失,線損對于一個供電企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分析10 kV配電網的電能計量和線損管理分析,
關鍵詞:10 kV配電網;電能計量;線損管理
引言
10 kV配電網是電力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之一,然而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其存在著一些不可避免的電能損耗,從而增加了企業成本。面對該問題,只有通過精準的電能計量和有效的線損管理,才能夠進行改善。不過在現實中,10 kV配電網的電能計量和線損管理存在著很多難點,若想提高其管理效果,必須先找出其難點,并采取科學的管理策略把握好其管理要點。
1 10 kV配電網電能計量管理的優點
10 kV 配電網在我國屬于一種中低壓配電網,它具有其一定的特殊性,10 kV配電網屬于電力系統的一個末端環節,10 kV配電網是電力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之一,10 kV配電網是與用戶端直接連接的,所以它的電能質量往往直接影響著用戶的使用舒適度,其質量和可靠性穩定。10 kV配電網可以智能測量自身消耗的能量和電網的功率,電能損耗降低,從而節省電量。保障配電網線路的安全可靠,有效減少事故的發生。
2 10 kV配電網和線損管理問題
2.1 10 kV配電網的設備問題
10 kV配電網屬于電力系統的一個末端環節,并且所采用的大多是低壓設備,因此通常情況下不會經常對設備進行更新換代,而設備老化容易產生跑、冒、漏等問題,影響電能計量。同時,由于10 kV配電網的系統網架結構較復雜、涉及的設備種類較多、負荷工況變化較頻繁,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對電能計量造成了不利影響。
2.2 10 kV 配電網存在結構不合理的現象
電力規劃與城市的發展速度有著較大的差距,現階段電力系統結構存在不合理的現象,配電網的負荷在不斷加大,不能及時地調整、更換導線,有部門線路在線徑上沒有辦法承受巨大的電壓,電網就無法安全穩定地運行。有很多線路甚至還沒有進行有效的構建,如果停電電壓負荷就無法轉移。其他的線路結構就會承受更多的電壓力,超負荷運行會影響正常的工作。
2.3配電線路損耗問題
合理設定導線截面積。在10 kV 配電網運行期間,如導線截面積不合理將存在安全隱患,或加大線路損耗量。因此應正確認識線路損耗與阻抗間的關系,通過增加導線截面積可起到降低線路損耗的作用,增強10 kV 配電網的節能屬性。但需綜合分析用電總量與經濟電流密度等因素,合理設定導線截面積大小,禁止一味增加導線截面積,如果導線截面積超過一定標準,無法取得明顯的節能效果,同時還將提高10 kV配電網的建設成本,并造成導線資源的閑置浪費。
3 10 kV配電網電能計量管理要點
3.1配置新型節能變壓器
10kV 配電網中老舊型號變壓器的節能效果不理想,在運行期間會消耗大量電能。因此在新建或改造10kV 配電網項目中,都需配置新型節能變壓器設備來取代老舊型號變壓器,從而減小電能損耗量,控制實際用電成本。例如,可選擇配置10kV電壓等級的三相油浸式電力變壓器,與老舊型號變壓器相比,其性能參數空載及負載損耗均比都下降10% 以上,在使用期間可減小電能損耗量。
3.2應用繼電保護技術
10kV 配電網運行狀態分為正常運行、異常運行及故障運行三種。其中,在出現設備故障或操作不當時,配電網容易處于異常運行與故障運行狀態,并引發設備損壞及停電等事故出現,造成嚴重經濟損失。同時在出現10kV 配電網故障運行現象后,也會損耗大量電力能源,縮短設備使用壽命,違背了節能環保理念。為解決這一問題,需在10kV 配電網設計方案中應用繼電保護技術。如此,在10kV配電網運行期間,如出現各類故障問題,繼電保護裝置將持續對配電網運行狀態進行監控測量,并自動執行保護動作以控制故障影響范圍,快速恢復10kV 配電網的正常運行狀態。
3.3電能計量裝置技術
電能計量裝置技術管理規定,對電能計量裝置的接線方法有明確的規定。在工作中,如果錯誤地選擇計量裝置的接線方式,可能會引起計量不準確以及其他嚴重的問題。電能計量裝置包括計量用電壓互感器計量、用電流互感器、各種類型的電能表、二次回路試驗接線端子斷壓斷流計時儀。選擇計量用互感器,一般選擇戶外干式組合互感,即這種互感器符合電力企業污優化無泄漏的要求,比較安全、可靠,而且免維修技術含量高、誤差小、消耗小、無泄漏、運行成本低等。為了改善電流互感器在特殊情況下的誤差特性,可以選擇S級電流互感器,同時,電流互感器還可以選擇多變類型,適應發展的需求。
4 10 kV配電網的線損管理要點
4.1 10 kV配電網的線損管理
10 kV配電網現存管理系統實際上是一個十分復雜的計算機網絡系統程序,簡單來說配電網現存管理系統是將圖形與數據結合在一起的線索管理程序,能夠達成全自動作圖,同時也能夠提供較為靈活的數據查詢及其統計功能。一方面該管理系統作為計算機網絡系統,具有較為穩定的性能,同時也具備易用性、可移植性。另一方面該系統程序的保密性也較好,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證電網計算的保密性。將管理系統進行優化并且分為幾個不同的功能模塊,最重要的是該管理系統可以將各個模塊連接起來,實現各個功能之間的信息交換。
4.2 10 kV 配電網結構的優化
必須對配電網結構進行全面優化,可以通過電力結構以及接線選擇合理的方式進行有效的結構優化。在 10kV 配電網中,雙回線路輸電線路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靠性,供電送電的能力也比較大。主干線架設分支以及分支線路故障停電的范圍都在支線的范圍內可以有效地縮減停電范圍,減少停電造成的經濟損失,還能夠在人群較多的地方增設一些地下電纜。
4.3建立健全線損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對線損管理工作的影響十分深遠,因為管理制度是管理的依據與指導,若無科學完善的管理制度作為有力支持,則必然實際管理工作效率不高,乃至出現管理上的混亂,引發許多問題。故而應當要盡快建立健全線損管理制度,使實際線損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第一要確保線損管理目標明確,使管理方向和管理力量能夠集中;第二要確保線損管理流程規范,使管理工作能夠有序開展;第三要確保線損管理責任明晰,使具體責任能夠找到具體個人承擔;第四要確保線損管理監督機制完善,使一些管理中的問題能夠被及時發現和處理解決。
結束語
我國10 kV配電網的電能計量和線損管理中,如管理系統較為老舊,無法實現現代化電業管理,但是隨著我國對電力企業的不斷支持,我國的電力系統管理已經取得了較為優秀的進展,無論是供電系統企業對經濟效益的重視程度,還是資金的投入都有了較大的進展。而最能體現企業經濟效益的就是線損率,所以各個企業都一定要對線損率進行嚴格的管理,比如設計現代化電路管理系統,將電能計量裝置改造成不只用來計量,更重要的是實現一表多用,提高工作效率,真正提高電力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鄭孟羊.10 kV配電網的電能計量和線損管理分析[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2):463-464.
[2]路長松.10 kV配電網的電能計量和線損管理分析[j].輕松學電腦,2019(28):18-19.
[3]孫哲,金玉,張肖飛,等. 10 kV配電網的電能計量及線損管理研究[J]. 南方農機,2018,(16):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