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清 蔣靈慧
摘要:隨著綜合國力的發展,基礎建設的發展也日新月異,電力企業加強線損管理能夠有效提升電力運輸效率,能夠有效提升電力企業經濟效益,對于企業的健康、長久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應用電力計量自動化技術能夠有效提升線損管理工作質量。
關鍵詞:用電檢查;電力計量;措施分析
引言
對于人們的日常生活而言,最重要的一種能源就是電能源。隨著我國社會發展水平持續的提升,人們的用電需求也逐步提高。但是由于用電檢查工作環節存在弊端,致使經常出現竊電事件,使社會的整體發展受到了巨大的影響,所以務必加大對反竊電工作的實施力度。
1電力計量自動化系統和四分線損相關概述
1.1電力計量自動化概述
電力計量自動化屬于現階段電力行業中科技含量較高的技術,其運行以及工作的過程中應用到現代一些先進的科學技術,例如通信技術、計量技術、信息化技術等。通過應用電力計量自動化能夠有效提升電力企業對內部的電能信息加以收集以及分析能力。對于電力計量自動化技術的應用還需要配合使用有關載體,如果不配合使用相關載體則會對電力計量自動化系統收集信息的準確性、可靠性造成一定的影響。其中,配合使用的載體多為通信網絡或專用網絡,在使用電力計量自動化技術時,應用這兩種載體才能有效提升操作的可靠性、準確性。
1.2四分線損
在電力計量自動化中,四分線損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管理方式。該管理方式能夠把整體管理工具劃分為四個部分:分臺、分區、分線、分壓。分臺管理指的是管轄區域的不同,需要對共用設備線路損耗實際情況加以深入分析。對于分區的管理,因為在電網中電力的供應會根據自身的原因將電力供應到不同區域,區域的不同,電力供應情況也存在一定的差別。在進行實際的管理工作時,需要根據實際供電情況加以分析,通過分析對線損真實情況加以充分了解,從而實現線損率的準確計算。分線管理是指對不同的電網運行線路,對其線路損耗實際情況進行分別統計,同時還需要對線路中存在的主變設備進行全面的考核。對于分壓的管理,在電網運行中會將其劃分為不同電壓區域,如果電壓等級的不同,則其線損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對于不同線損情況需要對管理方式作出相應的調整。線損管理會按照電壓等級進行相關統計考核,然后對分析得出的線損實際情況加以分析。
2用電檢查的問題
用電檢查人員。現階段,針對中國大部分電力企業而言,其設置的用電檢查人員普遍具有人數較少的問題,同時實際可以檢測用電狀況的專業性技術人員并不多。隨著電能源對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不斷提高,同時人們使用電能的數量飛速增多,所有發電站的用電量也持續增加,再加上用電檢查工作崗位的員工需求量大幅度提升,導致負責用電檢查工作的實施人員數量緊缺。實際上,用電檢查人員數量的減少,直接決定了用電檢查環節的整體工作質量。另外,除了用電檢測人員數量緊缺,與用電檢查環節配套的工作隊伍同樣存在不齊全的弊端,使用電檢查環節的工作質量受到較大的阻礙。與其他國家進行比較,中國電力企業的用電檢查設備依舊具備較多不足,應當利用培訓等方式,合理加強工作人員的專業工作素養,加大用電檢查設備的投入力度,全面提升用電檢查的質量。實際獲得竊電證據。電能源屬于一項商品,然而其和家具、汽車等所有實物商品并不相同,如果產生盜竊事件,在追查竊電證據的過程中將十分困難。(1)盜竊電能的普通行為往往無法被輕易發覺。(2)盡管當場抓到竊取電能的人員,也沒辦法確保獲取竊電證據。(3)竊電現場沒有痕跡且找不到犯案工具,當然并不只有竊電者的狡猾才給用電檢查造成困擾。另外,就算擁有竊電人員盜取電能的證據,同樣無法輕易讓司法機構相信。竊電證據的不全面,極易使竊電事件朝竊電人員的有利方向傾斜,將使社會受到非常惡劣的影響。
3提升線損管理計量準確性的有效措施
3.1不斷提升電力計量管理質量
1)供電企業在裝表接電之前,技術人員要充分做好各項工作,同時要合理規劃具體施工環節,確保計量裝置達到科學合理的要求。2)合理確定電表的安裝、調試施工方案,確保整個安裝過程不會對計量裝置的精度造成任何影響。3)在新電表安裝施工開始之前,應對舊電表的相應技術參數進行詳細的對比,并通過數據、圖片等方式對其進行有效的記錄,以保證后續計量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4)新舊電表輪換結束后,應根據相應的輪換工作流程,及時進行歸檔操作,以保證新舊電表數據的準確性。
3.2選擇更加精準的計量裝置
計量裝置在低壓線損計量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計量裝置的選擇應將二次負載控制在互感器的額定范圍內,同時計量裝置的傳感器應根據負荷電流的大小來選擇,保證負荷電流的變化在額定電流的30%左右,其實際變化范圍不得超過120%。因此在實際工作中,為了提高計量管理的準確度,應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負荷狀況等,對負荷變化進行調節,使變化率得到有效調整。低電壓線損管理的計量管理與電能表之間有直接的關系,因此電能表的選型和校驗也是一項重要工作,在此過程中,電能表的選型必須根據評估前的負荷選擇合適的額定電流,當電能表還沒有接入互感器時,要使電能表的誤差電流低于最小負荷電流,并且最大負荷電流也不能超過電能表的最大誤差電流限度。當電能表接入互感器時,必須滿足互感器的使用標準,以達到提高計量管理水平,減少用電損失的目的。
3.3科學開展計量安裝和計量管理
低壓線損管理中的計量管理與計量裝置的安裝效果及管理水平有直接的關系,因此,在計量裝置的安裝、檢修過程中,應注意做好每一項細節工作,避免安裝中的疏漏或失誤,提高計量裝置的計量效果。與此同時,低壓線損計量管理還需要對設備進行實時巡視檢查,及時發現設備中可能出現的故障并予以處理,其中高壓用戶必須使用電流與電壓相結合的計量互感器,然后安裝負控終端,使計量數據自動記錄。為減輕負控終端安裝過程中出現的二次線路抗阻現象,對TV二次導線和TA二次導線進行改造和升級,減少二次線路的長度,使之與其他線路分開,確保各自獨立運行,從而使二次線的測量精度更高。
3.4合理改造電壓、電流二次回路
1)全面提高電能計量系統的精度,確保數據滿足使用需要。對電流變化較大的電力用戶,要積極改造施工,采用S級TA和電能表,確保計量數據達到精度要求。2)當線路運行時,TA運行時的一次電流必須達到額定電流的1/3。3)TA變比應選用復式變比,避免施工時變比檔過大,再結合線路電荷變化情況,選擇適當的變比檔,以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并有效地降低計量投資成本。選用TV、TA和電能表作為計量裝置,要合理應用綜合誤差概念,以更好地縮小誤差,切實提高計量參數的精度。
結語
電力資源作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資源,電力企業務必對反竊電問題保持高度重視,通過科學搭建優秀的用電檢查工作隊伍、強化用電檢查規范化管理等各項反竊電措施的實施,使用電檢查及反竊電工作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嚴格防止竊電行為的出現,以此確保電力用戶在用電過程中具備安全性,全面加強供電服務整體質量。這對于促進中國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具備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宋武升.電力計量自動化在線損管理中的應用[J].集成電路應用,2020(6):62-63.
[2]吳興廣.電力計量自動化在線損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日用電器,2020(3):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