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久
摘要:由于火電廠施工周期較長和其他制約條件影響,鍋爐本體設備的安裝施工常會受到延誤,而為了保證在延誤期間鍋爐本體設備與相關部件能夠妥善保存,降低鍋爐設備報廢和失效的概率,需要注意制定科學合理的鍋爐本體設備長周期保管防護方案,靈活運用鍋爐本體設備長周期保管防護技術,以確保鍋爐設備安裝后運行的質量。本篇文章主要針對火電廠鍋爐本體設備長周期保管防護技術的有效應用做出簡要分析,首先明確鍋爐本體設備及其維護保管分類,再介紹設備部件長周期存放要求,最后從防腐技術角度進行長周期保管防護技術運用的討論。
關鍵詞:火電廠;鍋爐本體設備;長周期保管防護
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經濟的快速提升,使得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趨向現代化智能化。同時,對電力能源的需求也不斷增長,火力發電廠規模不斷擴大,對鍋爐設備的需求也持續增長。火力發電廠是目前電力能源生產當中的主要承載主體,鍋爐本體設備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火力發電廠電力能源生產的產量和質量。而無論從火力發電廠鍋爐本體設備施工建設還是對鍋爐本體設備相關零部件庫存角度來說,整體存放保管與防護技術的運用直接關系到鍋爐設備和其各部件質量和后續應用中的穩定性。為此,火力發電廠必須重視對鍋爐本體設備長周期保管防護技術方案的研究和改進,確保鍋爐本體設備使用壽命和整體運行質量。
一、火力發電廠鍋爐本體設備結構及保管與防護類別
火力發電廠鍋爐本體設備主要指水加熱成飽和蒸汽或過熱蒸汽鍋內設備以及完成燃料燃燒爐內設備,其中水加熱承包和蒸汽鍋內設備包含了水冷壁、過熱器、再熱器以及其連接管道、省煤器;完成燃料燃燒爐內設備則主要包括燃燒室、燃燒器、排渣設備、爐門、入氣孔門,此外還有空氣預熱器、安全閥、水位計、減溫器和汽包。
目前,國內較為常見的鍋爐本體設備保管防護期限主要分為三個標準:
其一,臨時保管,時限為三個月內可進行安裝的鍋爐本體設備的保管和防護;
其二,屬于短期防護保管,主要是指期限在超過三個月而未滿一年內可進行安裝施工的鍋爐本體設備保管與防護;
其三,是屬于長期保管與防護類別,期限為超過一年以上可進行安裝的鍋爐本體設備保管與防護。
二、火力發電廠鍋爐本體設備部件長周期保管防護標準要求
火力發電廠鍋爐本體設備部件一旦其保管防護周期超過六個月及歸屬于長周期保管防護,需要嚴格依據長周期保暖防護標準要求來予以執行。
第一,開箱驗收。
在鍋爐本體設備運輸至施工現場或火力發電廠現場后,設備卸車時,業主方要組織由相關部門依據合同內容所規定期限進行設備數量和類型以及規格的清點,并同時進行開箱檢查,在鍋爐本體設備開箱檢查過程中,要嚴格執行合同規定,檢查其裝箱單、供貨清單、設備說明書、技術資料以及質量證明文件,要確保所有文件齊全,并嚴格依據清單所列對設備數量、規格、尺寸、防腐包裝與外觀質量作出檢查,如發現鍋爐本體設備存在質量問題或發生銹蝕、存在缺陷、發生變質、變形或損壞、或存水、或存在雜物、數量短缺等問題,要及時做好詳細的開箱記錄,并聯合相關部門共同進行原因的分析,以追責和做出及時處理。
第二,庫房保管防護要求。
火力發電廠鍋爐本體設備在庫房存放時,需要注意保證庫房內部通風良好,且庫房內部的溫度要保持在10到35攝氏度范圍內,嚴格控制濕度,要保證濕度小于等于75%,晝夜溫差不可超過7攝氏度上下浮動范圍。
庫房內部要配備干濕球溫度計,以便于庫房管理人員隨時進行庫房內部溫度與空氣濕度的測量與記錄,庫房的地基要具備足夠的承載力,以滿足大體積、重量較大的鍋爐本體設備存放,并且要保證地勢較高,同時要配備排水溝,避免發生汛期水量過大而導致鍋爐問題設備發生銹蝕的問題,庫房內部不可設有排水暗渠且庫房內部不可設置用水設備[1]。
第三,鍋爐本體設備露天堆放標準要求。
如需要進行鍋爐本體設備的露天存放,則必須保證其交通道路的暢通,且存放場地要平整夯實,使其具備足夠的承載力,并鋪有石屑,確保排水功能,以避免鍋爐本體設備受潮氣、雨水、風沙侵襲或陽光直射而產生損壞或質量問題。另外,針對鍋爐本體設備物資允許以原始包裝儲存或裸存,則可以使用氈布或類似覆蓋物的遮蓋,其垛底要平整且無積水和雜草,每一垛間都必須設置排水系統,并且鍋爐本體設備下面必須要鋪墊超過0.15m的墊木或條石墊高。
第四,對于鍋爐本體設備零部件的保存標準要求。
鍋爐本體設備部件的堆放基本原則需要注意保證部件防止發生受潮或水汽凝結或部件變形等問題,同時還要能夠便于檢查和管理,確保鍋爐大型設備構件管道管件的質量及個支撐點之間的距離,要保證設備受力較為均勻,不易發生變形,對于相同類型的設備疊起放置時,各層要設置支撐點,且要位于同一垂直方向,防止部件設備發生變形或損壞。另外,還要注意堆放的牢固性,部件存放要進行墊高處理,除特殊要求之外,各零部件最低點與地面保持距離不可低于0.15m,部件邊緣離墻距離不可低于1m,露天堆放的設備要使用塑料布遮蓋捆扎,防止發生日曬、雨淋的情況而導致部件發生銹蝕,對于加工面,必須要盡量防止作為支點,要采取一定的防護措施,關于大型設備的構件堆放需要保證受力均勻,避免發生變形,堆放的高度不可超過2m,其受熱面在堆放期間可使用包裝框架作為支點,避免管道受力發生變形,管道內壁也要保證清潔無雜物,管口與管接口要進行密封處理,回轉式空氣預熱器熱交換面管道要注重防潮、防銹[2]。
三、火力發電廠鍋爐本體設備防腐技術應用
鍋爐本體設備的防腐技術應用主要可包括油漆和氣相緩蝕劑兩種類型。
油漆防護和保管主要較為適用于汽包、鋼結構部件、低壓過熱器管道外表面防,氣相緩沖劑則主要應用在汽包、空預器、低壓過熱器管道內壁等多個方面。
油漆保護主要是指采用鐵紅醇酸底漆與醇酸磁漆配套體系,這一體系通常是在常溫氣候條件下應用,具有耐候性較好的優勢。在具體應用中,需要嚴格做好定期檢查,還要結合當地儲存氣候條件對部件涂層增加面漆,適當提高保護力度,如此方能保證滿足長周期保管與防護要求。
在未全面了解各種類型油漆的主要性能時,不可混合使用。使用中,在金屬表面首先需要涂12層底漆,再涂中間漆,最后涂12層面漆,各種中間漆、底漆和面漆應嚴格依據標準要求順序進行匹配,其中必須要注意的是,無論何種底漆、中間漆或面漆,需要等待表、里漆面完全干燥后,方可進行第二層涂抹。每一層涂抹的漆膜厚度要均勻,且符合相關標準規定,如果受熱面設備存放周期超過六個月,達到長周期保管與防護標準,則需要對其水冷壁、過熱器、再熱器、省煤器、汽包管道內壁內腔進行防腐保護,要嚴格依據部件結構特點,選用與之相對應的氣相緩蝕劑,對于小口徑管道則使用氣化,擴散性性能將較好的緩蝕劑來提供保護[3]。
結束語:
結合上述文章內容所述。為確保火力發電廠在進行建設和鍋爐設備零部件儲備過程中保證其存放質量,使其在后續的運行和使用過程中全面發揮其所具有的功能作用,需要制定和采取有效的長周期保管防護技術方案,無論從運輸還是施工現場或是庫存保管等多個方面都要做到妥善的保管和防護,如此才能夠最大程度上避免鍋爐本體設備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而發生腐蝕或損壞,確保鍋爐本體設備能夠正常使用,這也需要相關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全面掌握火力發電廠鍋爐本體設備的結構以及維護分類,并明確長周期保管防護相關要求,制定出高質量的長周期保管防護方案,靈活運用鍋爐本體設備長周期保管防護技術,尤其注重防腐技術的應用,如此才能夠保證鍋爐本體設備質量和使用效果,以推動火力發電廠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姿亮[1].火電廠鍋爐本體設備長周期保管防護技術[J].市場調查信息(綜合版),2019,000(004):00197-00197.
[2]潘崇.火電廠鍋爐本體設備長周期保管防護技術[J].消費導刊,2019,000(042):79.
[3]張凱峰.火力發電設備鍋爐檢修新方法及其維護對策[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9,000(021):43-45.